潮新聞客戶端 許建
時間回到2012年的下半年,央視「百家講壇」節目組總導演高虹心裏總是焦慮不安,作為向百姓普及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橋梁」,而號稱華夏國粹的書法欄目,因為主講人選一直沒有頭緒,使節目長期擱淺。
說起來不可思議,泱泱中華,書法名家、大咖可說是一抓一大把,可真要選一個能登上央視「百家講壇」的人,還楞是選不出來。試了好幾撥人都不理想。有的名頭很響,但筆下功夫不行;有的字寫得漂亮,但理論水平欠佳;有的深孚眾望,但體弱或繁忙少時間,要在攝影機前連講十幾集,難。
經過焦急的等待,派往浙江試片的同事回來了,帶來新選出的主講人——一位來自浙江大學的年輕教壇學者,雖然在書法界不是如雷貫耳,但筆下功夫硬,是著名書法家、西泠印社秘書長陳振濂的親傳弟子,學識橫跨中西,國學素養深厚。他的另一個長處是相貌堂堂、口才出眾,這也是主講人所需要的條件之一。
看了片子後,高導緊鎖的眉頭為之舒展,馬上給這個名叫於鐘華的書法學者打電話,聊了一通後當即拍板:就是他了。就這樣,41歲的於鐘華從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歷經五個月的拍攝,登上了萬眾矚目的央視「百家講壇」。
2015年5月1日,當觀眾開啟電視時,一位西裝革履、濃眉大眼、英氣勃發的學者型書法家躍然熒屏,講台上他緊扣中國書法發展脈絡,細捋先賢宗師的典故逸事,從甲骨文、金文、書聖王羲之一直講到清朝碑學復興。他的講述大都由一串串故事組成,並配有現場書寫。文、史、哲掌故穿插其中,詩詞歌賦信手拈來。不僅是書法愛好者、就是不懂書法的觀眾也聽得津津有味。12集電視連續節目【書法檔案】播出後,獲得很大反響,在全國掀起了一股書法熱潮,讓這門古老的藝術再度引起大眾關註。
2020年他應邀與蒙曼等教授、學者合作,拍攝了表現中西方文化藝術融合和差異的電視片【從長安到羅馬】……
那麽於鐘華是怎麽從一個小縣城的普通孩子,破繭而出成為一位知名的書法家、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他這一路又是怎樣走過來的呢?
上世紀七十年代,於仲華出生在「中國藥都」亳州一個中醫世家。他爺爺、父親都擅長書法,所以他在五歲時便接觸到硯墨。起先他父親是準備培養大兒子的,但寫著寫著小兒子於仲華竟然超過了他哥哥,讀小學時,學校書法墻上經常掛著他的佳作。
於鐘華從小天資過人,品學兼優的他引起了當地兩位書法名家的註意,並將他收入麾下。其中羅舒庭是古文桐城派傳人,擅長行草。桐城派強調義理、考據、辭章。羅老先生自然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教學上也自有一套。據於仲華回憶,羅老先生收他為徒後,並沒有規定他要臨哪幾種帖、傳授什麽技法,而是讓他讀【史記】【說文解字】【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蘇東坡對學書人的素養有要求:「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在名師的盡心指點下,於鐘華讀書寫字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為以後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讀高中時,於鐘華獲得全國中學生書法邀請賽大獎。當他去馬鞍山領獎回來後,更堅定了走書法之路的信心。
著名書法家陳振濂一直是小迷弟於鐘華所欽佩仰慕的,高中畢業前,他給陳振濂寫了一封長達20頁的萬言信,希望能投入他的門下。當時陳振濂收到的拜師信不下上千,不過他還是選中了這位偏僻縣城的中學生,把他帶到杭州深造。中學畢業後參加高考,於仲華的成績是全省語文單科狀元,他本可以申報其他名校,但他還是填報了老師所在的浙江大學書法專業。來到杭城,溫婉秀麗的西子湖並未讓他分神,他接受了陳振濂的教育方式:閉關讀書。
他在杭州租了一個小房子,杜門謝客,潛心讀書寫字。陳師要讓他的愛徒明白:多讀書能培養胸襟和格局,提升藝境,提高品位。而品位就是書品。北宋郭若虛曾對此說過:「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已高矣,生動不得不至,所謂神之又神而能精焉」。人品一高,書品也就水到渠成。
在基本技法上,陳師推倒重來,從橫、豎線條開始精練。線條是書法的靈魂,線條寫不好其他都是白搭。在大學裏,於鐘華就像入定的禪師一樣,把自己的精神世界鎖進書法藝術之中。相識久了,校園裏師長、同窗都叫他「書癡」。這裏的「書癡」分二層意思,一層是臨池刻苦用功,在校期間,他遍臨篆、隸、行、草、真名帖,而且臨啥像啥,有點像台灣的陳忠建老師。在他日後教學裏沒有一個人不服他的。
於鐘華每天必臨李斯的【嶧山碑】、王羲之的【聖教序】,日日不敢懈怠,就像吳昌碩之於【石鼓文】,何紹基之於【張黑女墓誌】。【嶧山碑】是練線條的,寫出來的線條要有玉的質感。【聖教序】是學王羲之的「葵花寶典」,臨一生都不為過。
「書癡」的第二層含義是愛讀書、與書結為伴侶。在於仲華的工作室,你會看到屋內四周全是書櫃,頂天立地直達天花板。書櫃裏各類書籍塞得滿滿當當,似乎要把書架壓垮。而室內的陳設卻很簡單,真有一種家徒書壁的感覺。
長期的閉關讀書,他與書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他突然明白,古人何以將書房叫做書齋:借書以齋戒,自身自省救贖靈魂。後來他落下了個毛病:房間裏沒有書,睡不著覺。
這裏有一個插曲:於仲華結婚後,連臥室大床也擺上了書籍,夫人看不下去了,把書全部清理了出去。沒了書,他卻睡不著了,經常失眠,夫人心疼了,把書又放了進來。說來也怪,頭一碰到書籍,鼻子一聞到書頁的墨香,他便像孩子似地安然入睡。書籍真是他的前世情人。
在恩師的悉心教誨和自己的刻苦磨礪下,一顆新星冉冉升起。獲得浙江大學書法專業學士、碩士學位的他,2008年考取浙大哲學系西方哲學現象學博士生,是中國第一個由書法考入外專業的博士生。先後出版的專著有【微言書法續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原典導讀】【王羲之尺牘】【王獻之尺牘】【歷代書法經典系列·柳公權】【微言書法】【問道王羲之】【唐代行書技法四十例】等,真是著作等身。
2007年,他創辦高端書法教育機構,短短幾年,培養學生數十人,在全國大展中摘金奪銀,名振四方。
在中國書法界,像於鐘華那樣能橫跨中西、集書法和哲學於一身的學者並不多,並且還能精通國學,在歷史學、文字學、古典詩詞方面有深厚造詣。
由於不懈地臨池耕耘,疾病也悄悄降臨在他身上。2022年,於鐘華突然腦梗、身體僵硬,被送進了ICU。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他走出了重癥監護室。雖然發須皆白、嗓音啞澀、行走遲緩,但眼神依然明亮、雙臂能舉過肩、思維並不紊亂。醫院領導驚奇地說:這真是個奇跡!一般在重癥室治了兩個月出來的病人,不是在家躺在床上,就是雙腳走路一拐一拐,手指手臂根本動不了。於鐘華心裏知道,這是他長期堅持的執筆行書法在起作用,是書法讓他躲過了一劫。
出生於中醫世家的於鐘華幼年時就發現,寒冬臘月寫字的手是熱乎乎的,不寫字的手長滿了凍瘡。這就是氣血流動和經脈不通的兩種表現。長大成人後,他根據中醫經脈氣穴理論,結合古人執筆行書姿勢,創造了自己的書寫身姿。就是身體的肌肉骨骼部位,不和桌面形成固化的關系,行筆靠手腕、要靈動順勢。他教的弟子中,沒有一個頸椎、腰椎出問題的。
眼下這段時間,透過靜養和鍛煉,於鐘華身體恢復很快,頭發也轉黑了(除了發梢上還有一些),聲音也響亮,行走步子快了很多。央視聽說他恢復得差不多了,近期要來和他商討拍攝新的紀錄片;他耗費多年寫就的【中國書法簡史】今年要打磨殺青。許多城市、大專院校前來邀約舉辦書法講座,看來他又要忙上一陣子了。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