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為什麽老子道家思想,比孔子儒家思想在國外受歡迎?

2024-08-28國風

聲明: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老子的「無為而治」遇上西方的個人主義,竟然擦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

在海外,主張「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竟然比咱們從小學習的儒家思想更受歡迎。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老子與孔子在海外的不同境遇

孔子可以說是咱們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言人」,他的儒家思想可是幾千年來社會的主旋律。簡單來說,孔子的思想更像是教你怎麽做人、怎麽做事,才能成為一個「君子」。

他強調「仁義禮智信」,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說白了就是要大家懂規矩、守秩序。

而老子就有點「不走尋常路」了,他的道家思想,講究的是「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有點類似於咱們現在說的「佛系」。在老子看來,這世間萬物自有其規律,咱們與其費盡心思去改變,不如順其自然,該吃吃該喝喝,別給自己找不痛快。

所以孔子和老子,一個像嚴謹的老師,一個像隨性的老頑童,他們的思想差異,也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樣性。也難怪西方人會對他們產生不同的看法,畢竟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

「道」與「上帝」的共鳴

說起來,老子的道家思想,乍一看好像跟咱們日常生活的距離有點遠,又是「道」,又是「無為」,感覺雲裏霧裏的。可偏偏就是這麽一套看似「高冷」的理論,在西方世界卻非常受歡迎,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說到底還是因為那個神秘的「道」字。在老子眼裏,這「道」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條路,而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真實存在於宇宙萬物之中的終極法則,實實在在地掌管著世間的一切。

就像太陽星星月亮,每天東升西落,周而復始,還有花花草草,一年四季發芽、生長、結果。

而西方人信上帝,覺得是上帝創造了世界,創造了人類,一切都在上帝的掌控之中。這乍一聽,跟咱們說的「道」好像八竿子打不著,一個是虛無縹緲的「道」,一個是無所不能的「上帝」,這能一樣嗎?

但這兩種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思想,其實還真有那麽點異曲同工之妙,因為無論是「道」還是「上帝」,都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存在,都代表著一種終極的規律和力量。

咱們講「天命難違」,西方人說「上帝的旨意」,這不都是一個意思?

更妙的是,老子還提出了「無為而治」「天人合一」的理念。你可能會說,這「無為」不就是躺平,這也能跟西方人追求自由扯上關系?

其實細細品一品,老子的「無為」,可不是讓你什麽也不幹,而是要你順應自然規律。

就拿治理國家來說,老子認為,統治者應該少插手民間事務,讓老百姓自己去發展,這樣反而更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

這就好比現在很多西方國家倡導的「小政府」理念,政府盡量減少對市場的幹預,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這跟老子的「無為而治」就有種異曲同工之妙了!

再來說說「天人合一」。這詞兒聽著玄乎,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說人和自然要和諧相處,別老想著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到頭來遭殃的還是自己。

西方人雖然沒咱們這麽個說法,但他們也開始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了。比如節能減排、保護野生動物,都是為了跟大自然和諧相處。

而老子的思想,正好跟他們的環保理念不謀而合。老子說要「道法自然」,就是要咱們順應自然規律。他還表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就是說,人要像大地一樣,承載萬物,滋養生命,而不是到處搞破壞。

老子的思想,可以說是給西方人提供了一種看待人與自然關系的新思路,讓他們明白,人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的一部份。

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征服自然,而是要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樣才能實作人與自然的共同發展。

難怪老子的道家思想,能在西方世界引起這麽多人的共鳴。那為什麽孔子的思想在西方世界就不如老子受歡迎呢?

「仁愛」與「等級」的矛盾

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一直致力於為當時的社會尋找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和社會規範。他提倡「仁愛」,主張用「禮」來規範社會秩序,希望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乍一看,這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宣揚的「博愛」似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鼓勵人們友善待人、互幫互助。不過,這「仁愛」可不是咱們現在說的那種「愛」。在孔子眼裏,「仁愛」更像是一把尺子,用來衡量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親疏遠近。

在他眼裏這愛得分個三六九等,不能一碗水端平。對待不同的人,得用不同的方式,付出不同的情感。舉個例子,對待父母得孝順,對待兄弟姐妹得友愛,對待朋友得真誠,對待君主得忠誠。

你可能會說,這聽著怎麽有點「勢利眼」呢?其實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這種「愛有差等」的思想還真有它的道理。那時候社會動蕩不安,如果每個人都愛得沒輕沒重,那還不亂套了?

所以說,孔子這套「仁愛」理論,其實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穩定人倫關系,讓大家都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職。

當然了,這種思想放到現在,肯定會被說「封建落後」。畢竟時代在進步,咱們的思想觀念也得跟著變。不過孔子的一些思想,放到今天依然有借鑒意義,比如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等等。

但是這種建立在等級秩序基礎上的「差序之愛」,和西方社會強調的個人主義、自由平等的價值觀可是產生了巨大的沖突。

在西方人看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平等的權利和尊嚴,不應該因為身份、地位的差異而受到區別對待。他們崇尚個體價值的實作,鼓勵個人追求自由和夢想,而不是為了維護所謂的社會和諧而犧牲個人的自由意誌。

更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是,孔子還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等級觀念在西方人眼中,簡直就是洪水猛獸,是封建專制社會的殘留,是對個人自由的嚴重束縛。

他們根本沒有辦法理解,為什麽個體要被固定在僵化的等級秩序中,不能自由地發展自我、追求夢想,這豈不是束縛嗎?

這種文化上的隔閡,就像一堵無形的墻,阻礙了西方人對孔子思想的理解和接受。他們甚至把孔子視為封建統治者的代言人,認為儒家思想是維護等級制度的工具,但是卻忽略了孔子思想中關於「仁愛」「和諧」等其他思想的討論。

不過雖然他們不是很理解孔子的思想,但也不能就此斷言孔子思想不適合西方世界。

在差異中尋求理解

說到底,這文化差異哪裏都有,在文化交流這事兒上,也不能一味地「自說自話」,但是我們也得有信心,畢竟咱們中華文化可是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積澱,博大精深,獨具魅力的。

當然有自信不等於自大,也不能抱著「文化輸出」的心態,居高臨下地去「教化」人家。文化交流,說白了就是平等對話、互相學習的過程。

就拿孔子和老子的例子來說,雖然他們在西方世界的遭遇不同,但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方式方法很重要。

不能光顧著把思想硬邦邦地「灌輸」給人家,更要註重情感上的交流,要讓世界人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溫度和魅力。

比如說,舉辦一些文化體驗活動,讓外國朋友親身體驗一下中國功夫、茶藝、書法等等,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也可以多拍一些優秀的影視作品、紀錄片,用生動形象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讓世界看到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可以說文化交流就像是一場「馬拉松」,需要咱們拿出足夠的耐心和智慧,用心用情地去溝通、去交流,才能得到咱們想要的結果。

結語

其實想弄明白「為什麽老子比孔子更受西方青睞」,還真不是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這背後既有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也有兩位先哲思想本身的特點。不過文化交流的魅力,也正在於此,不是嗎?

參考資料:

上觀新聞——2021-11-14——思想者|楊國榮:為什麽老子在西方日益受到重視?道家思想中蘊藏著「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