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金銀器被瓷器瘋狂「仿制」!兩者交融會擦出什麽火花?

2024-05-09國風

瓷器對金銀器的模仿可以追溯到唐代。

那個時期,金銀器盛行,

因此很多瓷器造型開始模仿金銀器的樣式,

這種模仿在北方和南方窯中都受到了歡迎。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模仿風氣逐漸發展,

得到了進一步的延續和深化,

出現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穎造型。

本期,我們就來聊聊瓷器仿金銀器,

兩者交融會擦出什麽樣的火花......

瓷器仿金銀器的藝術魅力

自漢代以來就有「金銀為食器可得不死」的觀念,受這一觀念影響,唐皇室貴族們認為金銀為食器可以益壽延年。所謂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高層的奢靡生活令下層羨慕,社會對金銀器瘋狂追逐。而金銀畢竟稀有,因此便有了陶瓷器等物的仿造之嫌。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金銀器樣式制成的瓷器,檔次極高。到了宋元時期,仿金銀器制瓷已成常態,樣式相似度高,比日用瓷器大都要精細優質。

左:鎏金仕女狩獵紋八瓣銀杯,唐代,陜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右:定窯白瓷雲龍把杯,晚唐,浙江臨安水邱氏墓出土

銀局部鎏金花鳥紋蓮瓣碗

成交價:349.5萬 美元

而且唐代越窯燒造的青瓷與邢窯燒造的白瓷代表了當時南北制瓷業的最高水平,燒瓷歷史較晚的定窯更是後來居上,成為繼邢窯之後北方最重要的白瓷窯場。上述三窯唐、五代時期的制品深受金銀器的影響,尤其是在北方,對白瓷的偏愛使得這種模仿更為普遍。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瓷器的造型、紋飾和裝飾風格上,更在瓷器的制作工藝和材質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模仿造型,尤其是中亞粟特風格與西亞薩珊風格的造型,如帶把杯、長杯、鳳首壺等;二是模仿金銀器加工時特有的工藝特征,如瓜棱、花口、卷邊等。

帶把杯的原型是中亞粟特地區制作的銀帶把杯。古人巧妙地將中外文化融合在一起,充分顯示了陶瓷藝人的聰明才智,以及展示中國陶瓷模仿、吸收外來文化並逐漸將其中國化的成果。

長杯是西亞薩珊王朝時期流行的一種器物。杯體平面大致為橢圓形,器壁呈多曲瓣狀,一般以八曲或四曲為多,下承高低不等的圈足。由於長杯的造型看上去像盛開的海棠花,故瓷器中模仿長杯的器物又稱「海棠式杯」。

左:飾古希臘神話特洛伊場景鎏金銀壺瓶,5至6世紀,寧夏固原李賢墓出土

中:鳳鳥紋鍍金銀胡瓶,8世紀,日本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

右:定窯鳳首壺,唐代,河北曲陽澗磁村出土

帶把壺是薩珊、粟特銀器中流行的一種器皿,口部有鴨嘴狀流,細頸,鼓腹,喇叭形高足,肩部至腹部(或口部至腹部)安有弧形把。帶把壺奇特的造型極富裝飾性,傳入中國後很快就成為瓷器模仿的物件。邢窯、定窯燒造的白瓷中都有這種造型。由於壺口上的蓋子多做成鳳首形,所以在瓷器中通常稱之為「鳳首壺」。

菱形盤的平面呈菱形,菱形的尖角有內凹與外凸兩種。菱形盤的特點是具有較寬的沿,沿的內外緣均有凸起的棱線。瓷器在模仿金銀器的過程中,根據工藝特征的不同,進行了改進,但其總體風格仍與金銀器保持一致。

瓷土是瓷器的原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夠加工成各種復雜造型。入窯經1200C以上高溫焙燒後就成為堅硬的瓷器。在晚唐五代時期,因為有優質的胎土和釉料,定窯以胎釉品質取勝,造就了定窯的第一個高峰期。定窯模仿金銀器造型的產品非常精致,有的完全按照原型仿制,有的不是單獨照抄模仿金銀器的造型,而是在金銀器造型的基礎上改進、發展的再創造。

北宋時期,由於審美取向發生變化,定窯瓷器出現了刻劃花產品,素雅疏朗大氣,以刻劃花定瓷產品造就了定瓷第二個高峰期。

定窯瓷器在仿金銀器的造型方面,更加古樸,玲瓏雅致,輕薄精巧,已不見唐代那種外來波斯風格,同一種仿金銀器的造型,還往往具有多種不同的形制。

定窰劃花八棱大盌

這件定窰劃花八棱大盌(音同碗,同碗意),是日本著名收藏家阪本五郎的久藏。在2014年4月8日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拍出了一億四千六百八十四萬元港幣的天價,創造了定窯拍賣紀錄,也是宋瓷拍賣的第三高價。

用定窯的語言來表述造型,有異於金銀器而又脫胎於金銀器的作品,看似金銀器,而又不同於金銀器,這就是定窯獨特的表現形式。當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相互融合,將金銀器的華麗與瓷器的精致完美結合,創造出了一種獨具魅力的新藝術形式。並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時至今日,都備受追捧。

一場前所未有的「鑒寶」海選即將上演!我們正在全國範圍內尋找獨具慧眼的「鑒寶師」用火眼金睛去鑒別真偽,還能夠在亂象中保持清醒、堅守底線的文化守護者。不僅有機會與業內大咖面對面交流切磋,還可以獲得豐厚的禮品。

無論是資深的收藏家,還是初入文玩界的小白,又或許是想要結交誌同道合的朋友;都請不要猶豫,只要你有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都可以來一試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