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裂紋又稱開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的紋理,主要是由於高溫瓷器驟冷開裂所形成的紋路。因其如冰破裂,裂片層疊,有立體感而被稱之為冰裂紋。自古有「哥窯品格,紋取冰裂為上」的美譽。龍泉青瓷中的哥窯「冰裂紋」,真乃鬼斧神工。
哥窯瓷冰裂紋的出現源於一次美麗的意外。據說在浙江龍泉縣,有章生一、章生二兩兄弟,各主一窯。生二嫉妒哥哥,便在哥窯將要出窯的分時,澆進窯裏一瓢冷水,一窯瓷器的瓷釉悉數開裂,卻意想不到的呈現出破碎的美感,哥窯也因此而名列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開片層疊,如薄冰驟裂;冰清透亮,好似一片冰雪世界。冰裂紋原本被認為是瓷器燒制中出現的缺陷,直到在宋人眼中被欣賞為一種十分難得的殘缺美,於是賦予冰裂紋美學上的意義。由此,制瓷工匠們開始有意識地利用瓷器開裂的規律來制造冰裂紋。
宋代的名瓷,不管是瓶、盤、洗、碗,在其釉面上,都分布著深淺不一、長短縱橫的冰裂紋。看似鋒利的裂痕與溫潤的瓷釉搭配調和,相得益彰,給原本單色為主的宋瓷增添更為豐富的裝飾。更為重要的是,冰裂紋的存在還能給人以一種聽覺的美感,似乎可以聽到小巧洪亮的冰裂之聲。宋徽宗作詩稱贊道:「裁剪冰綃,輕疊數重。」不經意間,冰裂紋自然開片,緩慢而美麗,開片後美如魚鱗,立體而富有生命力。
冰裂紋宛若碎了一地的冰玉,完美無瑕已不復存在,卻晶瑩依舊,甚至比未碎的時候多了一些淒美殘缺的雅致。毫不誇張地說,冰裂紋是典型的化腐朽為神奇的殘缺之美。它獨特的冰裂之美,不僅博得了古人的厚愛,也成為今天的稀世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