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司空本凈:若欲求佛,即心是佛;若欲會道,無心是道

2024-01-26國風

「若欲求佛,即心是佛;若欲會道,無心是道。」這幾句話在禪宗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就連後來的馬祖道一提出的「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也是在此基礎上的推陳出新之說。

司空本凈禪師(667~761)年幼出家,在六祖慧能眾多的法嗣中,是非常有名的一個。他在當時的聲望,遠遠在其他很多的同門師弟之上,就算是青原行思和南嶽懷讓也比不上他。

只不過司空本凈安於淡泊,沒有傳下什麽法嗣,當然就在歷史長河中逐漸被淡忘了。但是,關於司空本凈也流傳下很多精彩的故事。

受記司空山無相寺:

本凈禪師於公元667年出生於絳州(現山西運城)一戶張姓人家,大約在十來歲就出家為僧。後不遠千裏來到曹溪寶林寺求法,成為慧能眾多弟子中的一員。

本凈禪師勤學精進,深得慧能禪法精要。但他生性內斂,虛心上進,從來到曹溪後就一直跟隨在慧能大師的身邊,時時請教,從不懈怠,直到慧能圓寂。

公元713年,六祖慧能圓寂後本凈才離開曹溪來到安徽司空山無相寺參禪修行。這裏曾是二祖慧可弘法之地,名副其實的禪宗祖庭之一。因此,本凈禪師後來就受記於此地,稱為司空本凈了。

本凈禪師本來就是淡泊之人,遠離世俗的無相寺正是好去處。本凈禪師來到這裏後只是默默修行,忘情於山水間,不弘法、不收徒、不講經。在這裏一待就是三十多年,直到楊光庭的出現方才打破長年的清凈,最終讓人們見識到了慧能大師真傳弟子的風采。

公元744年,唐玄宗李隆基為求長生,派出中使楊光庭到來到了司空山尋找長生不老藥的原料之一常春藤,因此有緣得見本凈禪師。而楊光庭跟隨唐玄宗多年,受其熏陶,也熱衷於求道修行,趁著難得機會向本凈禪師請教。

即心是佛:

禮問曰:「弟子慕道斯久,願和尚慈悲,略垂開示。」

楊光庭向本凈禪師禮拜並說:「弟子渴慕真道已經很久了,但一直沒有領悟,今日得見大師,希望師父慈悲,給我指點迷津。」

師曰:「天下禪宗碩學,鹹會京師。天使歸朝,足可咨決。貧道隈山傍水,無所用心。」

本凈禪師說:「當今禪宗的有道高僧,大都在京師弘法,你回到京師去找他們,定能幫你斷決心中疑惑。貧道沈醉於山水之間,疏於修行已久也對世事漠不關心,恐怕是幫不了你啊!」

楊光庭一聽,再次禮拜懇請。雖然他未悟玄旨,但知道越是謙虛之人,越有過人之處的道理。

師曰:「休禮貧道。天使為求佛邪?問道邪?」

本凈禪師架不住再三請求,看他的確是真心求教,就問道:「不要這麽客氣!你是要求佛,還是要問道呢?」

曰:「弟子智識昏昧,未審佛之與道,其義雲何?」

楊光庭一聽,不由得一楞:「弟子愚鈍,未曾領會佛與道,它們作何解釋?又有什麽不同之處?」

師曰:「若欲求佛,即心是佛。若欲會道,無心是道。」

本凈禪師說:「如果你要問怎樣才能成佛,安住於當下的心上就是成佛了。如果你要領悟什麽是成佛的方法,無所用心就是。」

「求佛」指的就是怎麽樣才能成佛?常人都認為「佛」是有別於「凡人」的特殊存在,「佛」有無上智慧、通天法力,有脫離生死的能力。凡人是沒有這些能力的,而要獲得這些能力就需要外求。求人指點、求人傳授、求人給予。

而「佛」卻並非如此,「佛」僅僅是一種稱謂,代表著「覺悟」。但「覺悟」也是有別之說,也不究竟。無論怎麽說,都是方便之說而已。

本凈禪師說「即心是佛」的重點就在「即心」上。「即」字在這裏是一個動詞,可以理解為靠近、到達,與「離」相對。「即心」可以理解為「不離心」、「住於心」。

「心」是什麽?就是讓人與物不一樣的那個東西。

人的「心」並不是指身體的某個器官,不是心臟,也不是大腦,而是讓人產生行為、念想、語言,產生「身口意」的那個無形之主。

這個「無形之主」,可以被稱作「心」、「神」、「佛性」等等,是人這副軀體的真正主人,因為它的存在才使人的這具軀體「活動」起來。如果人沒有「心」的當家做主,就與木偶、傀儡無異,與一切無情眾生一樣。

無情與有情的差別就在於是否有「心」,樹木花草山石因為無「心」就是無情眾生,鳥獸魚蟲因為有「心」就是有情眾生。

就算是狗也有佛性,你給它一塊骨頭,它馬上就會圍著你搖尾巴。如果你丟它一塊石頭,它就會飛快的跑開。搖尾巴與跑開,這就是狗子有佛性的證明。如果沒有,為什麽它會有這樣或那樣的行為呢?

實際上,人的一切行為就是「心」的作用顯現。在面對外境時,就這樣說了、這樣想了、這樣做了。可為什麽會這樣說、這樣想、這樣做呢?不管出於什麽原因,這都是「心」在驅動、「心」的作用。

既然一切行為是「心」的作用,它才是人體的真正主人,而這具驅殼僅僅是客人,那就「客隨主便」,安住於「心」的選擇就夠了。不要再去想為什麽,這樣做好不好、對不對。如果有這樣或那樣的想法,就是客人與主人鬧矛盾,人就不得安寧了。

「即心」:聽從「心」、安住於「心」、「不離心」,不違背人體的「主人」,才做到了真正的主人,這個時候就「身心」合一了,身心互不違背時「一切都是最好的選擇」,那還有什麽遺憾?當然就脫離一切煩惱了。

沒有煩惱,自然是「佛」。「佛」就是通達自在的「身心合一」的這種狀態。不是有什麽超人的能力。「佛」,說的是一種結果,而「道」說的則是成佛的方法。

無心是道:

再來看看本凈禪師對「道」的開示之語。

「道」表示道路,引申為方法。怎麽才能成佛呢?或者說怎麽才能讓心安住在當下呢?

那就是「無所用心」!既然一切行為都是「心」的作用與指引下呈現的現實,就不要「違背心意」了。一旦「用心」,就在是在「心」之外產生了另外的想法與感受,那個就是「意識心」,不是真心,就是在違背心意。

一旦對當下的現實有了「意識心」,就會產生好或壞的「二元對立」,就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取舍,「心」就不能安於當下了。

所以成佛不需要花力氣,用了一絲力氣都成不了「佛」!

【金剛經】中也給出了「成佛」的方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不是「住於空」,而是「住於真心」上,住於當下現實中。如果住於有別的意識心上,一切都不得安寧。「空」也是一種意識,而真心非空非有、無來無去。

比如:「工地搬磚、月薪兩千」,如果住於這個外境上,就有了「生活不如狗」的難受,甚至產生了棄世的想法。

「工地搬磚、月薪兩千」這是當下之現實,為什麽有這樣的現實呢?明知工作又累又苦、薪資又低,為什麽還要去做呢?在「心」的指引下的必然。既然已成為事實,那就是「心」的作用。

人們以為人生有很多種選擇,職業可以選擇、工作可以選擇、單位可以選擇、愛人可以選擇......其實一切都是當下之必然,「本心」之使然,看似有得選,其實沒有什麽是可以選擇的。

現實就是當下最好的結果了,「如果」的種種假設只會徒增煩惱。

「生活不如狗」就是脫離現實後的心意識的呈現,是「用心」之後的感受,不再是本心之呈現了。因為「用心」所以「被敷」。

為什麽會有「生活不如狗」的體驗呢?因為「用心」了。在現實境界上,住上了這樣或那樣的妄想。

要麽就是和自己以前比,不如以前;要麽就是和別人比,不如別人。所以,才不如意。試想,假如心中就只有「工地搬磚、月薪兩千」,沒有「自己的以前如何」、「沒有別人的現在如何」,還會有「生活不如狗」的體驗嗎?

「無所用心」就是「住於當下現狀之外,別無其他」,「沒心沒肺」的生活才沒有煩惱。一切問題,就來自於「用心」、「多心」、想得太多、住相太深。

所以,本凈禪師說的這兩句「即心是佛、無心是道」說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即心是佛,是關於「佛」的認知;無心是道,是關於如何成佛的方法。如果套用哲學研究的話來說,前者是認識論,後者是方法論。

安於真心就是通達自在的「佛」,而要做到安於真心就是「不要用意識心去定義、評判當下現實」,只專註於當下現實中,心就住在現實中,不要脫離當下而打妄想。

本凈禪師講的這兩句是地地道道的南宗頓教真義,是深得慧能真傳的。

曰:「雲何即心是佛?」

當然,楊光庭是第一次聽到南宗的教義,越聽越糊塗,就繼續問:「什麽是即心是佛?」

師曰:「佛因心悟,心以佛彰。若悟無心,佛亦不有。」

本凈禪師說:「佛指的是「心不住境」的一種狀態,進入這種狀態,心自然是通達自在的。很顯然,「佛」是在說「有」,也是用心之後的一種結果,其實也是方便之說。」

「因為有佛就有與之對立的不是佛,這不就是有分別的「二元對立」了嗎?只有真正體悟沒有分別之本心,才是自得圓滿,那個時候連說「佛」也是多余的了。」

曰:「雲何無心是道?」

楊光庭接著問:「無心是道又有什麽說法?」

師曰:「道本無心,無心名道。若了無心,無心即道。」

本凈禪師說:「成佛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方法,無心也是相對於有心而說的,只是名為成佛的方法而已。如果體悟沒有分別之本心,以無差別之心去看待當下現實,勉強叫做成佛的方法了。」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京師禪宗北宗盛行,以「打坐觀心」、以布施、持戒、忍辱、誦經、拜佛等漸修為主。對於本凈禪師所講的頓教義理知之甚少,楊光庭聽後,雖然難以理解,但深信不疑,連忙禮拜答謝。

楊光庭之行,也是司空本凈赴京辯說禪理的起源。

衷心的感謝您的閱讀,謝謝!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