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此文讀懂清明節

2024-04-06國風

作者:馮建國


史上是先有寒食後有清明的,由於寒食與清明時間相連,都有懷念祖先、祭祀前人的情感訴求。加之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有著氣候、歷法等一套禮儀作為依托,地位相對穩固。尤其是後來掃墓漸漸成為清明節專有的習俗,與寒食節幾近相同,而祭祖的情感積澱顯然要比吃冷食深厚得多。故在唐以後,清明節與寒食節漸漸相融在一起,最終演繹成一個節日。白居易【寒食野忘吟】中「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的詩句,表達得非常明確。

寒食節的興衰

寒食俗稱禁煙節、熟食節,一般在清明前一兩天。顧名思義,寒食就是只能吃冷食,不得生火燒食。關於寒食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一般認為應該與古代的鉆木取火、換取新火的習俗有關。上古時期人們鉆木取火,由於季節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常是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秋取柞椿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在唐時最為盛行。韓翃的【寒食】詩,則透露了上層人士寒食禁火的情況:「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換季時要變舊火為新火,當新火未到之時,需要禁止人們生火。因此改火前必須備一兩天的熟食,待新火取出後,才能用以炊事,這期間只能吃涼食或寒食。【周禮·秋官·司煊氏】中說:「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指仲春時節,負責取火的官吏在街上搖著木鐸,警告人們禁火,把冬季保留下來的火種熄滅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鉆木取火,所得之火稱為「新火」。唐代詩人韋莊有詩:「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火出萬家煙。」

漢代以前,寒食節為清明前三天,禁火的時間較長,以一個月為限。南朝時【荊楚歲時記】載:「冬至後一百零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吃冷食。」從先秦到南北朝,寒食節都被當做一個很大的節日,唐朝時依然如此。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說:「秋貴重陽冬貴臘,不如寒食在春前。」是說寒食節的重要程度,遠遠超過了重陽節和年終臘祭。這一天皇帝要舉行隆重的「清明賜火」典禮,把新的火種賜給群臣,以表示對臣民的關愛。

也就是在唐代,清明與寒食就連在了一起,清明的換新火活動成為寒食活動的一部份。宋代以後,禁火食冷之俗轉衰,到元代此俗大體消亡,寒食節逐漸為清明節所兼並,成為一年之中十分重要、同時又內容豐富的一個節日了。到明清時代,「清明」之稱多於「寒食」,而且不禁火,不強求人們寒食,寒食節漸漸地在中國絕大部份地區消失。到現代,大多數地方的百姓就只知清明節,而不知道寒食節之名了。

寒食節的傳說

關於寒食節的起源,民間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國「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這種說法大約興起於晉南地區,因為介子推就是運城夏縣人。這一節氣是否就是始於晉南,古文字沒有明確定論,不能罔斷,但是晉南人提起「清明」來,總是難以掩飾內心的自豪。春秋時期,國都在絳縣一帶的晉國發生內訌,獻公兒子重耳流亡在外。在重耳饑餓難忍時,跟隨流亡的介之推割肉熬湯給重耳充饑,史稱割股奉君。

一十九年後重耳返回晉國,成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即晉文公。跟隨他的那些臣子們大都加官晉爵,得到厚報,唯獨忘掉了舍生忘死的介子推。此時的介子推也已看破紅塵,帶著老母親遁入綿山。晉文公後悔萬分,親自率人去找,介子推避而不見。晉文公就命令手下放火燒山,想逼介子推出山。誰知介子推天性倔強,偏不就範,大火熄滅後,人們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燒死在一棵老柳樹下。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晉文公非常傷心,封綿山作介山。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全國禁火,吃三天冷飯,這便是寒食節的來歷。對此,【荊楚歲時記】註中有記載:「介子推三月五日為火所焚,國人哀之。每歲暮春,為不舉火,謂之‘禁煙’。」不過這種說法有些牽強附會,因為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成慣制。不管寒食是起源於介之推,還是改火之說,所包含的主旨都是相同的,即忌諱疾疫、祈求安寧,是寒食祭祀的重要思想。

清明節的演變

清明是中國傳統歷法中二十四節氣之一,同中國許多傳統節日一樣,有著悠久而多變的歷史。【歲時百問】雲:萬物至此時,皆以潔而清明矣,故謂之清明。據考證,清明源於「清明風」一詞,漢劉安【淮南子】中寫道:「春分後加十五日,則清明風至。」作為節氣,人們從這一天開始點瓜種豆,植樹造林;作為節日,人們又在這一天祭掃親人故友的墳墓。將歡聲笑語和悲愁淚水同集於一天,成為一個奇特的日子。

清明節是由農事節氣演變為祭祀節日的,在【逸周書】【管子】等先秦典籍中,就已被明確記載。它的本意是指春天已冉冉展開,萬物潔凈而生機發抒,空氣清新,風景明麗,民間並始春耕春種、植樹造林,花卉草木在這樣的環境中呈現出妍妍向榮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像農諺所說的:「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種莫遲延」;「清明前後,植樹插柳」;「清明東風動,麥苗喜融融」等等,除此之外,並無其他含義。

事實上早在先秦時期,清明就是重要的農耕日期,後因註入了寒食禁火、掃墓等習俗,才逐漸形成節日。還有一說,即為紀念介子推。介子推因拒不做官而被燒死於大柳樹下,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來祭拜介子推的時候,發現那棵被燒毀的柳樹竟然死而復活,晉文公當即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祭奠完畢後,晉文公對介子推深懷敬意,就從老柳樹上折了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群臣紛紛仿效相沿成襲。此後清明插柳,便成為紀念介子推的一種習俗。

舊時清明時節,人們除了要燒紙錢外,各家門窗插掛普都,婦女頭發簪柳梢,小孩頭上戴柳圈,寓「思青(親)」之意。清明插柳戴柳有多種說法,有把柳枝插在屋檐下,可以預報天氣之說,一如古諺所雲「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幹,晴了天」。而且由於柳樹最先送來春的訊息,以及具有旺盛的生殖力,使得她成了人類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人們祈盼達到人丁興旺、身體健康的目的,於是在郊遊踏青時,不會忘記順便折一些柳條、或者是采一些野菜回來。

胡樸妄在【中華全國風俗誌】中,記載了諸多相關的民間諺語,如「清明戴普都,下世有娘舅」「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等等。影響較大的說法是,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避邪的功用,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便插柳戴柳。同時受佛教的影響,觀世音以柳枝蘸水濟度眾生,人們認為柳可以祛鬼,而稱之為「鬼怖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裏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避邪了。

此外,有的地方還以面粉、棗泥制成餅,稱子推餅,捏成燕子形,以柳條吊在門口,作為懷念介子推的象征。在我們家鄉一帶,還有吃「指望饃」的習俗。清明時節,一般都要用白面蒸成大饃饃,女的稍微小一些,表面上要有用面捏成的鳳,鳳上面紮一個雞蛋。而蒸給男人的,除了用面捏成龍,上面紮上雞蛋外,還要在饃饃裏麵包上核桃、棗之類的果實。就是指望兒女們能夠成龍變鳳,早生子女,以期光宗耀祖,傳宗接代。

掃墓祭祖寄哀思

一般說來,每一個傳統的歲時節日,大都有一個突出的習俗主題,像春節的慶賀,七夕的乞巧,中秋的團圓等等。而清明節則是掃墓祭祖,懷念逝去的祖先。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屬於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節日。此外還有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植樹、插柳等習俗,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相傳自西周起,就有在墓前祭祀祖先的掃墓或墓祭習俗。那時是望墓為壇而祭,後漸變為直接祭於墳前。

清明祭奠祖先禮儀由唐玄宗定下範式,並在開元二十四年,下詔允許官員掃墓,盡管寒食清明已經有五到七天的假日。此後的幾個皇帝甚至詔許官員請假上墳,這和唐太宗親自批註【孝經】前後呼應。清明焚燒紙錢、祭掃墳塋的情景,白居易【清明日登老君閣望洛城贈韓道士】一詩中有所描繪:「風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閑。冢墓累累人擾擾,遼東悵望鶴飛還。」

清明節風和日麗,春光明媚,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祭拜先人亡魂,透過祭祖、上墳、掃墓,表示對先人的敬意和哀思。據【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就寫出了清明時節的主要活動內容。「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朝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詩,已成為人們心中清明節的一個特殊符號。每每吟誦,讀之令人情不自禁地產生對生死永恒的悵惘。

掃墓時首先要整修墳墓,清除雜草,不僅要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紙錢。過去由於寒食禁火的影響,紙錢不焚燒,只能掛在墓地的小樹上、竹竿上,或用石塊等壓在墳墓邊。這樣凡是祭掃過的墳墓就有紙幡飄飄,構成清明前後的特有景觀。後來一般不再講究禁火,就把紙錢燒掉,並用所攜帶的酒將紙灰圈住,以表示只燒給自己的祖先,別的「野鬼」不能享用。並且要在墳頭壓上一張紙錢,如果沒有紙錢者,一般就被認為是缺少後嗣的孤墳了。

聲明:圖片源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