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莊子【逍遙遊】:怎樣才是真正的逍遙?

2024-04-15國風

讀中華經典,學習中國智慧!

前段時間學完了老子的【道德經 】,今天開始學習【莊子】。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約公元前286年),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一說為今河南商丘民權縣,一說為山東東明,一說為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人。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老莊」。

其文想象豐富奇特,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寫得引人入勝,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這在【逍遙遊】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全文結構「一拖三」

主篇「鯤鵬扶搖九萬裏」,闡述何為真正的逍遙。

附篇有三,分別為「堯讓天下於許由」「藐姑射之山廷人」「五石之瓠」。

什麽才是真正的逍遙?

這是這篇【逍遙遊】的主題。莊子是如何認為的呢?

在主篇「鯤鵬扶搖九萬裏」中,莊子透過層層設喻,步步取象,具體而明確地揭示了這一宗旨:凡天地之間,大至鯤、鵬,小至學鳩、斥鷃、甚或野馬、塵埃,皆「有所恃」而後行,不可謂怡然自得;唯有泯滅物、我之見,做到無己、無功、無名,與自然化而為一,然後才可以乘天地之正,禦六氣之辯,「無所待」而遊於無窮,在精神上獲得徹底的解脫。

文章先寫大鵬憑風南飛,以寓萬物皆「有所待」之意。後透過學鳩、野馬、塵埃等來說明雖有大小之別,壽夭之殊,然其「有所待」則皆無例外。但文復生文,喻中夾喻,波興雲委,莫測其意,行文至此,卻並未點名真正的意圖。

繼而,隨著筆鋒一轉,由小智小才者轉向譽不加勸、非不加沮的宋榮子,與「禦風而行」的列子,表明前者不過是自適其誌的學鳩、斥鷃之輩,而後者與「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的「無所待」而獲得真正逍遙遊的至人、神人、聖人相比,則亦至多不過是「猶有所待」的大鵬而已,實在不值得稱道。全篇宗旨,自此才軒豁然呈露。

怎樣才能達到真正的逍遙境界?

怎樣才是真正的逍遙呢?莊子認為:

1、「無所待」。

即使是鯤鵬,也要「扶搖而上」才能「九萬裏」,也是「猶有所待」;即使是「禦風而行「未數數然也」的列子,也是「猶有所待」。

文中講到了三個層次:學鳩、斥鷃等為「有所待」,鯤鵬、列子為「猶有所待」,至人、神人、聖人「無所待」。

2、無己、無功、無名

「 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在文章最後點名全文的中心。

真正的逍遙,就是忘掉自己,與萬物化而為一。無意求功於世間,不汲汲於名位。

無己:即忘掉自己,與萬物化而為一。

無功:謂無意求功於世間。

無名:指無心汲汲於名位。

我們聽到「逍遙」這個詞,第一感覺就是:隨心所欲,想幹什麽就幹什麽,這樣才是自在逍遙。其實這個感覺,就是莊子分析的「無所待」——不依靠誰,不依附任何事物。

「無己」,對於普通人來說,要做到「至人無己」。不要想自己,不要把自己作為依附的「點」,「無所待」地要忘掉自己的煩惱與憂愁、忘掉自己的欲望,放空自己,讓自己的思想沒有任何包袱,可以使自己精神上得到解脫,沒有牽絆。然後,再讓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與萬物化而為一,這才是真正的逍遙!

「無功」,對於神人來說的。神人如何做到逍遙呢?莊子隨後附的第二篇「藐姑射之山廷人」中做了專門針對性的闡述。

「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秕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任何事物不能使其受傷的神人,就算是他的塵埃都能助堯舜一臂之力,也是不願意求功於世間的。堯「喪其天下焉」,連堯都很羨慕的,茫然自失,忘掉了天下。

神人尚且如此,我們世人,去追求功名利祿,又如何達到逍遙的境界?

「無名」,對於聖人來說的。聖人又要如何逍遙呢?莊子是在後附的第一篇「堯讓天下於許由」中進行了闡述。堯把比為火把,把許由比為日月。說明許由的能力很強,比堯更勝幾籌,此可謂莊子眼中的「聖人」。

「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許由不願意為了名而得天下,甚至說這不能越俎代庖:「庖人雖不至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越俎代庖」這個成語就是這樣來的。

聖人尚且不為名利所動,更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呢?

至人、神人、聖人就是莊子理想中修養最高的人物。

在精神層面上達到「無已」「無功」「無名」,就是獲得逍遙人生的真諦。

「五石之瓠」究竟想要表達什麽?

【逍遙遊】的附後第一篇和第二篇,是為了說明「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之觀點。那麽,第三篇「五石之瓠」是想表達怎樣的觀點呢?

「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多同去。」透過惠子之口,提出讀者的質疑:誇大其詞,難以置信 。

而莊子的回答是:「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意思是,你有那麽大的葫蘆,何不把他綁在腰間,把它當做腰舟,用來浮在江湖之上呢?

——言外之意:大,是也是有用的。你怎麽不知道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呢?

莊子繼續說:「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仿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意思是,你現在有這棵大樹,擔心它沒有什麽用處,何不把它種在虛寂的土地上,廣莫之野,然後任意地悠遊於樹旁,怡然自得的躺在樹下,那不更好嗎?這棵大樹不會遭到刀斧的砍伐,沒有誰害他,因為它沒有什麽用處,哪裏還有什麽困苦呢?

——言外之意:大,利用的好,可以讓你逍遙;無用,卻可以免去困苦,怎麽能說無用呢?

莊子利用最後這一篇為自己的【逍遙遊】的論點,再次進行論證,此論不是「大而無用」的,從而讓人無以辯駁,讓人不得不心服口服。

【逍遙遊】中的道家思想

莊子作為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繼承了老子的思想。在這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道家的思想呢?

1、「將旁礴萬物以為一」

出自「藐姑射之山廷人」篇。說那位神人,他的德性,混同萬物為一體。

【道德經】第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道德經】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 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

2、無已,無功,無名

此為【逍遙遊】主旨。這一觀點也體現了道家的精髓。

【道德經】第二章: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教之言,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第七章: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經】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道德經】第七十七章: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