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行書的結體

2024-03-13國風

行書的結體正側結合,離合參差,抒情性比較強。由於行書結構多變,所以不能像楷書那樣有具體的書寫要求,而應靈動多變,如「行雲流水」。但是,行書的結體仍然有一般的規律可以遵循,我們可以根據點畫結構的繁簡,斟酌形態的大小欹側,從簡單的規律入手再將其打破、跳出規律的制約。這也是書法藝術昇華的必然途徑。行書的結體特點大致可以歸納如下:

文賦

重心平穩是書法結體中最根本的規律。行書是動態書體,不能像靜態書體那樣求結構平穩,而是在一種相對的運動狀態中使重心保持平衡,猶如人在跑步時身體前傾而不倒。行書的體態姿勢有欹正之別,所謂「正」者,即體態端莊平直,疏密勻稱,相互照應,其點畫的長短、疏密都受到法的制約;所謂「欹」者,即體態欹側,跌宕起伏,縱橫參差,富有意趣,給人一種奇肆豪放之感。行書的結字,應寓平於險,或寓險於平,也就是「勢似欹而反正」。「欹」當從「正」來,然而「正」絕非平直相似,上下齊平,狀如算子的機械排列,而是下筆如有源、結構深穩的自然之正。「欹」則是在平整的基礎上,適當地挪動、改變、轉換點畫和偏旁部首的位置和角度,產生一種險絕的態勢。

文賦

文賦

「開合」、「疏密」是行書結體的構成方法。所謂「開」者,指結體筆畫有向外拓展的趨勢;所謂「合」者,指結體筆畫有向內成聚攏的趨勢。開合經常與向背連用,相背者為開,相向者為合。行書體態的開合向背,與書法家的風格有關。王羲之以開為主,顏真卿以合為主。不同的風格也決定了對疏密的不同處理,如米芾書法中宮收緊,疏密對比明顯。書論中也有「字有疏密,密處緊腠理,疏處展豐神,語默動靜、寒暑、生殺之機寓焉,非通乎人情,得乎天理,未可與於斯」之說。結體的疏密可透過點畫的長短、大小、肥瘦等開合伸縮的方法表現出來。

獨體字往往因為點畫較少,結體難於緊密;合體字因為點畫、部首較多而結體難於疏朗;重疊字忌過長,橫疊字忌過寬,掌握好開合伸縮,那麽結體就會長短得宜,疏密合度。

作行書貴在能通變,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變化筆形,透過用筆的變化使點畫的造型發生變化;二是變化字形,透過結體的變化使整個字的字形發生變化。這些變化不能脫離對立統一的基本規律和「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法則。相同字或字形接近的字同時出現時,要形隨勢變,使其避免重復,這是同字異構。而處理一些字形差異很大的字時,應使其因勢而生,千變萬化又不離法度,出乎自然又合乎情理,此乃異中求同。結構的變化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王羲之【蘭亭序】中有20余個「之」字形狀各不相同,是最好的例子。

行書結體中,一個字如果是左右或者上下結構的,那麽要使它成為一個整體,可以靠使轉的牽曳寫出有形的連筆,使字與字相連,也可以透過對筆鋒的控制生出無形的筆意連貫,筆斷意連。總之要有避有讓,有朝有揖。行書結體忌諱呆板,應使字與字之間大小錯落、縱橫參差,以達到左右自然、上下舒展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