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畫家王輔民:用水墨展示藏文化 我會一直畫下去

2024-03-19國風

青藏高原一直是藝術創作中的重要母題,激發著藝術家的靈感。這片土地上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勤勞勇敢的藏族群眾,都成為了藝術家們創作的靈感來源。從最初的寫實描繪,到後來的意象表達,藏族題材在藝術家的筆下不斷演變,展現出無窮的魅力。

圖為畫家王輔民接受中國西藏網專訪 攝影:姚浩然

對於中國國家畫院畫家王輔民來說,藏族題材更是他藝術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從小在甘肅隴東地區長大的王輔民,深受黃土高原這塊古老土地上眾多寶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加上父親是中學美術老師,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走上了藝術之路。手中的畫筆一握就是40余年。

始於初心,成於堅守。63歲的王輔民現如今已是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所名譽所長,談起藏族題材中國畫創作依舊熱情不減。

自1978年考入西北師範大學學習中國畫專業,王輔民對表現藏族題材的中國畫充滿興趣。在80年代初,受吳山明老師的影響,王輔民首次接觸到用中國畫水墨形式表現藏族群眾生活的作品,這為他後續的創作奠定了基礎。1993年調入蘭州畫院後,他多次到甘肅省甘南州、青海省黃南州和西藏自治區各地市采風寫生,深入體驗當地生活,持續近30年。這些經歷加深了他對西藏文化的了解,也為他找到了藝術創作的切入點和主題。

圖為王輔民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采風(右一)

從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開始,王輔民主要以藏族題材進行創作,這一主題至今仍是他不斷深入和拓展的方向。王輔民透過自己的努力和實踐,成功地將藏族群眾生活融入中國畫的水墨表現中,展現了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藏文化的深厚情感。

「真正深入當地去體驗藏族群眾的生活,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會真實感人。」王輔民在談到藏族題材的創作感悟時說,「青藏高原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生活在這裏的人們飽滿的精神狀態。我們要敬畏自然,尊重文化,保持充滿感情、充滿崇敬之情的創作情感和態度,用中國畫的水墨形式去表現藏族群眾的生活,去表現雪域的蒼茫與藏族群眾頑強不屈的性格,表現人與自然的關系。」

圖為王輔民作品【香巴拉之境系列】,2009年

藏族題材逐漸成為王輔民抒發自己藝術理想的「沃土」。王輔民提到,「藏族題材是我從1993年接觸到現在的30多年間,不間斷地逐漸深入和拓展的一個主題,如何在這個主題上去體現自我的意識和對藏文化獨特的體驗,是我需要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圖為王輔民作品【香巴拉牧童】,2024年

從「天地之間」系列、「香巴拉之境」系列,到【阿尼瑪卿的歌】,再到近期創作的【桑科草原之晨】,在王輔民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藏族題材的深入挖掘和獨特表達。他透過單純的筆墨和色彩,比較恣肆、自由地表現一種個人化的寫意,在畫面生動和簡闊的同時又保持敘事性的表達,傳達出對藏文化的深刻理解。他的畫作中,每一個人物都仿佛是一座山,屹立在高原之上,展現出藏族群眾的滄桑、倔強和堅韌,也展現了他對中國畫水墨語言的獨特運用和創新。

王輔民說,「一個成熟的藝術家,真正要體現我們民族的藝術,去和世界對話。我這一生所追求的目標就是,用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方式體現出時代精神和人文背景。作為畫家,我的初衷是讓自己的作品能夠打動人心。作為中國畫畫家,我要思考的是,如何用中國畫的語言表達方式來反映中國人的心聲,來講述中國人的故事。從繪畫語言來說,表現藏族題材的畫家很多,如何在同樣的題材之中,真正把自己獨到的體驗和獨到的繪畫語言形式透過作品呈現出來,是我這些年在作品中不斷深化和提升的一個過程,也是我的學術研究方向和突破點。我會一直畫下去。」(中國西藏網 記者/許娜 姚浩然)

王輔民,1961年生於甘肅省慶陽市。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所名譽所長、國畫專業委員會研究員。1982年畢業於西北師大美術系。歷任蘭州畫院院長,蘭州市文聯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