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元代書法家虞集的藝術成就與傳承

2024-06-18國風

虞集(1272—1348),字伯生,號邵庵,晚年稱翁生,是元代著名的書法家和文學家。他博學多識,尤以詩文著名,與楊載、範槨、揭傒斯並稱為「元代四大家」。虞集不僅在文學上有卓越成就,其書法造詣亦不容小覷。他在元朝廷中擔任重要職務,負責典冊和碑版的撰寫工作,【元史】稱其為「學問博洽而人品高尚」的人。

虞集精通書畫鑒定,著有【道園學古錄】五十卷,【道園遺稿】六卷,並撰寫了【論書】【論隸書】【論草書】等書論。他的書法風格深受趙孟頫影響,曾與趙孟頫在翰林院共事,趙孟頫是他的上級。在虞集的書法作品中,可以看到晉人韻味,清朗蘊藉之氣不減趙孟頫。虞集與當時的另一位書畫名家柯九思交情深厚,兩人在奎章閣常常相互唱和,為對方的書畫題跋,關系親密無間。張雨曾詩贊兩人的深厚友情:「侍書愛題博士畫,日日退朝書滿床。」

虞集的書法在晚出趙孟頫的一代人中,典型地具有了趙孟頫的品格。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稱他「真、行、草、篆皆有法度,古隸為當代第一。」虞集的書法宗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傳世的行草作品如【蔣山寺詩並序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和【不及入閣帖】深得晉人韻味,清朗蘊藉之氣不減趙孟頫。他的題書畫作品亦時見鐘繇、蘇軾筆法,其【題杞菊軒詩帖】字距疏朗,似見五代楊凝式的真趣,清朗虛和,氣息高古。

虞集的代表作品【劉垓神道碑銘】墨跡本(上海博物館藏)為大字真書,清高士奇評價其為「元一代大手筆」,稱其書法有唐人之風,端正嚴謹。此外,虞集的隸書也很有特色,多見於題跋作品中,如【趙孟頫書陶詩】後的題跋典雅而靈動。傳世的【趙孟頫西園雅集圖】後的【西園雅集圖記】和任仁發【飲中八仙圖】後的【飲中八仙歌】(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是他隸書的代表作,顯示了其深厚功力。這些作品不僅是書法題跋,更是可以獨立成篇的書法作品,體現了畫與書合璧的風尚。

虞集的篆書也頗具功力,他曾為奎章閣篆印「奎章閣寶」和「天歷之寶」,顯示出其篆書造詣之深。陶宗儀稱其「古隸為當代第一」,明代書法家李東陽評價虞集「書家者流,所謂人品高、師法古者,伯生殆兼有之。」虞集的書法作品主要留於鑒賞題跋,傳世不多,風格不甚鮮明,但其真行草篆皆有法度,尤其古隸為當代第一,足以見其書法之卓越。

虞集在書法上的成就不僅在於他的技法高超,還在於他對書法藝術的理解和傳承。他的作品清朗蘊藉,既有晉人風骨,又兼具唐宋以來的書法傳統。他在奎章閣與柯九思的合作,以及在趙孟頫影響下的書法創作,體現了元代書法的獨特風貌。虞集以其深厚的學識、高尚的人品和卓越的書法成就,成為元代書法史上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