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冷風瑟瑟意 殘雪寂寥情——寫在冬日裏的淒美詩詞

2024-03-30國風

作者介紹:滴翠書香,自媒體寫作,關註百姓生活,體會人情冷暖,【滴翠書香】和你一起學習成長~~~

情與景,是中國詩歌創作乃至所有文學種類中最重要的兩個要素。「觸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是中國詩歌意境的基本表達方式和心境體現。

明代著名詩人謝榛說:「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又雲:「孤不自成,兩不相背。」,情與景當為一體,缺一不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也認為:「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意思是說,詩歌中的情因景生,景以情合,方能很好的領悟詩歌的意境之美。

那麽,在白雪皚皚的冬日,不管是萬裏冰封的北國莽原,還是薄雪白檐,枝頭探梅的江南小景,在詩人的作品中,永遠是或淒美、或躊躇、或愜意、亦或是指點山河的壯懷激烈!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

小巷幽深,庭院閑步,雪花沙、沙、沙的飄落。在幽靜的深巷中,詩人只用了「 灑空 」二字,瞬間把雪花漫天飛舞、紛紛揚揚飄落的情景描繪得再透徹不過了。 而「 積素 」二字,於不經意間,長長的小巷,已然慢慢堆積起了厚厚的白雪。 積雪--積素 ,僅一字之差,把雪的潔白、清澈、純真、原生態等多重內容,表現得淋漓盡致,可謂是點睛之筆。

王維曾經在【 山居秋暝 】寫到:「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杜甫【 春夜喜雨 】有雲: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從寫作手法和技巧運用方面來講,這兩位同時代的偉大詩人,看來是「心有靈犀」啊!

跨越千年,被稱為「雨巷詩人」的戴望舒,在他那首著名的成名詩——【 雨巷 】裏輕聲詠嘆:

撐著油紙傘,獨自仿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仿徨。

她仿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行著。

冷漠,淒清,又惆悵。

讀完古人詩句,再朗誦一下現代詩,是不是別有一番滋味上心頭?

元·白樸:天凈沙·冬

一聲畫角譙門,豐庭新月黃昏,雪裏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哀草孤村。

此詩,字字寫實,句句寫景。冬日黃昏,城門輕響,半空中掛著一彎新月,山前的流水裏挾著雪花,潺潺流淌。雖無一處寫情,卻處處暗合。

白樸(1226—約1306),字太素,號蘭谷。元代著名雜劇作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家」。

天凈沙小令共有四首,分別描寫了春夏秋冬四時景色。這四首小令看似簡單,寥寥數位,從各方面、各角度描寫了四時景物和相應的天氣變化,呈現出四幅雋麗的山水圖畫,是典型的寓情於景,狀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雖無一字道「情」,卻把溶於四時季節不同的心境與格調和盤托出,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佳作。

[越調]天凈沙(四首)元·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幹樓閣簾櫳,普都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櫥藤簞,玉人羅扇輕縑。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紅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裏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清·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吹滅油燈,輕攏被衾,準備入睡。窗外,明月高懸,白雪大地,交相映照窗台,房間越發顯得比熄燈前更明亮了。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僅十字,普普通通,清新簡凈。精致、準確地表達了詩人映雪賞月的獨特感受。既寫實景,又傳真情,營造出「夜靜、月明、雪白,而我獨自清歡賞月,發幽古之思」的意境。

我以為此詩與李白的【 靜夜思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知大家是否贊同?

先秦·佚名:采薇

昔我往矣,普都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采薇 】是【 詩經·小雅 】中的名篇。這幾句也是詩經裏面很著名的一段句子。回想當初出征時,春光明媚,普都依依隨風飄揚,而回來時已經是雨雪交加的冬天,邊關漸遠,鄉關漸近。此時,他遙望家鄉,撫今追昔,不禁思緒紛繁,百感交集。在春夏交替,寒來暑往的歲月裏,他經歷了什麽已盡在不言中。

邊關征戰,九死一生。當大地沈寂,飛雪中有一個人在獨行,遠處有一盞燈在為他亮著。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著的動力。為了普都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滿著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們思維的發達,把人的想象力發揮到極致。

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回【林教頭風雪山廷廟陸虞侯火燒草料場】有一段關於風雪的描述: 再說林沖踏著那瑞雪,迎著北風,飛也似奔到草場門口開了鎖,入內看時,只叫得苦。原來天理昭然,佑護善人義士。因這場大雪,救了林沖的性命。那兩間草廳,已被雪壓倒了。林沖尋思:「怎地好?」放下花槍、葫蘆在雪裏。恐怕火盆內有火炭延燒起來,搬開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時,火盆內火種都被雪水浸滅了。林沖把手床上摸時,只拽得一條絮被。林沖鉆將出來,見天色黑了,尋思:「又沒把火處,怎生安排?」想起:「離了這半裏路上,有一古廟,可以安身。我且去那裏宿一夜,等到天明,卻作理會。」把被卷了,花槍挑著酒葫蘆,依舊把門拽上,鎖了,望那廟裏來。

昔我往矣,普都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不管經歷了怎樣的腥風血雨,生死搏殺,踏雪徐行,總算是有個家在盼望他歸來。而好漢林沖,卻是家破人亡,發配邊關,就連這漫天風雪也沒有放過他,草廳倒塌,無家可歸,只能尋那山廷破廟暫避風雪侵襲,讀到此處,讓人唏噓不已。

宋·吳淑姬:長相思令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

據史載:南宋文學家洪邁在其【 夷堅誌 】和王世貞的【 艷異編。卷三十 】,還有馮夢龍的【 情史 】一書中,記載了此詩傳奇般的創作經過。

吳淑姬本出身在窮苦人家,卻遭不幸被當地一惡少長期霸占。後來別人還誣陷並告發她有偷情的行為,因而被捕入獄。當時審理此案的郡僚,知道她是冤枉的,並且對她的才華也早有所耳聞。於是命令獄卒開啟她身上的枷鎖,對她說:「久慕你的文采非凡,我也是憐香惜玉的人。如果你今天能即興作一首自詠的好詞,我就會把你的冤情轉告太守。這樣一來,興許能替你開脫罪名,還你清白之身。」吳淑姬道:「請大人出題。」時值冬末春初,積雪未消,寒梅怒放,郡僚便以此情景為題,命她作一首【 長相思令 】。不一會兒,她就作出了這一首有名的【 長相思令 】。

了解完作者吳淑姬的這番經歷,就不難理解該詩了:煙霧彌漫,雪花紛飛。梅花枝上堆滿了雪,春天啊,不知何時才能歸來?大雪紛飛,天氣惡劣,無情的雨雪正摧殘著不幸的梅花。可她所向往的春天,會在何處呢?這一番潛台詞:這不公的世道啊!我蒙受了不幸的冤屈。不知那位可以解救我的大人,如今又在何處?

郡僚聽後深受感動,他不僅收藏了這首詞,而且實作了自己的諾言,第二天就告知太守,讓一個女子從此獲得自由。

一首詩挽救了一條生命。

當然,最著名的「救命詩」還是那首幾乎人人兒時都背誦過的「 煮豆燃豆萁 」。

據傳,魏晉時期,曹丕即位後,嫉妒兄弟曹植才華。有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作不成就將行以大法(處死)。曹植才思敏捷,不及七步,便吟出一首「煮豆燃萁」的【 七步詩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聽後,想起兄弟手足之情,最終沒加害曹植。後人也贊美曹植才思敏捷,譽為「 七步之才」

大家好,我是「滴翠書香」,適時更新。歡迎點選右上角關註☜,分享快樂。常來逛逛,一起探討,共同成長。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