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舞美卷】探尋粵劇舞美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2024-04-24國風

花開四季,書香滿城,文化,是城市的根脈。

2024廣州讀書月,閱讀之花在實體書店、公共圖書館、「花城書房」等特色閱讀空間絢麗綻放。「閱」「粵」「越」「樂」「悅」「躍」6大模式貫穿讀書月300多場重點活動,全民閱讀走進公園、校園、農村、軍營、家庭等10個重要領域,讓市民讀者隨時隨地「YUE」享文化大餐,開啟閱讀跨界融合的新大門。

粵劇是廣東地區代表性的傳統戲曲之一,歷數百年經久不衰,以其古老細膩的表演與活化創新的形式,在新時代綻放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五大卷編撰工程啟動於2017年,並於2019-2022年先後完成了「做打卷」「唱念卷」「音樂卷」的出版。作為廣州的精品出版物,榮獲中國藝術研究院「張庚戲曲學術提名獎」、納入「十四五」時期國家重點圖書電子出版物出版專項規劃及中華民族音樂傳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計畫等榮譽。廣州是嶺南文化的中心地,也是國內戲曲界第一個系統化梳理地方劇種表演形式的城市,這正展現了廣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擔當和敢為人先的城市品格。

作為廣州讀書月重點活動,系列粵劇活動將帶讀者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粵劇表演藝術的集大成之作——【粵劇表演藝術大全·舞美卷】也在4月隆重先發,當粵劇之美與盈盈書香相結合,將碰撞出怎樣的新火花?

傳承粵劇精粹,留住文化根脈。在2024廣州讀書月期間,「閱讀+戲劇展演+互動體驗」的盛宴精彩上演,市民讀者可以在廣州市文化館參與「粵劇文化推廣季」、在廣州紅線女藝術中心一覽粵韻璀璨風華、在天河路商圈的廣州購書中心透過粵劇之美讀懂廣州千年文化傳承、在北京路千年文道上的新華書店現場體驗粵劇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全民閱讀「粵韻華彩」的大門正等著讀者們去開啟和探尋。

「一部粵劇舞台的變遷史」

4月20日,【粵劇表演藝術大全·舞美卷】先發式暨「粵劇例戲展演」在廣州紅線女藝術中心舉行。活動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

活動上,【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主編、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倪惠英表示,從舞台的變遷,可以看到粵劇藝術的發展,看到科技的進步和藝術審美的變化。「舞美」是舞台美術的簡稱,雖不像「唱、念、做、打」等表演程式直接在舞台呈現,但卻是戲曲這門綜合藝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份。它在歷史上經歷了從簡單、樸實、粗糙到逐步豐富多彩的過程,並朝著既以表演藝術為中心又體現自身藝術價值的方向發展。「透過這次編撰,我們對舞美藝術進行了一次系統性的梳理、回顧和提升。」可以說,「這是一部粵劇舞台的變遷史,也是一部粵劇發展的歷史」。

而在「粵劇例戲展演」環節上演的【六國大封相】和【仙姬送子】,這兩出粵劇傳統例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有著豐富的傳統表演身段,由官話演唱。其特點是表演行當齊全,氣勢宏大;亮點是充分展示粵劇豐富的化妝、頭飾、盔帽、服裝(包括粵劇特有的反宮裝)等,璀璨紛呈。同時還展示豐富的道具,如儀仗、刀槍把子、胭脂馬等。

當天下午,還舉行了「粵劇舞美的源流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粵劇舞美的歷史源流追溯,粵劇舞美藝術個性、特點的形成,戲曲舞美與戲曲表演的關系,粵劇舞美當代傳承與發展創新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

創作體驗讓市民近距離感受粵劇之美

4月21日,「流光溢彩:粵劇舞美的百年傳承主題沙龍暨【粵劇表演藝術大全·舞美卷】分享會」及「千人千面:【粵劇表演藝術大全·舞美卷】面譜創作分享暨體驗活動」分別在廣州購書中心(天河店)和新華書店(北京路店)舉行。

活動由書香羊城全民閱讀活動組委會指導,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新聞出版局(廣州市版權局)、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主辦,廣州出版社、【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委會、廣州購書中心及廣州市新華連鎖公司承辦。

在廣州購書中心(天河店)舉辦的分享會上,【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主編、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倪惠英向現場觀眾分享了「舞美卷」的編撰心得與經驗。她詳細介紹了舞美卷所涵蓋的化妝頭飾、服裝鞋帽、常用道具、舞台布景、舞台燈光、舞台音響等六大篇目,並強調該卷彰顯粵劇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具有的獨特價值方面的特點。倪惠英表示,這一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作品完成,背後是編撰團隊在歷史資料搜集、整理以及舞美技藝搶救性記錄等方面克服重重困難,不懈努力的結果。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舞美卷】副主編康保成、主要撰稿人李偉中、謝夏儀、馮漢華等粵劇專家就粵劇演出場所、舞台服飾、服裝面譜等主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享。專家們指出,粵劇舞美藝術的變革與科技水平及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每一次變革都對粵劇表演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粵劇的發展紮根於嶺南文化這片沃土,與時代同頻共振,透過不斷求索創新獲得長足發展,生動展現著新時代的精神氣象。馮漢華更透過豐富的面譜創作及現場互動競猜,向廣大觀眾展示了粵劇面譜藝術的獨特魅力。

傳統例戲【天姬送子】七仙女頭飾造型,選自【粵劇表演藝術大全·舞美卷】

傳統大頭石套裝頭飾,選自【粵劇表演藝術大全·舞美卷】

粵劇面譜白面(曹操)和 紅面(關羽),選自【粵劇表演藝術大全·舞美卷】

加飛裙的南派大靠(正面、背面),選自【粵劇表演藝術大全·舞美卷】

粵劇【夢紅船】舞台布景照,選自【粵劇表演藝術大全·舞美卷】

廣州粵劇院莫燕雲、李德林、梁羽飛、李霆輝、梁文彪等演員透過生、旦、凈、醜等角色的扮演登場,讓現場觀眾近距離領略到粵劇舞美藝術華彩紛呈的特點。現場專家和觀眾表示,以往看戲都是台上台下的距離,或者在螢幕前觀看,很少能註意到粵劇頭飾、戲服的精美細節。透過這場特別的讀書月活動,既可以透過書本讀到粵劇知識,又能觀看實物加深認識,可以說是一種文化藝術體驗的新樣式。

作為近年來流行音樂與傳統粵劇的「跨界」融合的破圈之作,唱作型新銳歌手黃智毅與花旦莫燕雲為觀眾帶來了一曲【帝女花·追思】,展現了粵劇傳承的創新活力。對於這首歌曲創作初衷,黃智毅曾表示:「我是做流行音樂的,但是骨子裏有粵劇情結,喜歡將粵劇、粵曲元素融入進去,我們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為傳統文化打Call。」

在新華書店(北京路店)舉行的「千人千面:【粵劇表演藝術大全·舞美卷】面譜創作分享暨體驗活動」上,馮漢華作為主講嘉賓,透過粵劇面譜知識普及、面譜導賞等環節,向讀者們分享了面譜創作的心得,並現場為小讀者示範上妝技巧。在繪制體驗環節中,讀者們紛紛拿起畫筆,在紙上為粵劇面譜上色,感受創作粵劇面譜的樂趣與魅力。

這種以圖書優質內容為著力點,透過實體書店提供沈浸式閱讀體驗和人際互動的方式,既能增強閱讀體驗的深度,又能打造社交活動的新場所。不斷為閱讀空間賦能新公共文化體驗與價值,正是近年來廣州推進全民閱讀的重要舉措之一。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叢書前4卷(「做打卷」「唱念卷」「音樂卷」「舞美卷」)

采寫:奧一新聞記者 林思思 通訊員 楊名宇 廖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