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漫談——(南傳)上座部佛教

2024-03-10國風

南傳佛教建築風格

南傳佛教,又稱南方佛教、南傳上座部、上座部「佛教」、巴利佛教,自稱為「分別說上座」。此系統來源於上座部,大部份均依據巴利語聖典,崇尚個人的解脫,故稱為小乘佛教。傳布於「東南亞」[主要在斯裏蘭卡(錫蘭)、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國家和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的佛教。

南傳佛教佛像雕塑

佛教以「古印度」(時間自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5世紀,地域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史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等國家在內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地區)的迦毗羅衛國(今屬尼泊爾境內,喬達摩·悉達多是迦毗羅衛國的王子)為發源地,根據傳播的路線和區域,劃分為南傳(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和「北傳佛教」[分為漢傳佛教(漢語系,分布在中國內地、日本、北韓半島、越南)和藏傳佛教(藏語系,分布在西藏、蒙古、錫金、不丹、尼泊爾以及前蘇聯地區)]。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同時存在三大語系佛教體系的國家。

南傳佛教基本保留印度早期佛教的的特點,漢傳佛教主要是印度中期大乘佛教,藏傳佛教屬印度晚期大乘、密乘佛教。從佛教戒律上來說,南傳佛教的嚴於漢傳佛教,而漢傳佛教嚴於藏傳佛教。

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大概傳播範圍

在「佛陀」(釋迦牟尼生卒年代推斷為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5年)涅槃一百年後,因對於戒律的見解有分歧,僧團內部發生了分裂。以吠舍離為根據地的東部比丘自成一派,因為他們人數多,就叫做「大眾部」。西部(摩偷羅)的耶舍比丘工作是由有地位的上座長老們決定,被稱為「上座部」(上座又作「長老」,部是學說、觀點、主張的意思,該部以保守聖者傳統、維持佛陀教法純潔為己任)。

南傳佛教儀軌

佛滅二百年後舉行的華氏城第三次「結集」,基本上編成了全部三藏(律藏、經藏、論藏)。

佛滅後二百多年,在印度史上最著名的阿育王統治時期(公元前三世紀中葉)。阿育王組織建立新的比丘僧團,由他的兒子摩哂陀率領使團前往僧訶羅(今斯裏蘭卡)。其傳入斯裏蘭卡的三藏經典,屬於「分別說系」(以為對佛說和解釋佛說要有分別地看待)的上座部。

南傳佛教建築

後於公元前一世紀,在斯裏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寺進行結集,由羅揭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持,五百長老參加,誦出上座部的三藏和義疏,把一向口口相傳的三藏經典第一次用「巴利文字」寫在貝葉上保存。

所以,「巴利語系」的佛教徒自稱為「上座部」,主要尊奉佛陀親自口授的【阿含經】,因為他們的完整(小乘)三藏典籍和許多重要的著作,以律藏為先,都是用巴利語書寫的,稱為「聲聞藏」。他們不承認「大乘」(能運載無量眾生從生死大河之此岸達到菩提涅槃之彼岸)是佛說。漢傳(北傳)佛教(大乘)為「大眾部」佛教,以經藏為先,而用梵文書寫,稱為「菩薩藏」。

南傳佛教建築

後來,斯裏蘭卡的佛教史上便第一次分裂為大寺(為錫蘭官方正統)與無畏山兩大派,後又分裂出「只陀林派」。4世紀時錫蘭大乘佛教勢力大張,到8世紀密教盛行。五世紀時,出現「覺音」(在錫蘭用巴利文寫的【善見律毗婆沙】)、達摩波羅等大註釋家。在十一世紀和十二世紀,斯裏蘭卡經常遭到外國侵略,佛教也跟著衰弱下去。到十八世紀時,錫蘭佛教的宗教形式已等於全部滅亡。直至1750年,暹羅國王派遣以優波離為首的十名比丘佛教使節團,開始重建僧團,重修塔寺,佛教文化又漸漸地重興起來。近代,斯裏蘭卡先後淪為葡萄牙、荷蘭、英國的殖民地,佛教隨著社會雕敝而衰落。斯裏蘭卡獨立後,佛教開始復興,主要分為三派:暹羅派、緬族派、孟族派。

南傳佛教的釋迦摩尼佛

公元前3世紀,佛教傳法使便到了金地國(從下緬甸到馬來半島以至蘇門答臘島的廣大地區)。公元四至五世紀以後,緬甸即有南方上座部佛教傳入。公元12世紀,緬甸佛教分為前部派和後部派。公元17世紀,又分裂為全纏派和偏袒派。公元19世紀,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但佛教還是有所發展。現代緬甸佛教主要分為哆達磨派、瑞景派和達婆羅派三派,它們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戒律上。扶南(位今柬埔寨)在5世紀時流行大乘佛教與印度教。公元十二世紀以後,泰國開始接受上座部佛教。公元2世紀,佛教傳入越南。直至公元13世紀,佛教成為國教。越南是東南亞唯一大乘佛教和南傳佛教並列的國家。

南傳佛教佛像雕塑

11——12世紀時,寮國尚有大乘佛教。由於高棉人的影響,大乘佛教和南傳佛教同時流行於該國。到14世紀,南傳佛教取得獨霸地位。

從19世紀末開始,上座部佛教傳播到歐美澳等西方國家,並有持續發展之勢。

中國雲南傣族等少數民族佛教,屬巴利語系,亦即南傳佛教。約在7世紀中由緬甸傳入(口耳相傳)中國雲南傣族地區,並逐漸與封建領主統治相結合,形成政教合一。西雙版納最早的佛寺是瓦巴姐寺(Vabujie,意為森林之寺),建於公元615年,後改名為「八吉寺」。

南傳佛教寺院大殿

約在11世紀前後,又由猛潤(今泰國清邊一帶)經緬甸景棟傳入西雙版納,並隨之傳入泰潤文書寫的佛經。這就是傣族地區的潤派佛教。此外,另有緬甸擺莊派佛教傳入德宏州等地。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按其名稱可分為潤、擺莊、多列、左抵四派、又可細分為八個支派。至今保存有傣文拼音的巴利語三藏。據統計,能列出書名的南傳上座部佛教經書有500多部。

南傳佛教建築

據緬甸的說法,1871年,敏東(或曼同)國王在曼德勒召開上座部佛教第五次結集,有二千四百人參加,用三年多時間重新校對巴利文大藏經。同時建立了一片塔林,叫古道陀石經院,每座塔裏有一塊石碑,每塊石碑上刻篇佛經,把這次新校對的巴利文大藏經,全部刻在七二0座石經塔上,使佛典得到長期保存。

南傳佛教釋迦摩尼佛

1954至1956年,緬甸政府在首都仰光舉行一次上座部佛教史上規模最大的第六次結集,出席者有緬甸、泰國、斯裏蘭卡、柬埔寨、寮國、印度、巴基史坦等國的長老比丘二千五百人,根據各國的各種版本,對巴利語的經、律、論三藏典籍,進行了一次非常嚴密的校勘,並且決定把這次校勘的典籍全部陸續地刊印出來,作為現代世界上最有權威的巴利語大藏經新版本。

南傳佛教思想特色在於發揮傳統之長老佛教,故其萬有論、有情論、修道論、佛陀論。

西雙版納南傳佛教僧人圖片

南傳佛教修行方法:嚴格依照戒定慧的路線開展禪修。「戒」,對於在家人是五戒、八戒、十戒,對於出家人是227戒。「定」,總共有四十種止業處:十遍、十不凈、十隨念、四梵住、四無色、一想、一差別。「慧」,一位禪修者從修習世間慧到出世間慧,完整地傳承了佛陀當年所教導的一整套止觀禪修方法,嚴謹系統,次第分明。禪修者可以透過專註呼吸等方法修習禪定,證得禪那後,借助強有力的定力來培養觀智,觀照名色法(即物質現象和心理現象)的無常、苦、無我,次第成就16種觀智(道智與果智兩種屬於出世間慧。能夠斷除煩惱的是道智。道智生起後即證悟相應的聖果)。

西雙版納總佛寺

另外,念咒皆屬於「戒禁取」,並不能斷除煩惱,也不能解脫生死。存在有諸如祝聖水、祝護符、繋聖線之類的儀式,但只是佛教在流傳過程中受到古婆羅門教殘余風俗、當地民間信仰及鬼神崇拜等因素影響的產物。

上座部僧人生活方式:托缽集食、離非時食、半月誦戒、雨季安居、行邀請法、著咖提那衣等簡單樸素的原始佛教律制生活。

南傳佛教釋迦牟尼佛

僧人的法名:在斯裏蘭卡等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出家人的法名由兩部份構成,第一名字為其出生地,第二名字為授戒師所賜,如:Walpola Rahula(瓦爾樸拉·羅睺羅),前者為其出生地,後者為其法名;又如:Kualalumpur Dhammajoti(吉隆坡·法光)。

在斯裏蘭卡使用最多、最普遍的稱謂形式是Hamuduruwo(意為法師或師傅),無論長幼、身份高低、是否認識,都可以這一稱謂稱呼。在南傳佛教國家,僧人可在政府、學校及其它社群部門任職。

南傳佛教僧人裝束圖片

南傳佛教以自我修行為中心,其建築沒有大眾部佛教那種宏偉殿堂,沒有嚴格的對稱中心要求,也沒有統一的形制,大殿往往只有一尊釋迦摩尼像,沒有其他佛像。建築規模比較小,但分布廣,幾乎村村都有寺廟,便於信眾在家門口修行。一般由佛殿、經堂、僧舍、鼓房和佛塔等基本建築組成,在建築等級上主要分為三級:總佛寺、中心佛寺和基層佛寺。中心佛寺及以上等級的佛寺才會另設藏經閣和戒堂。歷史記載,阿育王時期,修建了84000座佛舍利塔;據統計,在新中國成立前的雲南地區的南傳佛教寺廟就有1200余座,達到了一村一寺的分布密度。

泰國鄭王塔

南傳佛教僧人服侍:身上所披的紅褐色、黃褐色的袈裟,必須按照【律藏】的規定進行裁剪、縫制和染色,它保留了佛陀在世時的服裝式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