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
距今6100-4600年
白陶鬹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
距今約7000 ~ 5000年
三角紋彩陶缽
1973年淅川縣下王崗出土
局部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
距今7500~5000年
彩陶雙連壺
紅衣黑彩的兩壺體並列連線,腹部相接處有一橢圓形口相通。這種飲酒器皿在當今少數民族中仍有沿用,兩人名街一壺同時飲用,以作為友好、團結、聯合及愛情的象征。
新石器時代 渦紋彩陶壺
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
紅陶雙耳三足壺
距今約9000-7000年,
1978年新鄭縣裴李崗出土
紅陶雙耳三足壺
漢代 彩繪四層陶倉樓
漢代 雲氣紋彩陶蓋盒
局部
局部
局部
漢代 灰陶尊上倒立俑
倒立表演傳自西域,為漢代藝人所吸收改造,成為當時雜技的流行節目。
西漢陶俑頭
西漢 三角紋彩繪陶壺
局部
西漢 綠釉陶臥羊尊
西漢 綠釉立姿陶狗
綠釉立姿陶狗
東漢 繪彩陶百花燈
百花燈因全部點亮時如同百花盛開而得名。
此百花燈較通高108厘米,底座直徑50厘米。燈由燈盞、燈幹、燈座三大部份構成,泥質灰陶胎。
燈頂上部為一只昂首展翅欲飛的彩繪朱雀形燈盞;
燈幹部、平底燈盤口沿和壁處各有四個圓孔,交替插入10支曲枝燈盞和9條細長龍;燈座象征著群峰環抱的山巒,山巒中塑有跪坐俑、拉弓欲射俑、抱子俑、騎馬俑等,動物中主要有羊、兔、蟬和獸等,另外還有4棵常青樹,挺立在山巒之中。
這些人物、動物以奔騰跳躍或坐臥蹲伏的姿態展現在山巒之間。
漢代燈具造型大多取自吉禽瑞獸形象,寄寓了漢代人祈求幸福、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美好願望。
東漢 六博陶俑
六博是戰國至漢代盛行的娛樂計畫,博具中有六根箸,故名,對博的雙方各有六枚棋子,對博時要先投箸,根據投的結果決定行棋,最後一方將另一方的梟棋殺掉,於是獲勝。
西晉 彩繪陶俑
西晉 青釉雞首瓷壺
北朝 青釉蓮花八系蓮花尊
局部
局部
北齊武平六年 白釉綠彩長頸瓶
1971年安陽市範粹墓出土
白釉綠彩長頸瓶是中國最早的白釉綠彩器,把中國高溫銅綠釉(彩)的發明一下子提早到了北齊時代,是極為珍貴的頂級文物,名列禁止出國出境展出的195件文物名單。
範粹墓誌銘
範粹墓位於安陽市洪河屯鄉洪河屯村西北。1971年3月,河南省安陽縣洪河屯村群眾在進行農田建設時,發現一單室土穴墓。
此墓由墓道、墓門、墓室組成,面積約7.3平方米,穹隆頂,繩紋小磚封砌墓門,室內設有棺床。從出土的一盒墓誌確定墓主為北齊高級將領範粹(548~575年)。
範粹,字景純,北齊邊城郡邊城縣人。在北齊時曾任騾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及涼州刺史。儀同三司,是指可享受三公同等的儀仗、待遇,可見範粹在北齊的尊貴地位。
範粹墓出土的陶瓷器,一共有70多件。其中,有陶器67件,瓷器13件,主要由河南博物院收藏。
這批瓷器在中國瓷器史上具有開創性價值,件件是國寶。
墓中出土的10件白釉瓷器,把中國白瓷的發明年代,提早到了北朝時期,對研究中國白瓷的演化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瓷器中,還有四件黃釉胡騰舞扁瓷壺(其中兩件破碎),是隋代以前沒有見過的新形制,也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胡騰舞實物資料。
北齊武平六年
黃釉扁壺
範粹墓出土
胡騰舞源於中亞,壺的腹部兩面都刻畫舞蹈的圖案,為我們展示了胡騰舞的跳法。畫面上,一個舞者在盛開的蓮花台上翩翩起舞,她的身邊圍繞著伴奏的樂手,有的敲鈸,有的吹奏琵琶,有的擊鼓,熱鬧非凡。
北齊貴族皆為鮮卑族,非常喜好這種突厥舞蹈。後來此舞在隋唐宮廷也非常流行。範粹墓的胡騰舞陶壺,第一次給我們展示了胡騰舞的真實面目。
北齊 白釉綠彩三系罐
北齊武平七年
淡黃釉綠彩四系罐
淡黃釉綠彩四系罐
隋開皇十五年 白釉瓷錢倉
1959年安陽市張盛墓出土
據墓誌記載,墓主張盛,字永興,南陽白水(今河南省南陽)人。
隋立國後,張盛從縣令一步步升至征擄將軍、中散大夫。其夫人王氏先卒於開皇六年,開皇十五年與張盛合葬於相州安陽城北五裏白素鄉。張盛墓出土的各類隨葬品192件,
除了文武官吏、儀仗、鎮墓獸、伎樂、僧俑以及生活用具外,還有很多日用器物的模型。
這些隨葬品是隋代初年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具有重大的歷史文化價值。
前兩年火爆出圈的舞蹈【唐宮夜宴】,這支舞蹈的靈感原型13件隋代繪彩陶伎樂女舞俑,也正是出土於張盛墓。
繪彩陶伎樂女舞俑
白瓷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現晚於青瓷,是在青瓷燒制的基礎上產生的。白瓷青瓷的唯一區別是白瓷胎釉的原料中含鐵量甚少,其他生產工序並無差異。
白瓷的出現不是在青瓷發達的南方,而首先是在北方地區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白瓷在北朝時期已露端倪,燒制成功是在隋代。1959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陽發掘的隋開皇十五年 (595)張盛墓,出土了一批白瓷。這種白瓷雖然還帶有若幹青瓷的特征,但較之北齊武平六年(575)範粹墓出土的白瓷要好得多,胎釉中的含鐵量較前減少,燒成溫度有所提高,施釉技術也有改進,從而增加了器物的白度與堅硬度。瓷器的造型也較前大為豐富。可以說,張盛墓出土的這批白瓷最具典型意義的,代表白瓷燒制進入新階段。
隋代 白釉瓷圍棋盤
1959年出土於安陽豫北紗廠張盛墓。高4厘米、邊長110厘米。
隋 青釉環形雞首瓷壺
隋 白釉多足瓷硯
唐 白釉獅首塔式瓷罐
唐 白釉仿皮囊瓷壺
唐 白釉帶蓋三足瓷爐
唐 白釉帶座瓷罐
左:唐 白釉瓷凈瓶
右:唐 藍釉瓷凈瓶
唐 藍釉瓷凈瓶
局部
唐 越窯四系刻花背壺
唐 黑釉陶三足爐
唐 綠釉陶荷花洗
鞏義市黃冶窯址出土
局部
局部
唐 綠釉陶水註
鞏義市黃冶窯址出土
唐 彩陶塔式罐
局部
唐 絞胎蓋罐
局部
局部
唐 白釉藍彩碗
2003年鞏義市黃冶窯址出土。口徑10厘米,底徑5.3厘米,高4.2厘米。
唐代的白釉藍彩瓷器被認為是後世青花瓷的雛形,由於稀少而格外珍貴。這件白釉藍彩碗,撇口,鼓腹,腹下內收,圓底圈足。胎質粉白。內表滿施白釉,外表施半釉。內表口沿一周「密集的藍色條帶」,內底六朵藍彩梅花,「花心點黃」。一件少見的唐代白釉藍彩器。
唐 三彩鴛鴦尊
局部
局部
唐 三彩雙龍尊
唐 三彩罐
唐 三彩三足爐
唐 三彩杯盤
局部
局部
唐 三彩缽
唐代 三彩鷹首壺
1965年河南洛陽東郊塔灣村出土,高32.5厘米,底長10厘米,寬9厘米。
鷹首壺是唐代陶瓷器中新出現的造型,這件唐三彩鷹首壺壺身修長,橢圓形口,頸上部塑一鷹首,鷹首上方為壺口。
鷹嘴微張,口銜珠,象征壺的流部。壺腹呈橢圓形,下有喇叭形高足。肩腹與鷹首部份有一如意形粗柄。遍身施赭、綠、藍、白等釉色,每種顏色都呈現出從濃到淡的層次。
壺腹兩面紋飾不同,除浮雕忍冬花和海石榴外,一面是鳳鳥紋,一面是狩獵紋,顯得新穎而華麗。
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以來,中國開始與亞洲各國往來。中亞和西亞的商人透過陸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使異域的物產、文化源源進入中國。
到了唐朝,西域和中原的往來更為密切,當時把西域人統稱為"胡人",民眾慕胡俗、施胡妝、著胡服、用胡器、進胡食、好胡樂、迷胡戲。一時間胡風流行朝野,彌漫天下。
隨著漢胡兩種文化越來越多的碰撞和交流,胡文化為漢文化帶來了特色鮮明的異域風情,唐代陶瓷器中出現了頗多與西方文明相關聯的造型。
思維活躍的工匠們根據波斯薩珊帝國的鳥首壺瓶與中國傳統陶瓷藝術相結合,創造出了鷹首壺的藝術造型,使得這種器皿在具有實用性的同時增加了觀賞性,恰到好處的利用中國文化符號展現出了唐代封建皇權的尊貴。
明燦華麗珠翠色,百態天物結伴來。三彩鷹首壺造型獨特,色彩明麗,紋飾吉祥,又是中西交流的產物,可謂三彩中的精品。
唐 三彩牛角形杯
唐 三彩貼花爐
局部
唐 三彩寶相花紋盤
三彩寶相花紋盤1979年在鞏義市北山口鄉鐵匠爐村采集,高1.5厘米,直徑19厘米。敞口,平卷唇,淺腹,平底,通體施白色透明釉,盤心陰刻寶相花及花葉,然後再在上面填以藍、黃二色釉。盤中央為一朵小的盛開六瓣的寶相花,外層布滿了六個均勻的花葉。花葉之間以紋飾連線。盤心花朵布局勻稱豐滿,對稱美觀、色彩明快、絢麗斑斕,是唐三彩盤中不可多得的藝術品。
唐 三彩寶相花洗
唐 天授二年
左:三彩人面鎮墓獸
右:三彩獅面鎮墓獸
唐 三彩天王俑
唐 三彩騎馬俑
唐 繪彩陶男裝女俑
唐 紅陶女俑
唐 官吏俑
唐 花釉蒜頭瓷壺
這件花釉蒜頭瓷壺高34.5厘米、口徑10厘米、底徑11.5厘米,蒜頭形花口、略縮短束頸、橢圓長鼓腹、下收為實足,頸部、肩下各有一道凸弦紋,肩部有一對半環系。 整體造型飽滿優美、渾實莊重,具有唐代的風韻。
瓷壺通體施黑釉,微微泛褐色,上飾不規則的月白釉彩斑,腹部近足處及足部露胎。
月白色的彩斑流淌於瓷壺的口部、頸部、腹部,自然隨意,有渾然天成之感。對比強烈的色彩,使得原本沈悶的黑壺變得明快生動、溫和浪漫了起來。
唐 花釉執罐
花釉瓷在唐代創燒,是中國北方陶瓷生產的一個重要成就。唐代花釉瓷,常被稱為「唐鈞」,也就是唐代的鈞瓷。因為唐代花釉瓷是最早的高溫窯變釉瓷,被認為開了鈞窯窯變的先河。
其工藝是在黑釉、黃釉等底釉上,采用刷、澆、畫、點、淋、灑等不同的技法,把別的釉料加施到底釉上。之後送入1250度以上的高溫焙燒,不同的釉料相互熔合、流動、浸漫,形成變化多端的彩斑。不同的釉料有不同的高溫膨脹系數和冷卻收縮系數,必須精確掌握復雜的調釉施釉工藝,才可能燒制出完美的花釉瓷。
唐 花釉花口瓷執壺
北宋鹹平元年 三彩舍利匣
1966年密縣法海寺塔基地宮出土,邊長28.5厘米,高46.5厘米。
這是一件存放佛舍利的器物。匣的基座按照磚石結構的疊澀須彌座制成,身為直口中空方形。四壁中部設假門,堆塑了天王和蹲著的獅子,采用貼花和刻花的手法,描繪出人物蓮花麒麟的形象。施褐、黃、綠三色低溫釉。
匣身和頂蓋內壁刻有「鹹平元年十一月三日」題記。
與唐三彩相比較,宋三彩畫面生動,填色規整。除黃、綠、白、褐四種主色之外,還多了艷紅、黑色等。整體效果上雖不及唐三彩那樣斑斕絢麗、鮮艷奪目,卻呈現出一種渾厚凝重、沈靜素雅的藝術風格。
其內壁刻的題記表明,這是一件北宋初年的三彩器;從其釉色效果來看,這正是一件唐三彩向宋三彩過渡時期的代表作品,在文物鑒定中具有較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北宋鹹平二年 三彩舍利塔
1966年密縣法海寺塔基地宮出土高98.5厘米,底邊長30.5厘米。
塔為方形七層密檐式,由基座、塔身、塔剎三部份組成,通體施紅、綠、白三彩釉。
基座為疊澀須彌座,塔上飾寶塔、伏鹿、仰蓮、寶蓮、麒麟、天王、麗仕等圖案。
一層四壁開門,門內有四尊坐佛。
側面
二層檐下置「鹹平二年四月廿八日記施主仇訓」匾額。
鹹平二年(公元999年)四月廿八日,一位姓仇的佛道信徒燒制了這件珍貴的舍利塔,並在上面虔誠地刻下時間和姓名。
從這件三彩舍利塔的出土情況、塔體造型和裝飾看,該塔承載著豐富的佛教文化內涵。在【浴佛功德經】中,舍利分為兩類:一是真身舍利,又稱身骨舍利,特指釋迦牟尼佛涅槃火化後的遺骨和結晶物;二是法身舍利,又稱法頌舍利,即佛所遺傳之教法、戒律,也用舍利代稱。而塔就是保存或埋葬「舍利」用的建築物。
這座三彩舍利塔集建築、雕塑、佛教裝飾多種藝術於一體。
宋 三彩荷葉童子枕
北宋 汝窯瓷片
北宋 窯具
北宋 汝窯天青釉折肩瓷瓶
1987年河南平頂山寶豐縣清涼寺出土
北宋 汝窯天青釉瓷盞托
1987年寶豐縣清涼寺出土
北宋 汝窯 天青釉瓷盤
1987年寶豐縣清涼寺出土
北宋 汝窯 天青釉筆洗
1987年寶豐縣清涼寺出土
局部
宋 白地黑花山水人物紋瓷枕
宋 白地黑花虎紋磁枕
宋 白地黑花荷鴨紋瓷枕
宋 白地黑花獅球紋瓷枕
宋 白地黑花小口瓷尊
宋 磁州窯白釉黑花「風花雪月」瓷瓶。
1972年鄭州市中原區出土
宋 白釉剔花牡丹紋瓷瓶
宋 當陽峪窯白釉剔花瓷缸
宋 青釉瓷尊
宋 青釉刻花瓷盒
宋 黃釉刻花瓷盆
宋 均窯玫瑰紫葵花瓷盤
宋 均窯天藍釉彩斑瓷盤
宋 均窯月白釉花瓣瓷碗
局部
宋 鈞窯月白釉荷葉瓷洗
宋代 鈞窯月白釉花口瓶
1963年河南禹縣黃莊窖藏出土
局部
宋 定窯白釉鏤雕八角獸首洗
局部
金代 鈞窯月白釉花瓣瓷碗
金代 當陽峪窯紅綠彩纏枝花卉紋罐
金代 黑釉凸線紋瓷罐
元 鈞窯天藍釉荷葉花口瓷瓶
這件天藍釉荷葉花口瓶為元代文物,是1976年汝州市紙坊鄉趙西村村民挖土時發現的,同出兩件,另一件現存汝州市博物館,是汝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兩件大小形狀相同,是人們應急時有意埋藏的窖藏瓷器,屬陳設器。
此瓶底徑22厘米、高64公尺、口徑22厘米,荷葉口,長頸,瓜楞形腹,腹底斜收,下有喇叭形圈足。通體施天藍釉,釉層勻凈,上有細小沙眼,密布開片。
花口瓶最早出現於唐代,流行於宋和金元時期,因瓶口頗似開放的花朵而得名。宋代景德鎮、磁州、耀州等窯均有燒制。各窯制品的不同點在於腹與足部的變化,景德鎮制品特點為長圓腹,圈足;磁州窯和耀州窯制品特點則為圓腹,喇叭形足。北方窯口生產的花口瓶,在北宋和金元時期的最大區別是在圈足,北宋圈足較矮,金元圈足較高,高度基本與瓶頸相當。從整體上看,元代鈞窯器積釉肥厚,渾濁失透,多棕眼,釉泡,光澤較差,不如北宋和金代的鈞窯瓷器細潤,但也偶有精品出現。汝州市紙坊鄉趙西村出土的這兩件元代鈞窯天藍釉荷葉口瓶,造型別致,施釉勻凈,形體高大,是元代河南出土鈞窯瓷器的精品,代表著元代河南鈞窯瓷器的較高成就,同時也是目前河南出土的金元鈞窯瓷器中體形最大的兩件。
元代 白釉褐彩龍紋玉壺春瓷瓶
明代 一束蓮青花盤
明 青花雲龍紋玉壺春瓶
1958年滎陽市賈峪鎮周惠王墓出土。口徑10厘米,高40厘米 。
局部
局部
明萬歷 青花梵文蓮瓣洗
青花梵文蓮瓣洗高5.5厘米,口徑19厘米,足徑11.8厘米。這件青花洗由雙層蓮瓣塑成,每層十六瓣,內瓣下凹,外瓣凸起。圈足底,上飾弦紋,底足上雙圈弦紋內有「大明萬歷年制」六字楷書款。
局部
清 鬥彩雲龍紋蓋罐
局部
局部
局部
清雍正 青花蝙蝠紋瓷盤
清乾隆 黃釉藍彩九桃紋瓷盤
清乾隆 黃釉綠彩花卉紋瓷盤
清乾隆 鬥彩蝙蝠紋瓷蓋碗
清乾隆 青花錦紋雙耳蓋豆
清光緒 鬥彩暗八仙花卉紋瓷碗
清光緒款 黃釉粉彩雲龍紋瓷豆
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形似高足盤,多為陶質,也有用木、竹、青銅制的。
此豆高28.2厘米,口徑16.3厘米,底徑15.5厘米,豆蓋呈半圓球形,上有一圓扭,豆盤較淺,豆柄較粗中空,座呈覆碗狀。內外施黃釉,外繪粉彩雲龍紋,口部上下有對稱回紋,足內刻六字楷款「大清光緒年制」。該豆制作精細,紋飾繁縛(音同入),所配色彩艷麗,布局合理,為光緒官窯器中的精品。
清光緒款 粉彩雲蝠紋瓷盤
此盤高7.8厘米,口徑57厘米。敞口、淺腹、底部有矮圈足,盤體內外施白釉,盤內用朱紅色彩繪出近百只飛舞在雲間的蝙蝠。雲朵用深色勾邊,紫、黃、綠、藍四色填充,由四周向中部逐漸渲染,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盤底有「大清光緒年制」六字楷款,是清光緒年間景德鎮官窯作品。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蝙蝠象征福氣,雲彩代表天空。「雲蝠」乃諧音「幸福」,又結合吉語「祥雲福至」,紅色的蝙蝠飛舞在天空,寓意著「洪福齊天」。吉樣如意是中國人由來已久的期盼和希望,也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表現。到明清時期,這種文化現象達到了極致,尤其表現在瓷器裝飾的紋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