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四川省內江市人。原名正權,後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裏港人,齋名大風堂。中國近現代國畫家,張大千的創作達「包眾體之長,兼南北二宗之富麗」,集文人畫、作家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體。其畫風先後曾經數度改變,在早、中年時期主要以臨古仿古居多,花費了一生大部的時間和心力,從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他們的作品,從臨摹到仿作,進而至於偽作。晚年歷經探索,在繼承唐代王洽的潑墨畫法的基礎上,於57歲時自創潑墨潑彩畫法。這種揉入西歐繪畫的色光關系而發展出來的山水畫筆墨技法,其變化卻始終保持中國畫的傳統特色,而創造出一種半抽象墨彩交輝的意境。
著名藝術史學家、書畫鑒評專家傅申曾說:「張大千集傳統大成的精品,固然代表其前半生的成就,但是站在歷史宏觀的角度,只有他潑墨潑彩的力作,最能代表他前無古人的歷史地位。」潑墨潑彩,不僅是張大千繼其集傳統大成之後走向個人創新巔峰的畫風,也是他去國十余年後,成功地將中國畫中潑墨大寫意風格結合當年世界抽象繪畫潮流,創造出法古變今、走向世界畫壇的偉大成就,更是傳統與創新中國畫的主要分水嶺!
尺寸: 43.5公分x 92公分。約4.4寸
本畫以不透明的石青、石綠作為潑彩畫的主色,畫面整體色感在艷麗中顯出沈穩。這種彩色效果及方法,都有傳統畫法為基礎,過去傳統畫上,在大苔點或米點上,早已有罩以石青、石綠點的方法,在墨黑之上更加突顯出石青、石綠色彩的鮮艷程度,但只是施用於小面積上。而大千在敦煌期間,臨摹重彩的敦煌壁畫,大量使用繽紛豐富的彩色。已經對各種顏料,尤其是石青、石綠等礦物性不透明色彩的效能和效果,都已全然在他的掌握之中。由遠處不同角度觀看,再細加經營,審度再三,才用傳統的筆法在適當位置略加皴法,再點綴人物、屋宇、舟楫。於是從混沌中開辟一片山川出來,為此他又增添一方閑章「辟混沌手」,符合並滿足他說「藝術家是上帝」的觀點。
由於每一次潑墨流動的效果絕不會重復相同,因此每一次都是新的創造經驗,畫面、章法也絕不會有雷同,此與西方自動性技法相通。大千處理畫面的方式和他對完成度的要求,端賴他長年養成的傳統山水素養,以及他對真山水的閱歷,二者相互醞釀而成,仍在中國傳統藝術的範圍之內。如暮光,如白霧,於淺赭淡墨松峰之處,營造雲靄輕如煙、淡似霧之象,連綿群山,若隱若現,山體沈郁厚重,峰巒雲嵐遊移,外加畫家經營位置之著意點睛,此幀氣勢奔放雄渾、色彩光艷照人的潑彩山水是而大成。它延續著畫家擷取西方抽象主義精髓的創作路線,畫面上與傳統山水的聯系僅透過邊角處率筆而成的樹石來體現。大千直造古人不到處的「辟混沌手」於此幅中可見一斑,實為其潑彩捭闔之巨作也!
尺寸: 43.5公分x 92公分。約4.4寸
1954年,張大千繼暫居印度、阿根廷後舉家定居巴西,在聖保羅市郊摩詰鎮開拓八德園,收羅玲瓏怪石、奇花異草。上世紀五十、六十年代乃張大千創立並行展潑墨潑彩畫風的重要時期,對大千而言,無論地理環境還是人文環境均為全新,追求變法成為順應時勢的必然趨向。且張大千目疾之後,對線條的控制顯得難以從心所欲。此時開始,大千頻頻使用大潑墨寫意山水技法,更於六十年代在潑墨基礎上發展出潑墨潑彩相結合的新面貌,愈來愈臻於完善。張大千1982年作【桃源圖】、1965年作【瑞士雪山】分別以逾2.27億元、1.64億元在該年創下天價成交。事實上,早在2010年張大千即憑借1968年所作【愛痕湖】,邁進藝術市場億元俱樂部,可見藏家對張大千潑墨潑彩巨作的高度青睞。張大千在青綠山水藝術上的創新,卻是大家一致公認的。
研讀中國山水畫史,我們知道中國山水畫徹底從人物畫中獨立成科,是從青綠開始的。可以說,青綠藝術的完善,最終完善了中國山水畫的藝術主體性,同時創造了山水畫藝術的第一次高峰。從展子虔經李思訓、李昭道到王希孟、趙伯駒,前後綿延500余年,形成了中國山水畫的極盛時期。應該說,青綠山水和淺絳山水平分秋色,共享了中國古典繪畫黃金時代的榮光。與此同時,文人畫家逐漸主導了畫家隊伍,由於文人群體強大的集團力量,從而形成了文人群體特有的審美系統。在這個系統裏,「水墨為尚」,青綠之美受到排擠而逐漸邊緣化。可以說青綠山水的復興,明代有仇英,近代唯大千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