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邀君覽古圖,聊贈一枝春

2024-03-02國風

精彩搶先看

時有「淡墨探花」之目的王文治行書【劉基詩冊】,筆精墨妙,勁秀天成,得董其昌神髓,為文物公司舊藏。

Lot 106

王文治 (1730-1802) 行書劉基詩冊

(十二開二十四頁) 水墨紙本

28×36 cm.×12

估價:RMB 250,000-350,000

說明: 文物公司舊藏。

#圖文萬粉激勵計劃#王文治,字禹卿,號夢樓,室名柿葉山房,江蘇鎮江人。乾隆二十五年探花,官翰林,出任雲南姚安府知府。曾掌教杭州崇文書院。工書法,與翁方綱、劉墉、梁同書並稱「翁劉梁王」四大家。

羅聘為「揚州畫派」中最有影響力的梅畫代表人物,所作【書畫雙挖】梅花一幀,花瓣或以墨染,或以線條雙勾,呈黑白二色的梅交相輝映,稱「雙色梅花」。另一幀為海南四大才子之張嶽崧所作書法,張氏乃四才子「四絕」中的「書絕」,且是海南(今海南省定安縣)在科舉時代唯一的探花。

Lot 107

羅 聘 (1733-1799) 張嶽崧 (1773-1842) 書畫雙挖

立軸 水墨箋本

15×46 cm.×2

估價:RMB 50,000-100,000

羅聘(1733-1799),號兩峰、兩峰道人、金牛山人、花之寺僧、蓼洲漁父、衣雲和尚、竹叟,安徽歙縣人,僑居江蘇揚州,金農入室弟子,終生布衣。工詩,善篆刻,亦入上乘。擅畫人物、佛像、花果、梅竹、山水,所作筆情古逸,思致淵雅,自成風格,畫肖像細筆與顫筆並用,質樸而富有韻味,具成一格。所作佛像奇而不詭,畫鬼則鬼貌獨絕。好遊歷,為「揚州八怪」之一。

張嶽崧(1773-1842),字子駿,又字翰山、澥山,號覺庵、指山。廣東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人。海南(今海南省定安縣)在科舉時代唯一的探花,官至湖北布政使(從二品)。革除各種陋規,四次受到皇帝召見,倡導並協助林則徐禁煙。主持編纂【瓊州府誌】,擅長書畫,是清代知名的書畫家,與丘浚、海瑞、王佐並譽為海南四大才子,是海南讀絕(丘浚)、忠絕(海瑞)、吟絕(王佐)、書絕(張嶽崧)「四絕」中的「書絕」。

「清畫家聞人多在乾隆前,自道光後卓然名家者,唯湯貽汾、戴熙二人」。「湯戴」所作【信劄冊】收湯貽汾贈同僚符葆森劄,贈幕僚張淡劄,戴熙贈友人金傳聲劄等等,傳達出自我心靈的情感意緒,具書法原生態的明心見性。

Lot 108

湯貽汾 (1778-1853) 戴 熙 (1801-1860) 信劄冊

冊頁 水墨紙本

尺寸不一

估價:RMB 100,000-200,000

說明:

1. 湯貽汾劄中「南樵」為符葆森(1805-1854),字南樵,江都人。鹹豐元年(1851)舉人。工詩詞,嘗以一人之力,費十余載,輯乾隆、嘉慶、道光三朝詩為【國朝正雅集】一百卷。湯貽汾、屠倬曾為之繪【草堂感舊圖】。

2. 張春水為張淡,字耕雲,一字新之,號春水。吳江之震澤人。嗜畫,所作山水古峭幽逸。初遊杭州,馬履泰、屠倬鹹與訂交,後入湯貽汾幕,晚年客上海,以硯田自給。

3. 戴熙劄致金蘭坡,即金傳聲(1813-1866),字蘭坡,秀水人。清金石學家。篤學嗜古,好收藏,擅鑒賞。足跡半天下,手拓金石文字,不下千紙。他與戴熙交往密切,1850年,戴熙蟄居鄉間時,金蘭坡攜來石谷冊十二幀,戴熙品味良久,背臨十幀,每幅都錄王翚原跋,又附自跋談對筆墨的見解。

綾本書法大致盛行於明代中晚期至康乾年間,清中期後,綾本書法幾乎絕跡。在綾本上創作的多為名賢鴻儒,高官貴胄,故綾本書法少且精,十分珍貴。我們籌備了14件綾本書法,查士標、查昇、張英、陳奕禧、陳鵬年、勵杜訥、程夢元、程芳朝、尹繼善、王爾烈、趙鶴、胡會恩、龔鼎孳、李燦箕以及果親王【繪十八尊者並題冊】,這些作品不僅體現出書法由明至清的沿革,更體現了「管領風騷」的時代特征,誠為大觀。

Lot 112

查士標 (1615-1698) 行書七言詩軸

立軸 水墨綾本

163.2×44.1 cm.

估價:RMB 150,000-250,000

查士標(1615-1698)字二瞻,號梅壑,懶老,安徽休寧人,後流寓揚州、鎮江、南京。善書畫、工詩文、精鑒賞,是新安畫派傑出代表,「新安四家」之一。

Lot 111

趙 鶴 (清) 草書五言詩軸

立軸 水墨綾本

1809年作

194×39.7 cm.

趙鶴,清,字鳴臯,號白山,山西榆次人,諸生。性孤高,嗜金石文字,善草書,畫蘭竹亦以草書法行之。年既耄猶作書。乾隆皇帝在千叟宴誇趙鶴書法「是龜蛇體宜乎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