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聊那个广告小品么?
我一向是不反对广告植入的,我觉得广告植入做的好的话,观众多少也能体谅,甚至技巧上用点心,反而能成为很好的灵感来源。
假设当年陈佩斯的【吃面桥】,碗上印一个西贝莜面村,那依然是好小品。
但既然是植入,呈现的技巧上,多少要有个讲究吧。
太硬给,就喧宾夺主了。
一开场,说实话,我就看的就有点懵。
各位大佬可以数一数,光这开场一幕,打了多少广告?
那个洗地机,不知道是哪一家的,看样子有点像是戴森被魔改了。
那个手机,那个手机你敢再明显一点么,给了多少镜头?
那个小红书抱枕,真的好红。
远远的右上角还有古井贡。
可能觉得古今贡放的有点远了,后面又来了一个生硬的补齐,那袋子拎的敢在板正一点么?
这种用力过猛的劲头,只有刘谦广告魔术后面那个表情丰富,吸了全程都没吸完一瓶AD钙奶的老姐,才能比一比了。
有一说一,有广告商,很正常。
第一届春晚,没赞助商,桌上放的北冰洋都是央视自己去买的。
后面好不容易找了广告商,是一个表厂,就提供了3000块手表,央视还要自己去黑市上卖了换钱。
穷怕了。
但这穷怕了,真的好久好久好久之前了。
这些年春晚和商业一直都绑定的很紧,不说别的,腾讯通过春晚红包打了支付宝一个措手不及,我看都已经出现在国外商学院的教材上了。
既然和商业是老熟人了,那不至于还那么青涩吧。
品牌与剧情突兀,而不是融洽,观众不是傻子,都看得出来。
画面植入就植入吧,反正道具或者背景上贴logo都已经是常态了,以前看电影的时候也没少看。
想要融入剧情就融入吧,我记得去年也是过年的时候,【狂飙】里面AD钙奶那种露出就很自然,甚至很有意思(这后面宗庆后说不是植入广告,但效果是一样的)。
而这个广告小品,怎么说呢,就生怕甲方不满意一样。
直接,真的直接就念出来了……
不懂生活,你就多看看书吧。 看啥书啊? 小红书,你的生活指南。 我的生活指南干啥啊媳妇儿,我的生活指你。
啊……
救命啊……
我如果是小红书老板,在家里看到这呈现模式,我羞得肯定往桌子下面钻,然后立马怀疑这是对家花钱抹黑自己。
首先,这小品的话题本身争议就不小。
父母对子女的双标。
老婆对老公的双标。
对家人和对外人的双标。
其中任何一个拎出来,都可能会爆。
其次,植入的时机不好。
覆盖面这么广的双标,后续解构的好,那算是对社会现象的一个很好鞭挞,还有点上个世纪90年代春晚小品巅峰时期的余晖。
但踩着边界跳舞的时候,还没有进行结构的时候,就着急忙慌的植入广告,那广告商心是有多大啊。
最后,小红书植入的定位不好。
蒋诗萌在人设最不讨巧的时刻,在还没有完成转变升华的时候,用小红书来教育人。
小红书被当工具来教育人……
小红书教育人……
小红书花钱买了位子来让自己教育人,怎么侦测都感受不到多少大脑运动的迹象。
最最最后,植入的小品有其他内容和小红书业务是冲突的。
剧情很快就调侃了两句直播带货的。
你看的是主播,我看的是家人。
这本身也是可以很好引申出去的社会现象,毕竟这些年直播带货乱象也不少。
问题是,去年,小红书也在用力推直播带货啊。
又是完成组建一级部门,又是完善工具支持,又是调整电商路径。
8月的时候,不是还高调的宣布,买手时代到来了么。
不是好不容易把董洁和章小蕙的带货砸出圈了么。
结果又来自己调侃自己,真的,很不理解。
莫非这是小红书追求的更高级别的一种幽默?
做些不恰当的类比就是,飞猪或者去哪儿,植入了,然后小品讲了大数据杀熟。
腾讯或者网易,植入了,然后小品讲了游戏充值问题。
就……
花钱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