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综艺

阿尔茨海默病照护的艰难与抉择 【圆桌派】窦文涛

2024-09-04综艺

近期【圆桌派】的一期节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持人窦文涛、许子东、李菁与胡泳教授,共同探讨了阿尔茨海默病照护的这一严肃话题。胡泳教授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故事与个人见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桌派】的这期节目,倾听胡泳教授与其他嘉宾的精彩对话,了解他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照护的见解和看法,共同关注这一日益严峻的健康问题。

胡泳教授

我开始想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但是被老太太给否决掉了。那个时候她是轻度阿尔茨海默病,她还有意识,她知道你要干什么。包括我带她去养老院,整个这程她是很清楚的,在里面跟院长聊天,跟那里的主治医生聊天,跟护理人员聊天,甚至在那个地方吃了他们的饭,感受一下他们的伙食。

经过这些以后,母亲说我不去养老院,那时候我也没什么办法,我也不可能拖着她去养老院。所以那时候可以说是她主宰了不去养老院的决定。前面我等于尊重她的意见,其实她现在发展到这种地步,我是可以把她送去的,因为她没有那么大的意志了。这个时候是我自己不想把她送去的,我难以想象把她放在一个陌生的床上,周围全是陌生的人。

如果我将来要沦为被照顾的人,我自己很大的体会是你就要让自己心甘情愿被照护。不要啰哩啰嗦的说你还可以干这个干那个,我不愿意麻烦你,这个事情会给照护者增加更多负担。你就老实承认说人生到了这个阶段,我是肉体不行了,精神也不行了,我也没有能力独自生活了,那我就老老实实的,要么我就到养老院接受专业护工的照护,要么我孩子有能力照顾我,那我就接受我孩子的照护。但你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想好,比如说你该留的遗嘱都要留,如果世界上你还有些东西需要跟他交代的,你都提早交代,把它交代完,你就等着被照护吧。

每一个家庭的照护的方案,都是这个家庭最好的方案。每个人最后做的决定都是符合当下的,比如说我的经济能力,我是不是多子女,孩子的身体状况,他能够找到护工的这种情况,他负担的起养老院的情况,他一定是个综合的考量说这家采取这个方案就是这家最好的方案,外人是说不上来的。照护方式是一个完全多样化的东西,大家都会去寻找这个平衡,他能找到的就是最好的平衡。

窦文涛

都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但是这个人生有时候,真能到了山穷水尽处。我觉得一个好的保姆太伟大了,太重要了,但找到合适的太难了。而且有些情况,老人他是不能接受护工的,他有暴力倾向,可能会打走七八个。有的老人最后就必须是儿子女儿,只能接受跟家人在一起,外人他不接受。

许子东:

阿尔茨海默病不单单是一个养老的问题,它主要还是个病。其实现在很多人怕的是病重不死,这个太折磨了,而且折磨的不光是自己,还是他最重要的亲人。

李菁:

现在90%还是居家养老,先不说这个好的疗养院得花多少钱,就是有没有那么多床位都不一定。其次我认为也是没做好这个准备,因为我看过一个数字说,人过了85岁之后的照护比例是50%,也就是说如果夫妻两人同时超过85岁,那么肯定是一个人要照顾另一个人。

家属群对照护的看法

在家属群的讨论中,我们不难看到他们在面对阿尔茨海默患者照护时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在选择照护方式时的纠结。以下是家属们的讨论内容:

  • 请保姆加上自己照顾真的不如去一个好的养老机构,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我曾经一个人照顾我妈妈两个多月,二十四小时面对她是有一定效果,但我自己付出了自己的健康,真的是受不了。
  • 护理好亲人一定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作为代价,那会让自己力不从心,引来更多的痛苦。
  • 刚刚全职照顾妈妈三个月,几乎每天都在崩溃与自愈中切换。
  • 我送妈妈去养老院试住过一个星期就接回来了,一来费用不低,二来是因为一对多的照护形式,照顾不过来。她属于身体状况挺好,但因为阿尔茨海默病也不会求助,所以不合适。
  • 在【圆桌派】的这期节目中,我们随着胡泳教授及其他嘉宾的深刻探讨,不仅加深了对阿尔茨海默病照护复杂性的认识,更深刻体会到了每一位照护者背后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无尽的牺牲。从胡泳教授的个人经历到家属群的深情诉说,每一句话都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阿尔茨海默病照护路上的艰辛与挑战。

    我们意识到,无论是选择何种照护方式,其背后的困难与压力都是难以言喻的。它不仅仅是对患者身体的照顾,更是对心理、情感乃至生活方式的全面考验。照护者需要面对的是无休止的耐心考验、精神压力,以及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保持的坚定与希望。

    因此,让我们不仅仅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本身,更要关注那些默默付出、勇敢担当的照护者们。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解与同情,更是社会的支持与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庭营造一个更加温暖、包容的社会环境,让爱与责任的光芒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您如果觉得有用,别忘了将文章【转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把健康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