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综艺

跨界大戏独战春晚:浅谈我们失去的专业精神。

2024-02-18综艺

当2024年春晚的曲调在我们的耳畔响起,许多人都不禁被舞台上忽明忽暗的庞大阵容所震撼。 演员、歌手、模特,也有那些从综艺节目中走出来的新人,他们都在这个全国放眼望去的舞台上展现风采。然而,在所有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群中,仿佛有一个词脱颖而出,那就是 「跨界」。



近日,著名编剧汪海林在一个访问中提到,「 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做」 。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在当今社会给予了我们深度思考的可能性,不仅因为它直击现实,更因为它挑战了社会规则,让我们对所谓的「专业」发问。



一直以来,大众观众对表演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演员还是歌手,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走红,因此人们对演员跨界到导演,歌手跃入大银幕,乃至模特试图混入演艺圈等现象视而不见。 这看上去,显然已经不再是汪海林口中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反而像是做了一个「全能手段」。



然而,春晚的舞台上跨界现象更加明显, 【鼓舞龙腾】的绝大数表演者皆非专业歌手,甚至在歌曲唱到高潮时,大部分担当重任的演员令人称奇。 难道演艺圈的舞台真的可以成为「百事达」吗?



相比之下,专业歌手则显得有些尴尬。 他们在春晚这个大舞台上更多的是作为陪衬,他们的歌曲虽然催人落泪,但却很少有机会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热情与才华。 他们只有在这个舞台上少数的时间才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才华,而观众更多的是对那些不是专业歌手的人感兴趣。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原本在春晚舞台上只应该是配角的演员,却通过跨界演唱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黄渤与任素汐的跨界演唱,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展示了跨界的可能性,让人们看到了跨界相得益彰的美妙。



顺带一提的是,在这个「跨界当道」的社会,我 们需要更加宽容的视野,接纳学识的深度,欢迎异质性的冲击。 同时,我们也需要回到原点,专业的坚守,也是我们找寻自我的关键。



当我们转念一想,跨界并非易事,当初为何选择跨界?也许就像那句经典的话:「 先做好一个角色,然后才能成为主角 。」这是任何时代都至关重要的原则。



回顾整个跨界热潮,我们才发现,这也许正是我们在寻找自身定位的过程,是我们在构建新的社会形态的起点。所以, 当我们再次提起「跨界」这个词的时候,可能我们最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跨越界限,而是我们该怎样在扩大自身领域的同时,找回我们最初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