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的【我家那闺女】里,40+的柳岩谈到了自己的困境,谈到了自己在面对生死、面对原生家庭时的无可奈何,我们才恍然发现,表面看似坚强乐观的柳岩,内心其实也有着深深的伤痕。
01 没有了求生的欲望
柳岩讲到,现在40+独立单身的自己,财务自由、工作顺利,基本上没什么缺憾了,算是很多人羡慕的一种状态。
可也是因为无欲无求,柳岩说如果自己现在突然倒下,都没有了那种挣扎求生的意志,觉得就这样走了也可以了。
之后柳岩也说,所以她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到了中年都会那么想要一个孩子,因为这个孩子会成为你生活下去的动力,否则你就真的了无牵挂,一切就那么顺其自然了。
可能不少人会说,柳岩不是还有家人,还有自己的妈妈吗?怎么可能会毫无牵挂了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柳岩接下来的的两大困境了。
02 辜负了父亲的信任
父亲曾给柳岩写过一封信,信的内容大致是对柳岩妈妈的一些抱怨和无奈,因为那个时候柳岩爸爸在外地的盐厂上班,儿子读完中专后,柳岩妈妈就让他留在身边工作,没让儿子出去闯一闯,有点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其实爸爸需要的只是一个发泄的出口、一个可以倾听他说话的对象,他把这份信任给了柳岩,但柳岩辜负了父亲的信任。
柳岩没有选择理解或认同,而是采用说教式的方式,叮嘱父亲要懂得体谅妈妈的辛苦,妈妈也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
柳岩给父亲回完这封信之后,父亲就再也没有给她写过信了,因为父亲尝试向女儿敞开的心扉,被女儿狠狠地关上了。
03 父亲的很快去世
有一次柳岩带着全家老小去迪拜旅行,父亲远远地一个人落在了后面,柳岩就走过去问父亲怎么了。
父亲再一次跟柳岩说出了心里话,这也是继几年前那封信之后,父亲第二次把心门向柳岩打开。
父亲说自己这辈子没能挣到什么大钱,给不了家人很好的待遇,也没办法像女儿这样,带着大家到处旅行。
如今柳岩挣了钱让全家享福,也算是完成了父亲的心愿,父亲觉得自己没为这个家贡献过很多,自然也不配等到女儿这么好的对待。
其实这番话应该是承接了几年前那封信的内容,因为柳岩当初的不理解和说教,让父亲一度坚定地认为,自己没资格抱怨这个家的不是,没资格对家人指指点点,而这一个事情,也成了柳岩心中永久的痛。
迪拜旅行完回来,父亲很快就被检查出了癌症,而且还是胃癌晚期,前前后后才5个月父亲就匆忙离世了;而深埋在父亲内心的心结,等待着柳岩慢慢去解开的那个心结,再也没机会给到柳岩了。
柳岩在跟范湉湉说到这个事的时候,几度哽咽到都快说不出话了,观察室的其他两个妈妈也看得非常动容,纷纷落下了眼泪。
04 唯一值得牵挂的人走了
父亲的离去,给柳岩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也是不可弥补的。
听完柳岩的这段故事,估计更多人能够体会到那句话——「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一辈子的潮湿」,所承重的伤痛和遗憾。
父亲默默付出了一辈子,默默隐忍了一辈子,柳岩像父亲一样,也为这个家族的所有成员,付出了自己的大半生。
作为家里的一座大山,父亲把唯一诉苦的对象给了柳岩,也正如同柳岩扛下了养家的重担后,唯一的诉苦对象也只有父亲了。
父亲在世的时候,柳岩觉得这个世上还有唯一一个值得牵挂的人,唯一一个很懂自己、很爱自己的人,而父亲没了,柳岩所要面对的人生,就是其他家族成员的索取了,当然也包括妈妈。
正如柳岩所说,她这一辈子为之奋斗拼搏的意义,就是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而如今大家都过上了更好的日子,父亲却享受不到这个福分了。
因此,哪怕在其他人眼里,柳岩把这个家族照顾得很好,妈妈也过得很顺心顺意,看似非常圆满的一个结果,只有柳岩心里还有一块缺憾,就像一个原本应该完整的圆,因为爸爸的缺席,永远地失去了成为一个完整的圆的可能,而这个缺憾,也是柳岩会心挂一辈子,直至带进土里的。
最后的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自己的父母都还健在,有空的时候就多和他们联系联系吧,其实也不用说啥,就随便唠几句家常,或分享一两件小事,对父母来说,就是最大的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