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台海

历史钩沉:蒋介石逃往台湾始末

2024-10-06台海

自进入1949年,国民党是流年不利,无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都遭到严重失败,特别是军事,更是不堪回首。自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国民党军队的精华损失殆尽,已无法阻挡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

4月21日,解放军强渡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江南。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首脑机关南逃广州。5月27日,上海解放,国民党顿失经济重心。然而,出浙江,进福建,占湖广,人民解放军锋芒所及,国民党军队或被歼,或溃散。不出数日,江南已悉数落入人民解放军之手。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从幕后走到台前,成立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作为非常时期处置一切的最高权力机关,蒋介石以国民党总裁兼任非常委员会主席,重新恢复了一人独裁。面对人民解放军的凌厉攻势,蒋介石决定仿效八年抗战的作法,以大西南作为他在大陆的最后基地,积蓄力量,伺机反攻。

入秋以后,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内,蒋介石却两次从重庆来到成都,引起国人关注。1949年8月24日,蒋介石带领蒋经国飞到重庆一下飞机,蒋介石就发表讲话称:「所望我全川同胞,完成民族革命而努力」。在重庆召开军事会议,布置西南防务。蒋介石命令胡宗南所部14万余人倚仗秦岭山脉为第一道防线,倚仗白龙江,米仓山、大巴山构成第二道防线,企图以此阻挡解放军从北面入川。在川东方面,命令宋希濂部两个兵团置于鄂西北,与驻守巫山、奉节的孙元良兵团构成一道防线,扼守川东大门。又以桂系部队10多万人保守滇黔后方,云南的卢汉、李弥控制昆明等战略要地,保持通向国外的通道。在川南,蒋介石命令何绍周的第十九兵团分散在湘黔公路两侧,保卫四川南大门。

9月12日,蒋介石飞抵成都凤凰山机场,开始了他自抗战胜利之后的第一次成都之行。此行在成都住了五天。蒋介石似乎是一天当做一年用,整日忙于接见川中各方面人物,宣讲自己坚守西南的决心和信心。9月14日对成都军校学生进行了检阅,几千名军校师生集合在大操场上接受蒋介石检阅。由于检阅中发生意外,40分钟便早早结束。但在蒋介石看来整个成都之行,达到了预期目的。因此,当9月17日蒋介石离开成都前往重庆时,他是满怀信心和喜悦登上飞机的。

但事与愿违,蒋介石的任何努力已不可能挽救国民党覆灭的命运。进入11月,人民解放军杨勇兵团四个军从湘西芷口沿川黔公路西进;13日解放贵阳,防守贵州的何绍周兵团残部被迫退入云南。同时,陈锡朕兵团也由湘鄂西沿川鄂、川湘公路进军四川。防守川东门户的宋希濂部连丢建始、恩施,退守彭水,企图依托乌口顽抗。

军事形势的急剧变化,迫使蒋介石于11月14日再次飞到重庆,亲自部署重庆防御,但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蒋介石的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没过几天,解放大军的隆隆炮声就响彻了嘉陵江畔,坐镇重庆的蒋介石感到处境不妙,已有火烧屁股的感觉。便于11月30日天不亮就率领顾祝同、钱大钧等爬上飞机逃往成都。他的飞机刚起飞半小时,解放军就挺进了重庆市区。蒋介石事后得知这一情况,心头一震:好险,差点成为共产党的俘虏。

蒋介石一行风尘仆仆,第二次莅临成都,又住进了北较场黄埔军校内的黄埔楼。比起9月份第一次来时,此时蒋介石的心境又大不一样。上次是想把成都建为反共复国的重要基地,因此上上下下打点,方方面面照顾,以安抚人心,稳定局面。

11月30日再次来成都,这次已带有明显的亡命色彩。在他逃来成都的第三天,12月2日亲自召集了有党政军各方面负责干部参加的军事会议,研究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按蒋介石本来的设想,国民党在大西南地区的战略部署应该有三步棋:上策是争取固守大西南,以图重温抗战时的美梦,但随着贵阳、重庆的相继丢失,这一步已落空了;中策是固守川西北和西昌一隅,以待国际形势的变化,再图反攻,东山再起;下策是退守台湾。12月2日的军事会议,主要就是围绕中策来做文章,进行军事部署,策划"川西大会战",力争让胡宗南部在成都附近打一个漂亮仗,迟滞一下解放大军南北两线的夹击包围之势,再从容转向西昌,给国民党最后的逃亡留下一个光荣的尾巴。

但是,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军事压力不给蒋介石任何喘息之机。重庆解放后,刘伯承亲率陈锡联第三兵团、杨勇第五兵团继续西进,连克简阳、仁寿、乐山、彭山、大邑等地,切断了国民党的南逃之路。同时,贺龙率周士第第十八兵团由川北南下,连克广元、剑阁、绵阳,逼近成都。反观国民党军已军无斗志,溃不成军,四散奔逃,各寻出路,蒋介石要依靠他们来进行川西会战,只能是一厢情愿。

当天,他就召集张群、刘文辉、邓锡侯、王陵基、王璜绪等人谈话,在讲话中,蒋尽力掩饰从重庆溃逃及川东惨败的真象,把它说成是有计划的战略转移,并吹嘘在川西会战的有利条件,把希望寄托在胡宗南集团身上,要求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人与胡宗南合作,并向刘、邓、潘、询问对川西决战的意见。但刘文辉等三人深知这是蒋介石拉拢人心的一贯做法。在此全国解放日益逼近的时候,国民党的失败已是不可避免,他们当然不愿作蒋介石的殉葬品,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产生了脱离国民党阵营,加人人民阵营的打算,因此对蒋介石的拉拢和垂询一概虚予应付,暗地里却加紧起义的准备。而就在这时,人民解放军的南北压迫日益向成都逼近,这使得蒋介石整天六神无主,坐立不安,每天对着军事地图发呆,他知道,事已不可为。

对蒋介石来说,最头痛的是不断传来各地国民党军政人员通电起义的消息。面对这众叛亲离的局面,蒋介石最关注的是在自己周围的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卢汉等人的动向,因为刘、邓、潘既对四川地方有号召力,他们的部队又散布在成都及其周围,尤其是刘文辉,掌握了以成都逃往滇西的必要之地﹣﹣西康,一旦他们发难,蒋介石的退路将全部被切断。在这种的情况下,蒋介石有了身居虎穴狼窝的感觉,而种种迹象表明,刘、邓、潘、卢正蠢蠢欲动。蒋介石知道,他们的背叛只是迟早而已。

云南,是国民党逃往国外的必经之地,昆明是由蓉飞台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因此蒋介石派了张群去昆明,要他汇同其嫡系李弥第八军、余程万第二十二军一起挟制卢汉,但12月9日,张群却从昆明打来了一个不祥的电话。这一切使蒋介石感到危险正在逼近自己……局势的迅速恶化,强化了蒋介石早日离开成都的决心。12月9日,卢汉、刘文辉、邓锡侯等分別宣布起义。解放軍尚未兵临城下,蒋介石在成都就已无法立足,12月10日,即慌慌张张地飞离成都,到达台北。

二战时的蒋介石和美军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