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台海

台媒:台湾经济应突破科技独强格局

2024-09-01台海

近年来,台积电「被迫」到美、日、德投资,引发不少忧虑,加上台积电外国董事已经过半,更让部分台湾人忧心忡忡,担心台积电迟早变成「美积电」,台湾产业将重蹈日本覆辙,被美国「掏空」。曾在业界叱咤风云的西陵电子董事长吴思锺,近日亦为文表达这种观点而引人瞩目。

这种担忧并非无理,但换个角度思考,半导体业的对外投资,并非全然是「零和赛局」─到国外投资并不等同外国优势提升、台湾优势弱化,必须同时思考产业和地缘政治,才能得到最佳选择。

从产业观点来看,像台积电这样、市值高居全球前十的制造业巨擘,在境外生产的比重如此之低,恐怕是绝无仅有。在台湾战争风险日益升高、土地和水电供给困难的状况下,无论从台积电本身分散风险的角度,或是全球下游业者获得更低风险的供应来看,台积电到海外投资都属于势在必行。而在地缘政治上,先进国家高科技和高端武器的先进晶片都仰赖台积电之下,不可能让它长期只在台湾生产─缺乏强有力筹码的台湾,断然无法承受超强的国际压力。

因此,选择接受他国巨额补贴和高度配合,比起被下最后通牒外移,当然是较佳的选择。况且,国际半导体业竞争激烈,到境外投资也是提早就近卡位,可以更好掌握急速成长的当地市场,生产成本较高可能也是必要之恶,但可从其他效益平衡。何况,在台湾的生产比重,还是高达八成以上,最先进的研发和技术也在台湾,能维持台湾竞争力不坠。所以,必须保持警戒,但没必要过度担心。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半导体产业,台湾可以保持多久的优势的确难以预测,特别是在研发人才、工作环境、生产成本等竞争条件正快速恶化。因此,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其他的「护国神山」,来确保台湾经济能持续发展。

不过,在长期的显著成长下,台湾经济已经高度发展─在国际货币基金(IMF)推估、经购买力(PPP)调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台湾今年高居全球第12位,领先日本、韩国,甚至荷兰、德国、澳洲等先进国。在这种情况下,台湾下一步值得发展的产业,可以参考同样缺乏自然资源、人口密度高,但排名高于台湾的几个小国,包括卢森堡(第一)、新加坡(第三)、瑞士(第六)等。

观察这些高生产力的小国,在产业发展上有几个异于台湾的特色:其一,服务业高度发达,产值比重在2023年都在GDP的70%和80%之间,明显高于台湾的62%,而且都是金融中心。其二,周边都有巨大的相邻经济可作为服务业的腹地,如欧盟、东协。其三,都有大量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新加坡是全球签署FTA最多的国家之一,卢森堡和瑞士分属欧盟(EU)和「欧洲自由贸易协会」(EFTA),除农业外,工业和服务业在两个贸易集团之间都可自由贸易和投资。

从这几个小国的产业特色可以看出,台湾经济若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在服务业取得显著发展,否则低薪的服务业将继续成为成长包袱,高科技电子业再强也难以提升整体经济。但是,这种企图会有两个限制难以突破:其一,台湾服务业向来被政府轻忽,在发展产业时设定不当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下,公共资源持续注入易获得KPI表现的制造业,且KPI「重量不重质」(如只关心创造「就业数」,而非「高薪就业数」)。其二,缺乏FTA来提供高增值服务业的发展腹地,特别是金融等高端服务业难以打入东协和对岸,只能在本地竞逐规模有限的「红海」市场。

若能突破上述两点,台湾不必畏惧台积电是否变成「美积电」。否则,的确会成为台湾经济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