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台海

台湾的眷村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还有眷村吗?

2024-06-18台海

眷村在台湾,通常是指1949年至1960年代,于解放战争中失败的国民政府,为了安排被迫自中国大陆各省迁徙至台湾的国民党军及其眷属所兴建的房舍。 六十年后这里已凋零,但它孕育的人才和影响力,意外地成为台湾软实力的亮点。眷村走出了大量名人,成为当今台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广义而言,眷村也包含荣民与眷属自行兴建的大范围违建,例如宝藏岩等的所谓「另类眷村」。中国大陆各省的中华民国国军及其眷属,因国共内战失利迁徙至台湾后,政府机关为其兴建或者配置的村落。不过,有部分人广义认定眷村也包含荣民与眷属自行兴建的大范围违建。 此外,驻台美军军官、士官及其家属在台的宿舍,亦被称为「眷村」。例如台中市美村路,街名便来自「美军眷村」的简称。(来自百度百科)

当初国民党大势已去,从大陆转移到台湾的人口足有150多万,还带走了大量的黄金、文物、包括很多文化名人。小小的台湾岛一时间涌入了这么多人,住在哪里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为了安置这些军人及家属,就兴建了许多简易性住房,而且还要优先安置美军,之后才轮到这些大陆「移民」。当年,从这些居住条件简陋的「眷村」走出了不少名人和明星:朱立伦、郭台铭、郝龙斌、胡志强、宋楚瑜、章孝严、龙应台、李安、费玉清、邓丽君、蔡琴、吴小莉、璩美凤、林青霞、胡慧中、胡茵梦、伊能静、刘若英、王祖贤、任贤齐、张雨生、齐秦、齐豫、焦恩俊、周渝民、侯德健、杨德昌、寇世勋、马景涛、苏起、阮经天等等。

这些眷村的人,老家来自天南海北,在台湾当初一直被看作「外省人」,自己也非常反感被称作台湾人。眷村的人都要熟记自己的祖籍是哪里,即便后来新生的一代对祖籍的地名已经没有什么具体概念,却依然要牢牢记住这身份。有很多年,因为两岸意识形态对立,眷村老兵思念家乡和亲人,无以排解,于是统统扎堆到虚拟的武侠世界中,一时间台湾出了大量的武侠作家。古龙、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独孤红、柳残阳、上官鼎、萧逸等等。眷村的人思念故乡到何种地步?余光中六十岁时还记得南京中山陵有392级台阶,李敖七十岁时还能画出北京国子监石狮的侧影。

眷村,这个由外省人聚居形成的特殊社区,其生活环境与周边的台湾本省人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居住环境的物理形态上,更深刻地影响了眷村居民与外界的交流与融合。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确定性,眷村居民往往更倾向于维持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活领域,难以轻松融入外部环境。

特别是眷村的第一代居民,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年迈体衰,对于改变既有的生活方式持有保守态度。这种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他们的自我封闭,使得「竹篱笆」这一隐喻成为了他们生活状态的生动写照。这种描述不仅体现在某些文艺作品中,如知名电影【竹篱笆外的春天】,更在不少眷村作家的笔下得到了深刻的描绘,如爱亚、陈铭璠、邵僩、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等。

进一步追溯历史,1950年代因国共内战而迁往台湾的眷村人民,大多怀有对「中华民国」的忠诚,反对「台湾独立」的主张。他们视台湾为暂时的栖息地,积极响应蒋中正等领导人「反攻大陆」的号召。然而,由于眷村居民享有的一些特殊待遇,如无偿居住等,以及历史上的228事件,使得部分台湾人对眷村居民产生了省籍情结,甚至产生了敌意。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反攻」等观念逐渐淡化,但「中华民国」认同与台湾新「独立」国家认同之间的冲突仍是影响眷村新移民与旧有住民关系的重要因素。这种冲突不仅体现在政治立场上,更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双方的交往与融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开放台胞探亲政策。37年前的1987年,割不断的骨肉亲情终于融化了阻隔海峡的坚冰,冲开了封闭38年之久的两岸往来之门。在开放探亲前,两岸间,已有许多人通过各种方式寻找亲人,表达思念;开放探亲后,又有太多动人故事令人感怀。1980年,在日思夜想母亲32年之后,台湾老兵高秉涵终于收到了一封家书,而他却迟迟不敢打开......没能见到母亲成为高秉涵此生最大遗憾。在高秉涵的书房里,一直挂着母亲生前穿过的衣服,他说:「这是我的宝」。

如今,眷村里那些充满乡土情结的老兵基本都已经不在了,即便是残留的,也都是接近百岁的老人了。当初心心念念的「反攻大陆」,觉得早晚有一天还会回到故乡,如今看来已经无法实现。新一代的眷村人成长起来,已经不像老一辈那般对故土执念一般的眷恋了。每个人都会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乡音和故乡的味道,可是如果生于斯且长于斯,逐渐接受了新的环境和身份,就像那些海外的香蕉人,也就谈不上对大陆的不可割舍的感情了。眷村只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代表着过去的一段难忘的历史,但是终究,还是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我们实现祖国统一的步伐,的确是需要加快了,否则即便是眷村里的孩子也快要忘了祖宗生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