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台海

收复台湾,康熙300多年前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2024-07-03台海

让我们的思绪回溯到 1681 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年,那时的台湾问题,恰似一块沉重又顽固的巨石,狠狠地压在清朝政府的心坎上,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要知道,台湾与大陆已经对峙了漫长的二十年。从明末清初那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岁月开始,台湾先是惨遭荷兰殖民者的强行霸占,而后又陷入了长久的割据状态。 就这么着,台湾孤孤单单地悬于海外,大约已有六十个春秋。

网络图片

和谈

起初,清朝政府怀着一颗渴望和平解决的心,试图通过和谈来化解台湾问题。 从郑成功之子郑经接手统治台湾开始,清政府满心诚意,一次又一次地向他伸出了招抚的友好之手,还明确承诺,只要郑经愿意带着台湾和平归顺,一切都能维持原样。 可谁能想到,郑经那家伙居心不良,一门心思要把台湾从中国这广袤无垠的版图中硬生生地割裂出去,正是他这罪恶的行径,让一次接一次满怀希望的和谈,都以失败的悲剧告终。在那漫长的近三十年光阴里,多达十多次的和谈努力,最终都没能让台湾回归祖国温暖的怀抱,实现那美好的愿景。

困台

当和谈的希望火苗渐渐黯淡,清朝政府无奈之下,只得另寻出路,采取了「困台」的策略。 黄梧献出了「禁海迁界」的计谋,妄图通过切断两岸的经贸往来,迫使台湾在资源匮乏中自行崩溃瓦解。然而,这一策略在实际推行的时候,那可是困难重重啊!它不但给台湾地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让内地沿海的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到处都是怨声载道。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造成的结果简直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给双方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和难以承受的痛苦。

网络图片

武力收复

军事手段,从始至终都伴随着和谈那艰难的进程。 清军曾多次向台湾发起进攻,可由于各种各样复杂因素的交织缠绕,始终未能取得让人满意的显著成果。 清兵不擅长海战,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他们的作战能力;清廷刚刚入关没多久,政局还没稳定下来,内部矛盾多得像乱麻;权臣鳌拜当道,三藩之乱又让朝廷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精力全力应对台湾问题。 这么多不利因素堆积在一起,导致在康熙初年,武力统一台湾的愿望只能是镜花水月,难以实现。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歇。 终于,在康熙二十年,局势出现了重大的转机。 三藩之乱成功被平定,清朝政府终于能够腾出手来,集中精力思考谋划台湾问题。与此同时,台湾那边,郑经离世,内部因为权力争夺闹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动荡不安。面对这难得一遇的绝佳机遇,朝廷内部展开了一场激烈而又深刻的讨论。众多官员忧心忡忡,觉得海洋环境变幻莫测,波涛汹涌,风高浪急,要是强行武力攻取台湾,实在没法保证万无一失,因而坚决反对开战。 但在这一片反对声中,也有像内阁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和施琅这样坚定不移的主战派,他们满怀壮志,坚信武力收复台湾不仅可行,而且势在必行。

施琅,这位对海情了如指掌、在海战方面经验丰富,同时跟郑氏家族有着血海深仇的将领,逐渐成为了收复台湾的不二人选。在李光地和姚启圣的竭尽全力、极力保荐之下,康熙皇帝经过反复思考, 最终下定决心,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把武力攻台这艰巨无比的重任交给了他。

然而,通向胜利的道路从来都布满荆棘。施琅与姚启圣在进军的风向和时间选择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两人各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李光地挺身而出,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和深谋远虑,从中调解斡旋。经过一番努力,施琅最终获得了专征权。

康熙二十二年, 施琅率领着两万英勇无畏的将士、二百余艘装备精良的战船,从铜山岛气势磅礴地出发,正式打响了武力统一台湾的壮烈战斗。 这场激烈的战役持续了七天之久,清军在澎湖一带与敌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大胜利

清朝统一台湾既是出于历史原因,也是源于现实需要,避免了台湾被进一步割据化,也换来了清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安全稳定。同时,清前期国力强大、君臣团结以及台湾地区的内耗为统一台湾创造了条件和契机。 清政府在统一台湾时,恩威并施、剿抚并用,善用人才,积极争取台湾民心,使得以较小代价实现了对台湾的快速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