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14」恶性撞船事件后,大陆用了6个月时间,让金门明白了一条深刻的道理,自己绝对不能成为两岸关系中的那个「引爆点」,想发展就要积极配合大陆对两岸的宏观规划。
所以这大半年来,金门一直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自救」。而最新的动向,是地方行政机构的两个党团发起联署活动,对赖清德当局提要求,要对方全力支持建设厦金大桥,并将金门设立为「非军事区试点」。
【金门非军事化可以让金门无法成为两岸的引爆点】
而这一提议,获得了金门政界人士的一致支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金门在两岸关系间的微妙心态。联署发起者就提到,金门、厦门近在咫尺,从以前开始就「相互依存」。
不过从我们的视角来看,「相互依存」四个字,似乎有点硬攀关系、自抬身价的嫌疑,因为现在是金门的基本生活水平,都需要靠厦门来维持,后续发展也深度依赖「小三通」。
【金门发起联署活动,要求民进党支持建设厦金大桥】
金门的基本生活肯定是离不开厦门的,但反过来就未必成立了。但必须承认的是,厦金合作,在两岸关系中确实有一席之地。
换作以前,两岸关系还没有现在这么尖锐时,金门还能心安理得地生活在舒适区,继续享受「小三通」带来的各种红利。
但从「2.14」恶性撞船事件为起点,这大半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包括大陆海警在金门周边开展的常态化执法活动。这些都在提醒金门,台海局势一旦恶化,自己的处境就不容乐观,要想安居乐业过生活,就必须要在两岸关系中采取更积极的态势。
【联署活动得到了金门政界的一致支持】
所以这次联署活动的召集人,后面干脆挑明,,「小三通」启动二十余年来,两地经济生活圈已经是「大环境趋势」,特别是在大陆这里,金厦大桥的建设工作是「如火如荼」,民进党这边也要有所表示,最好是合力促成这一项目。
金门政界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提案获得通过,金门就不仅仅是「非军事区试点」那么简单,也有望站在两岸经济建设合作的前沿,这显然是相比站在「冲突前线」更好的选择。
金门与厦门通水之后,接下来就是通桥、通电、通气,而这些基本生活保障,岛内给不了金门,毕竟金门离大陆更近,和厦门是隔海相望。
【金门的基本生活水平全靠厦门保障】
这里补充一句,早些时候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柯文哲给自己造势的时候,就邀请郭台铭到金门海边散步,坐在长椅上看着灯火通明的对岸,之所以要摆出这种姿态,无非是这些政客深知,金门对两岸关系的看法,与岛内有很大不同。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与厦门长期保持深度互动,在「小三通」的框架下加速融合,对金门有莫大的吸引力。
特别是厦金大桥,大陆这边已经开始动工,更加剧了金门的紧迫感。有一点是很确定的,金门要想继续发展,继续在两岸关系中有所作为,就必须要与岛内不健康的政治风向保持距离,主动将自己与大陆对两岸的统筹规划对接起来。
所以这次联署活动能争取到金门政界的一致支持,也就不奇怪了,毕竟这关系到金门的切身利益,由不得他们不务实。
【柯文哲当初在金门造势,就没忘记迎合金门对两岸关系的诉求】
当然了,民进党肯定不会轻易松口,因为这次联署活动,等于是逼着民进党承认,岛内没有让金门发展起来的能力,金门从基本生活水平,到后续的长远规划,都离不开大陆。
而且以现在民进党「逢陆必反」的调性,这份联署提案估计后续是不了了之。我们也不难看到赖清德上台后,在两岸关系上的所作所为,相比起前领导人蔡英文可谓是变本加厉。
近段时间两岸的争端频发,金门不只是一个旁观者,也是重要的当事方,但两岸关系紧张对金门没有一点好处。
在大陆与岛内矛盾趋于激化时,金门现在绝对不想站在最前沿,更不想成为那个引爆点,所以才有了这次联署活动。
【国务院去年提的【二十一条】,开头就提出要解决台湾问题】
与其说这次联署活动是给赖清德当局提建议,其实有一些「先斩后奏」的既视感,总不能说民进党那边不同意,金门这边就要放弃大好的发展机会,即便非军事区试点搞不成,通桥通电总是要继续推进下去的。
民进党所能做的,无非也就是用行政手段,拖延这个结果的到来,但无法改变最终的结果。因为金门与厦门的「小三通」,本来就可以视为统一后两岸融合的示范性工程,而且不用非得等到统一之后,现在就可以推动。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去年国务院发布了把福建省建设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二十一条意见,其中对台湾的几个外岛,已经有了完善的规划,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金门和厦门,马祖和福州打造两个「同城生活圈」。
「同城」两个字,可以说是意味深长。而现在看来,金门对这一规划很感兴趣,但感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同城生活」,终归是在两岸统一的框架之下。金门如果对「统一」两个字避而不谈,也有舍本逐末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