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知乎看到 up主「老三乒乓笔记」 分享的一篇题为「乒乓多打「中性球」是质变关键」,从着眼点到思路、语言准确性均颇有见地,特引用一并交流,原文如下:
02
乒乓乱抢节奏的典型表现就是:不管合理不合理,总想靠发蛮力「一板过」,殊不知这是影响乒乓水平进步的最大绊脚石。
举个例子:刚刚拿出驾照,就想在车流中潇洒的「辗转腾挪」,风险系数可想而知。
乒乓球也是如此,做到心中有数,尝试着多打「中性球」是突破瓶颈关键因素,通过训练和学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做到「有效发力」不失控。
把发力稳定控制在六七分力量,直到能打十拍球最多失误一两个时,记住这种「含住」的力量,就是目前阶段「有效力量」。
不用担心发力问题,随着熟练度逐步增加,有效力量也必然会自然递增,乒乓最不用担心的就是发力问题,只要细节到位,发力真的是水到渠成。
需要注意的是:发蛮力大多数情况都是身体偷懒,手去加戏产生的。
二是主动加点摩擦。
「有效力量」养成习惯后,稳定率就会有明显提高,但还是远远不够,为了更加稳定就需要带点摩擦意识。
就是我们常说的「挂起来」「加保险」等,倒不用像拉弧圈球那样「手指手腕」用到极致,只需有这种感觉,稍微有点「小制动」,就会让弧线变得又美观、又稳定,很关键的是质量还不低。
三是不发「蛮力」不代表不发力。
还是拿开车举例子,不猛踩油门,并不是代表要在正常道路上「龟速前行」,那样既没有主动权,更无法控制球,触球后全都是碰回去的,会更容易吃旋转出现失误的。
这一点可以多体会触球瞬间「抓拍制动」动作,也可以理解为加点摩擦,完全可以拿出来单练,然后再结合上身体力量,往有效力量靠拢,学会打「中性球」会让自己变的又稳有从容。
03
分享完,探讨继续:
何谓「中性球」?
笼统言之,就是面对既可以进攻又可以过渡的选择,你用合理稳妥方式处理过去的球。
对中性球的理解与处理,直接反映出一个人对乒乓球运动的认知高度。
比如,直板选手在比赛中,被对手用劈长技术死死压住反手位,该进攻时候固然要进攻,但是如果对手的某一板劈长,劈的特别转、特别低、特别长、特别顶,那有经验的老球友会选择找一个好的落点回搓回去,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爆冲。
这样的处理,就非常合理!
合理,在哪?
第一,没有硬来,直接给对手送分;第二,以退为进,看似过渡,但有一个好落点,对手也不容易上手。
这,就是老手与新手的技术分水岭。
04
不仅仅在业余圈,专业领域同样适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并不是特别理解「超一流选手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连续摆短、回摆?」
那么高的水平,直接抢拉或拧拉不就得了?
随着对球理解的不断深入,包括看到了一些场次一些选手「很少回摆,总是上手」的结果之后,我才意识到—— 并不是为了摆短而摆短,连续摆短是顶尖高手在处理台内球时候,尝试过各种手段之后的最优解。
可能并不容易理解,解释一句,就是当你面对马龙、樊振东的时候,他摆短,你完全可以选择拧拉或挑打之类硬上,但是马龙、樊振东是最顶尖的选手,他们的摆短控制功力十足,不会给你舒服的发力空间,你的勉强上手,看似强势,实则漏洞百出,成为他们后发制人的机会。
返回去,「老老实实」回摆反而可能是死得最慢、最能纠缠住的方式方法。
这是对中性球的合理运用,也可以看作为什么现在摆短控制越来越多、拧拉使用越来越少的一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