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还在读小学的于芬,被来学校选拔跳水苗子的教练肖爱山一眼相中。尽管父母起初并不赞同,认为读书才是正途,但他们最终还是让于芬在练习跳水的同时学习英语、读书和弹琴,为她留下了转换跑道的可能。
于芬的天赋很快得到了证明。1975年,13岁的她进入了中国国家跳水队。当时的国家队正处于摸索阶段,于芬和她的队友们成为了中国跳水走向世界的铺路石。
进队不到半年,她就在全国冠军赛中获得跳板亚军,展现出惊人的潜力。然而,运动员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当时训练手段落后,许多有前途的队员接连受伤。
于芬也因视网膜问题饱受困扰,眼看着其他同龄队员开始出国比赛为国争光,她却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在这个关键时刻,18岁的于芬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
国家队为她联系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给她继续深造的机会。然而,于芬选择了一条鲜有人走的路——成为一名跳水教练。
这个决定源于于芬内心的遗憾和动力。她觉得自己作为运动员没能站上世界跳水最高领奖台,但她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执教来实现这个梦想。
就这样,于芬毅然决然地回到湖北省跳水队,开始了她的执教生涯。这个看似普通的决定,不仅改变了于芬的人生轨迹,也为中国跳水事业的发展埋下了一颗重要的种子。
从这一刻起,一位未来的"跳水教母"开始了她的传奇之路。1987年,25岁的于芬在湖北省跳水队已经担任教练七年。这一年,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弟子——9岁的伏明霞。
当时,于芬作为湖北省队教练到湖北业余体校选拔小队员,伏明霞就站在第一排,用她那双充满渴望和认真的眼睛紧紧盯着于芬。
尽管伏明霞身材瘦小,但于芬敏锐地观察到她的潜力:膝盖头比较大,关节很硬,身材娇小不易发胖,很适合跳水。更重要的是,伏明霞对于芬示范的动作模仿得很好,基本功出色,悟性不错。
于芬当即决定将伏明霞选入湖北省跳水队。然而,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1990年亚运会上,伏明霞在10米跳台比赛中只获得第三名,这让师徒俩都很失望。
但于芬并没有放弃,她和伏明霞放弃假期加练,为1991年的世界跳水锦标赛做准备。最终,13岁的伏明霞成功夺得10米跳台冠军,成为该项目最年轻的世界冠军。
在备战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期间,于芬为伏明霞制定了精细到每天起床、吃饭时间的训练计划。然而,进入叛逆期的伏明霞开始挑战于芬的权威。
有一次,伏明霞拒绝执行于芬的指令,还用言语顶撞教练。愤怒的于芬情急之下打了伏明霞一巴掌,这一举动不仅震慑了伏明霞,也让于芬自己吓了一跳。
这个事件之后,师徒俩的关系反而更加紧密。在于芬的严格要求和精心指导下,14岁的伏明霞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摘得10米跳台金牌,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
四年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伏明霞更是成为中国奥运跳水史上第一个板台双冠王。伏明霞的成功不仅标志着于芬执教生涯的巅峰,也为她赢得了"跳水教母"的美誉。
然而,命运的车轮总是难以预料,这段辉煌的师徒情谊,日后竟成为于芬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之一。伴随着伏明霞的成功,于芬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1993年,她被提拔为国家跳水队的副总教练,开始培养更多优秀的运动员。在这个时期,郭晶晶、劳丽诗、周吕鑫等未来的中国跳水队名将先后加入了于芬的门下。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于芬执教生涯的高光时刻。她的爱徒伏明霞一举夺得3米跳板和10米跳台双料冠军,成为中国奥运跳水史上第一个板台双冠王。
这一届奥运会,中国跳水队共获得三枚金牌,其中两枚来自于芬的弟子。这一成就不仅证明了于芬卓越的执教能力,也让她在国内外跳水界的地位更加稳固。
然而,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暗流。奥运会后,国家队内部传出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人指责总教练徐益明造成队内人际关系紧张,也有人说于芬"排挤所有女教练"。
这些流言蜚语最终引起了国家体委的注意。在一片争议声中,国家体委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同时让徐益明和于芬下课,并宣布解散国家跳水队。
这个决定如同晴天霹雳,不仅让于芬失去了来之不易的国家队教练职位,也让她的爱徒伏明霞在17岁的年纪选择了退役。
失去国家队教练身份的于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跳水事业。她迅速调整心态,将目光转向了高等教育领域。在得知清华大学有意培养学生运动员后,于芬毅然决然地来到了这所顶尖学府。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她于1997年10月成立了清华跳水队。这一决定标志着于芬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虽然离开了国家队的光环,但在清华大学,她找到了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的天地。
在这里,她不仅可以继续培养优秀的跳水运动员,还能实现自己让运动员兼顾学习的理念。来到清华后,于芬感受到了更自由的环境,没有人对她提出过高的要求。
但在训练方面,她依然保持着对队员的高标准要求。许多优秀运动员如劳丽诗、熊晴清、周吕鑫等也都来到清华大学训练。
1998年,已经从国家队退役的伏明霞也以读书的名义加入了清华跳水队。然而,于芬可能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明智的选择,却成为了她日后难以重返国家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场新的挑战正在悄然酝酿,而她与昔日弟子周继红之间的矛盾,也即将成为她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芬离开国家队不久,一位熟悉的面孔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跳台冠军周继红,在国家体委的邀请下,担负起了重组国家跳水队的重任。这一决定,也拉开了于芬和周继红长达多年矛盾的序幕。
周继红和于芬之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1980年,当时还是助理教练的于芬曾短暂地指导过年轻的周继红。有趣的是,那时的周继红甚至一度认为于芬是她的教练,直到后来才意识到肖爱山才是她的正式教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周继红接手国家队后,面临着重振跳水队辉煌的巨大压力。为了建立自己的权威,她需要绝对的控制权。
这就意味着,曾经的"跳水教父"徐益明和"跳水教母"于芬都无法在新的国家队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真正引发两人矛盾的是她们截然不同的执教理念。
于芬坚持运动员应该在训练之余兼顾学习,而周继红则主张运动员需要全身心投入训练。这种理念的差异,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增设双人跳水项目后更加凸显。
为了国家荣誉,两支队伍不得不进行合作。但于芬不愿意让自己的弟子加入国家队,如伏明霞、熊晴清等人多次被国家队邀请,清华跳水队都予以拒绝。
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与周继红的矛盾。更让于芬难以接受的是,周继红明确规定清华跳水队的队员不能进入国家队。这一决定直接切断了于芬弟子们通往更高舞台的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优秀运动员如伏明霞、劳丽诗、林跃、何姿等,纷纷选择离开清华跳水队。面对这种局面,于芬在2005年接受采访时甚至表示,如果她的队员再不能通过正常的国家队选拔体制进入国家队,她就要把队员带到国外训练比赛。
这番言论虽然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最终也没能改变现状。相关领导也不同意于芬将队员带到国外。就这样,曾经亦师亦友的两人,因为权力和理念的差异,逐渐走向了对立面。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人的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跳水界的格局。于芬和周继红的矛盾,成为了中国体育界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也让人不禁感叹昔日师徒情谊的脆弱。
尽管与周继红的矛盾日益加深,但于芬始终没有放弃重返国家队的梦想。2007年,45岁的于芬通过社交媒体公开表态,希望能够回到国家队执教。
然而,仅仅10天后,游泳中心就发表声明,婉拒了于芬的请求。这一拒绝并没有浇灭于芬的热情。她随后表示愿意降职重返国家队,不一定要担任副总教练,只想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这一请求依然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面对一次次的拒绝,于芬的态度开始变得强硬。她公开宣称自己的执教水平要强过周继红,并表示已经将申请递交给了总局最高领导。
这一举动无疑加剧了与周继红的矛盾,也让她重返国家队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据传,周继红在私底下向相关领导表态:"如果于芬进来,我就不干了。
这进一步加大了于芬重返国家队的难度。在屡次碰壁后,于芬采取了更加激进的手段。她向相关部门检举周继红,指出中国跳水队存在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
于芬声称,从1998年开始,她的弟子如伏明霞、郭晶晶、劳丽诗、林跃、何姿等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了大量奖金,她应该获得数百万元的奖金,但实际上只拿到了15.7万元。
然而,这最后一招也未能奏效。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周继红并没有侵占奖金的问题。这一结果不仅没有帮助于芬重返国家队,反而让她在跳水界的处境变得更加尴尬。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挑战周继红在国家队的地位。而于芬,这位曾经的"跳水教母",也不得不接受了无法重返国家队的现实。
尽管无缘重返国家队,但于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跳水事业。她选择继续在清华跳水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坚持自己的训练理念和执教方式。
如今,已经60岁的于芬仍然担任着清华跳水队总教练的职务。在这里,她找到了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的天地。虽然环境变得更自由,没有人对于芬提出那么高标准的要求,但从训练环节来说,她依然对队员保持着很高的要求。
于芬坚持自己的理念,让运动员在训练之余兼顾学习。这种既重视运动成绩又注重学习的方式,为中国体育界培养了一批全面发展的人才。
她和她的队员们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准。虽然已经远离了国家队的舞台,但于芬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跳水事业做出贡献。
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成功与挫折的传奇,更是一个关于坚持与传承的典范。在清华大学,于芬继续培养着新一代的跳水人才,延续着她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