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声音艺术」展,让你感受到平时忽略的那一阵脚步声

2024-03-17辟谣

「小时候弄堂里听到过的一段童谣,你最好的朋友在你耳边连续不断倾诉15分钟……这些‘声音’比一段音乐对你来说是不是更有意义,而不仅仅是‘好听’?」在昨天多伦现代美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的「听路:中国当代声音艺术实践」上,参展艺术家陈维这样对记者解释「声音艺术」。「听路」展出的并不是一群「演奏不好乐器的艺术家」退而求其次的作品。

展览以2010年为时间上的坐标,参展艺术家陈维、孙玮、王长存、颜峻、杨嘉辉、张安定以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展览为线索,通过文献与档案来回顾声音艺术在中国的进展,观察中国声音艺术家的创作演变,思考声音艺术在当下的艺术生态与未来的可能。

「听路」作为一个短语,是不符合日常语法规范的。按日常逻辑,路总是被「看」到,没有一条路是能够被「听」到的。但是策展人殷漪并不是要用「听觉」去替代「视觉」,因此展览出现的声音艺术作品中大量使用图像材料与视觉形式。美术馆门口的大屏幕与进门处的屏幕互相联动构成了陈维的作品【协奏曲/弹幕】。路过的观众有兴趣扫一下门口屏幕上的二维码,输入自己想好的短语,这个短语经过短短的几秒钟就会出现在正在直播展厅实况的大屏幕上,如「这里到底在展什么玩意儿?」这样的疑问时不时飘过。

在这个展览上,我们会听到各种曾经被忽略被掩盖的声音。比如,杨嘉辉的作品【消音状况之二:消音舞狮】,与我们日常所见的锣鼓喧天的舞狮不一样,去除了喧闹的锣鼓、周边的鼓掌欢呼、市井嘈杂,唯留下了舞狮人转动狮子舞具时轻微的碰撞声、站在凳子上表演的脚步声以及舞者的呼吸声……「安静」下来的舞狮,因为专注,让观看者的内心更为舞狮者的一举一动而动。

因为「听」是一种感受方式、思考方式和存在方式。对声音艺术的种种阶段性的认知与评价也关联到更宽泛的当代艺术创作方法与形式;也将作为一种实践,更广泛地介入我们如何感受、认知、思考我们与世界。

展览选取了「唤醒巴特西」「转速:中国声音艺术大展」和「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这三个展览早就闭幕却影响深远的展览作为分号,展示文献包括但不限于三个展览的档案资料,部分参展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的声音艺术作品,艺术家访谈,艺术评论文章。

展览将持续到6月16日。(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