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国民美食——饼

2024-03-14辟谣

饼是我国最重要的面点种类之一。现代语境上的「饼」指的是扁圆形的面食制品,如烧饼、煎饼等。可在我国古代,面条、包子、馒头等各种形制的面食制品均可称为「饼」。宋人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记载:「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这说明,古代的「饼」是所有谷物面粉制成的食品的统称。

新石器时代陶鏊,郑州博物馆藏

清代煎饼摊

按烹饪方法,古代的「饼」可分为水煮的、汽蒸的、火烤的、煎烙的、油炸的等多个种类。考古发现表明,史前先祖已经吃上了煎饼。河南荥阳青台遗址出土的陶鏊,就是最原始的烙饼工具。陶鏊等烙饼工具的出现,说明中国人吃煎饼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除煎饼外,在古代面点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饼食」有三种,分别是水煮而成的汤饼、汽蒸而成的蒸饼以及火烤烹制的胡饼。

一、汤饼

汤饼,在古代又有「索饼」「煮饼」「水引饼」「水溲饼」「饦」「淘」「拨鱼」「泼刀」「馎饦」「面条」「面」等名称。明人蒋一葵【长安客话】记载:「水瀹而食者皆为汤饼。」可见,汤饼就是指在汤水中煮熟的面食,类似于今日的面条或片儿汤。有学者认为汤饼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实际上汤饼出现的时间远远早于汉代。考古发现表明,史前人民就已会制作汤饼(面条)。2002年,考古学家在青海民和的喇家遗址发现了一碗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古老面条。经检测,该面条是由小米面和黍米面做成的。有学者认为这碗面条应是谷、黍粉经热水烫和后捻搓而成的,很可能是一碗用于祭祀的食品。

汉宣帝像

尽管史前人民已经掌握了面食制作方法,但由于谷物加工工具和技术的落后,先秦时期饼食尚不普及。因此,在当时的史籍中关于饼的记载极少。到了汉代,随着石磨的推广和普及,「粉食」制品——饼开始大行其道。汉朝天子对饼食的喜爱程度令人咋舌。传说,西汉宣帝在落难时,非常喜欢吃饼,经常自己去饼铺买饼。他每到一个饼铺买饼,这个饼铺的生意就特别好。后来,大将军霍光废掉昌邑王刘贺,迎立他当皇帝后,关中的面点师竟然开始奉他为祖师,称其为「饼师神」。

东汉质帝刘缵甚至因为爱吃饼而丢掉了性命。汉冲帝去世后,把持朝政的外戚梁冀认为刘缵年幼,容易控制,于是就拥立刘缵称帝,是为质帝。刘缵继承皇位后,梁冀更加专横跋扈,为所欲为。对此,年仅8岁的刘缵十分不满。一次,他当着群臣的面叫梁冀「跋扈将军」,彻底激怒了梁冀。梁冀觉得刘缵年纪虽小,但聪慧早熟,将来很可能联合朝臣来对付自己,于是有了杀害刘缵的想法。146年,他让安插在刘缵身边的亲信暗中把毒药掺在刘缵最爱食用的汤饼中,刘缵吃了毒饼后一命呜呼,成了东汉王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魏晋时期,人们对汤饼的喜爱程度有增无减。束皙【饼赋】曰:「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意思是在吐气成霜的寒冬清晨,最能够充饥暖胃的当数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饼。关于汤饼,还有一则趣事。【世说新语】记载,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何晏是一个出名的美男子。他生来皮肤极为白净,魏明帝曹叡却怀疑何晏脸上是抹了白粉,就想了一个妙计来试探他。六月的一天,魏明帝曹叡故意邀请何晏吃汤饼,只见何晏吃汤饼吃得大汗淋漓,拿着衣袖不断擦汗,但是不管怎么擦他还是肤色洁白。魏明帝哈哈大笑,方才相信何晏并没有擦粉,而是天生皮肤白净。正是由于汤饼是连汤带面吃的,所以「热汤饼」才能让何晏吃得大汗淋漓。【齐民要术·饼法】记载了「水引」「馎饦」两种汤饼的制法,「水引」类似于后世的面条,而「馎饦」类似于后世的面片儿。

汤饼在隋唐五代时期出现了很多新品种,比如「生日汤饼」「槐叶冷淘」「剪刀面」「汉宫棋」等。「生日汤饼」即今日的「长寿面」。【新唐书·后妃传】记载,唐玄宗的皇后王氏因武惠妃专宠,曾泣对玄宗云:「陛下独不念阿忠(皇后之父王仁皎)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李隆基早年并不得势,有一次过生日时,无人道贺。王皇后的父亲卖了身上穿的紫衣换钱买了一斗面,为李隆基做了一碗长寿面。王皇后提起此事意在提醒唐玄宗顾念往日情分。从这则记载来看,唐朝已有过生日吃面以祈福长寿的风俗。「槐叶冷淘」指的是槐叶汁和面粉制作的过水凉面。【唐六典】记载:「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可见唐代宫廷盛行夏日吃「槐叶冷淘」。冯贽【云仙杂记】记载:「柳公权以隔风纱作【龙城记】及【八朝名品】,号锦样书以进。上方御剪刀面、月儿羹,即命分赐公权。」顾名思义,「剪刀面」应是用剪刀剪出的面条。陶谷在【清异录】中对「汉宫棋」注释为:「钱能印花煮。」可见,「汉宫棋」是用面粉做成双钱形的棋子大小的,上边印花的一种汤饼。

宋元时期,汤饼的制作方法更多了,花色品种也比前代丰富,当时已经出现能够贮存时间较长的挂面。【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山家清供】【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饮膳正要】记载的汤饼种类近100种,根据名称,大致可分为汤饼、面、拨鱼、泼刀、淘、棋子、馎饦等多个品类,如「梅花汤饼」「插肉面」「炒鸡面」「丝鸡面」「桐皮面」「三鲜面」「山药拨鱼」「玲珑拨鱼」「姜泼刀」「笋泼刀」「泼刀鸡鹅面」「笋淘面」「银丝冷淘」「丝鸡淘」「抹肉淘」「素棋子」「三鲜棋子」「七宝棋子」「丝鸡棋子」「红丝馎饦」「玲珑馎饦」「斋馎饦」等。其中,「梅花汤饼」和「玲珑拨鱼」颇具时代特色。林洪【山家清供】记载「梅花汤饼」的制作方法为:用初开的白梅鲜花和檀香粉适量在水中浸泡,然后将此水和面做成馄饨皮,用梅花形的铁模子凿成一朵朵小梅花的样子,煮熟了后放进清鸡汤内供客人食用。此汤饼色、香、味、形兼具,是古代汤饼的杰出代表。当时在座的客人每位分到的「花」有限,可是吃过一次就忘不了。【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所记载「玲珑拨鱼」的制法为:将面粉加水调成糊状,将适量肥牛肉或羊肉切成细末,加入面糊浆中搅匀,再用匙子拨入沸水锅中,煮至面浮肉沉如玲珑状时,下入食盐、酱油、川椒末和少量食醋调和均匀,装碗供食。因用匙子将面糊拨入沸水中煮熟而食,形状似鱼,故名「拨鱼」。此汤饼的特点是造型玲珑剔透,口感柔滑而滋润。

明清时期,汤饼之名逐渐被「面条」「面」取代。其种类除了多沿袭前代传承下来的品种,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品种,如「拉面」(又名抻面、扯面)。关于「拉面」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代宋诩的【宋氏养生部】,其制法为:用少盐入水和面,一斤为率。既匀,沃香油少许。夏月以油单纸微覆一时,冬月则覆一宿,余分切如巨擘。渐以两手扯长,缠绕于直指、将指、无名指之间,为细条。先作沸汤,随扯随煮,视其熟而先浮者先取之。从这则记载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拉面」的制作手法已非常成熟。其一,已充分考虑到因夏冬季节气候温度的不同,和面、饧面的时间也应有区别;其二,通过在水中增加食盐,使和出的面更筋道,更具延展性;其三,拉扯面的动作非常科学规范,通过有序地抖动和拉扯,使面条的外形更加匀称规整;其四,现扯现煮的做法可以保证面条的爽滑口感。以上四点制作手法与如今的烩面、拉面制法大同小异。

这一时期,汤饼的另一特色在于出现了很多「有味面条」。以往的面条多以汤美卤鲜制胜,面条本身是没有味道的。所谓「有味面条」是指将动植物原料和各种调料混合于面粉中,使原本无味的面条变成有味的。明代刘基【多能鄙事】记载的「萝卜面」和「红丝面」分别是萝卜混合调料、煮熟的红虾汁混合调料制作的面条。清代的「有味面条」品种也很多,有「八珍面」「鳗面」「五香面」等。李渔【闲情偶寄】记载「八珍面」的制法为:鸡、鱼、猪肉晒干,加鲜笋、香蕈、芝麻、花椒,共研极细之末,掺入面粉之中,再加焯笋或煮蕈、煮虾之鲜汁调拌,擀切成细条,入滚水下熟。袁枚【随园食单】记载「鳗面」的制法为:把大鳗蒸熟,拆下肉,和入面中,并掺鸡清汤调和,然后切成细面条,放入鸡汁、火腿汁、蘑菇汁中煮熟。除各具特色的「有味面条」外,北京的「炸酱面」、扬州的「裙带面」、四川的「担担面」、山东的「伊府面」等皆为人们称誉一时的地方名面,可谓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名品迭出。

二、蒸饼

蒸饼,顾名思义就是面粉发酵后蒸出来的面食,外形有点像如今的馒头、包子之类,其造型一般为上圆下平。在古代,蒸饼又有「笼饼」「炊饼」之名。蒸饼在汉代时已经出现,但它的大发展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书·何曾传】记载:「何曾性奢豪,务在华侈……厨膳滋味,过于王者……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意思是何曾这个人的生活十分奢侈,尤其喜欢吃蒸饼,但是他对蒸饼是很挑剔的,蒸饼的上面若是没有裂开「十」字,他是不吃的。可见上面裂「十」字,是蒸饼制作成功的标志。这种蒸饼是用发酵面制作,类似后代的开花馒头。据记载,十六国后赵君主石虎「好食蒸饼,常以干枣、胡桃瓤为心蒸之,使坼裂方食」。这是升级版的奢华蒸饼了,类似果仁馅心的开花馒头。

由于蒸饼用笼屉蒸制,所以又有「笼饼」之名。蒸饼也是唐代人喜食的饼食之一。各类蒸饼不仅是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品,也能登上皇家贵族的大雅之堂。【次柳氏旧闻】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肃宗李亨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次和父皇唐玄宗李隆基一起用膳,当日膳食中有一道烤羊腿,切肉的活儿自然落到太子李亨身上。只见李亨用刀将羊腿切完以后,顺手拿起一块蒸饼将刀刃上的油汁抹拭干净。为了打造自己勤俭节约的「人设」,李亨顺势把蒸饼塞进自己的嘴里,这一行为使李隆基龙心大悦。这个故事表明,蒸饼是皇家膳食中的常见食品。唐代皇帝赏赐给大臣的食品中,也有蒸饼的影子。如白居易在【社日谢赐酒饼状】中曾提到「蒙恩赐臣等酒及蒸饼、环饼等」。蒸饼在民间也非常普及,当时长安的街道两旁就有不少的蒸饼摊或店肆。史籍记载,有一位官员因贪吃美味蒸饼而错过了升职加薪的机会。唐代张鷟【朝野佥载】记载,武周时期,一位名叫张衡的四品官员本来即将提升为三品官,但遭到御史的弹劾外放降级。被弹劾的理由令人啼笑皆非,竟是由于他在退朝路上购买蒸饼摊的蒸饼并「马上食之」(骑在马上食之),有损官威。一时贪食,竟然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令人唏嘘。

关于蒸饼的制作方法,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蒸饼法,用大例面一升,练猪膏三合。可见,蒸饼会掺入猪油。无馅的蒸饼类似于现在的馒头,而有馅的蒸饼则类似于现在的包子。【太平广记】引【御史台记】记载,武后时,左台侍御史侯思正,出生于卖饼世家,在他飞黄腾达后,就开始炫富摆谱。但他炫富的方式很特别,炫耀的不是金银细软、美衣华服,而是自家厨房所制的「缩葱笼饼」。由于当时街上售卖的笼饼都是葱多肉少,而他家的饼则葱少肉多,所以人送绰号「缩葱侍御史」。这段记载说明,有些蒸饼的制作原料有葱也有肉,实际上相当于后世的包子。

宋元时期,蒸饼又有了新的名字——炊饼。据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记载:「仁宗庙讳贞(祯),语讹近蒸,今内庭上下皆呼蒸饼为炊饼。」意思是说因为宋仁宗名叫赵祯,「祯」与「蒸」音近,时人为了避讳,便把蒸饼改称为炊饼。当时的炊饼经常与包子、馒头并提,可能三者在形制上存在一些区别。与炊饼相比,馒头和包子的记载在这一时期非常多。馒头类有「羊肉小馒头」「独下馒头」「杂色煎花馒头」「灌浆馒头」「四色馒头」「太学馒头」「笋肉馒头」「鱼肉馒头」「仓馒头」「鹿奶肪馒头」「茄子馒头」「剪花馒头」等,包子类有「鹿家包子」「软羊诸色包子」「薄皮春茧包子」「细馅大包子」「水晶包儿」「笋肉包儿」「虾鱼包儿」「鹅鸭包子」「天花包子」等。

关于馒头的起源,正史未有记载。在宋代以前的文献中,馒头的出现频率并不高,宋代以后馒头开始大放异彩。宋代最有名的一款馒头为「太学馒头」,其得名源于北宋太学。传说,元丰初年的某日,宋神宗去视察国家的最高学府太学,正好赶上学生们吃饭,于是令人取太学生们的饮馔来看看。不久饮馔呈至,宋神宗品尝了其中的馒头,颇为满意,并表示「以此养士,可无愧矣」。从此,太学生们纷纷将这种馒头带回去馈赠亲朋好友,以浴皇恩。「太学馒头」遂名扬天下。抗金名将岳飞的孙子岳珂有【馒头】诗详细介绍「太学馒头」的制法为:将猪肉切丝,拌入花椒面等佐料做馅,再用发面做皮,制成葫芦形上笼蒸熟。此款馒头表皮白亮光滑,馅肉红嫩,椒香四溢。从此诗记载来看,「太学馒头」实际上类似于现在的大肉包子,只是和现在收口处有褶的包子形状不同。

「包子」之名,始见于五代。宋时包子不仅是民间流行的美食,也是权贵之家的心头所爱。据史籍记载,北宋权臣蔡京府中专门设有包子厨。有学者指出馒头和包子的区别在于:馒头的馅料只能是肉馅,包子的馅料则花样繁多,可肉可素,可膏可汤,可甜可咸等。在形状上,馒头只能是圆的,而包子的造型不限于圆形,可以是三角形等。与炊饼、包子、馒头相近的蒸制面食还有兜子、烧卖、卷子等。当时知名的兜子有「四色兜子」「决明兜子」「石首鲤鱼兜子」「鱼兜子」「鹅兜子」「蟹黄兜子」「荷莲兜子」等。兜子的烹食有三大特点:其一,将粉皮铺在盏中,再装上馅料,用粉皮裹好馅料,然后蒸熟;其二,一般不将馅料全部包死,而是只紧裹一下,顶部或攒成花状,略露馅料;其三,食用时要将兜子倒扣在碟中,浇上调料。兜子的制法一方面便于直观馅料,另一方面带盏蒸制也有利于固其形状。由于用料精且多,「蟹黄兜子」「荷莲兜子」均属兜子品类中的佼佼者。烧卖亦写作「烧梅」等,也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食品。宋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中,李翠莲在夸耀自己的烹饪手艺时说:「烧卖、匾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烧卖的造型和制法与兜子类似,两者可能为一物两名。元代时,还出现了一种新的蒸制食品,名「经卷儿」,相当于今天的花卷,外形类似于方形馒头,层叠状,中间裹有芝麻盐或葱花。

宋元时期出现的蒸制面食——卷子、烧卖(兜子)在明清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卷子类有「豆沙卷」「椒盐切卷」「油糖切卷」「汤面卷」「鸡油卷儿」等多个品种。明代宋诩【宋氏养生部】记载了3种「蒸卷」的制法如下:一是用酵和面,轴开薄,同花椒、盐于面卷之,分切小段,俟肥,蒸。二是以酵和赤砂糖或蜜匀面为卷,蒸。三是用酵和面,卷甜肥枣子蒸。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蒸卷是将发酵面擀薄后加入咸甜配料后蒸制而成的。烧卖类有「三鲜烧卖」「火腿烧卖」「蟹肉烧卖」「油糖烧卖」「肉丝烧卖」等,清代郝懿行【证俗文】云:「稍麦之状如安石榴,其首绽开,中裹肉馅,外皮甚薄。稍谓稍稍也,言用麦面少。」这个记载非常重要。清时南北各地均有烧卖名品,如北京「都一处」的「三鲜烧卖」,山东的「临清烧卖」,四川的「金钩烧卖」,云南的「都督烧卖」,贵州的「夜郎烧卖」等。

这一时期,馒头、包子、面条、馓子等面点已不被纳入「饼」的范畴。饼的含义和现代语境中的饼趋同,多指面粉制成的扁圆形的煎烤面食。明代宋诩【宋氏养生部】明确记载了馒头、蒸饼的区别:其一,「圆而高起者曰馒头,低下者曰饼」。其二,馒头有馅而蒸饼无馅。无馅的实心馒头大概出现于明末,这一点可以从明末小说【西游记】中窥见端倪。在【西游记】第九十九回中有猪八戒食用馒头的情节。同为明末小说,冯梦龙【醒世恒言】中有「羊肉馒头」的记载,可见当时的馒头有荤有素。僧人吃素,故猪八戒所食的馒头应是实心无馅的馒头。到了清代,馒头的称号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当时的馒头名品很多,如「千层馒头」「小馒头」「豆沙馒头」「南翔馒头」「山药馒头」「荞麦馒头」「盘龙馒头」等。袁枚【随园食单】记载的「千层馒头」为「杨参戎家制馒头,其白如雪,揭之如有千层」。此款馒头揭之有千层,说明当时馒头的制作技法非常成熟。又据顾禄【清嘉录】记载,清代苏州「市中卖巨馒为过年祀神之品,以面粉搏为龙形,蜿蜒于上,循加瓶胜、方戟、明珠、宝锭之状,皆取美名,以谶吉利,俗呼盘龙馒头」。此款馒头体现了清代面点厨师高超的造型能力。

三、胡饼

古代最重要的烤制饼食为胡饼。考古发现最早的胡饼实物可能为新疆且末县扎滚鲁克墓地出土的「粟米饼」,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胡饼的得名有三种说法:其一,从字面理解,胡饼为胡地之饼。古代人常将中原地区以外的西域等地传入的事物前面冠以「胡」字,如胡床、胡服、胡舞、胡瓜、胡麻、胡饼等。其二,「胡」有「远、大」之义,与中原饼类食品相比,胡饼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尺寸比较大。其三,胡饼的得名与胡麻有关。汉刘熙【释名】中记载,胡饼「以胡麻着上也」。有学者认为,汉代的胡饼类似于今日的芝麻烧饼。无论哪种解释都说明胡饼并非中原地区食品。

芝麻烧饼

胡饼在中原地区的流行大概在东汉末年。【太平御览】引【续汉书】云:「(汉)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不仅京师地区流行「食胡饼」,其他地区也已广泛食用之。【艺文类聚】引【三辅决录】曰:汉末「赵歧避难至北海,于市中贩胡饼」。这则记载说明汉末京师以外地区的百姓也爱食胡饼,还有专门大宗制作胡饼的作坊,以供小贩批发零卖。

王羲之像

魏晋时期,胡饼在中原地区越来越流行,文献中有很多关于胡饼的记载。据【晋书】记载,胡饼与大书法家王羲之有着不解之缘。东晋太尉郗鉴曾派遣自家管家去往丞相王导府上为女儿择婿,王家的众子弟们闻知此事都十分高兴,纷纷打扮一新出来迎见,盼望可以雀屏中选,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郗府管家感觉王府的青年才俊们的言谈举止都过于刻意,并不自然。最后,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看见靠墙的床上有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正神态自若地吃着手中的胡饼,心中便生出了好奇之意。于是,管家走上前去,向青年搭讪,青年却并不理睬,依然躺在床上吃着胡饼。这个吃胡饼的青年便是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原来,王羲之在来丞相府的路上再三赏玩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的古碑后,沉迷不已,相亲的事情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当他急急忙忙来到丞相府,因为天气实在太热,就随手脱掉外衣,袒胸露腹,边吃着胡饼,边继续想着蔡邕的书法。于是就发生了郗府管家问话而他置若罔闻的一幕。管家回府后便向郗太尉禀明详情。郗鉴邀王羲之来见,见王羲之谈吐不凡、才貌双全,当下决定将女儿嫁给他。

【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髓饼法」

当时的胡饼又有「蝎饼」「截饼」「髓饼」等名称。汉代文献中没有记载「蝎饼」的制法,但【齐民要术·饼法】中载有「截饼」,并说明「截饼」又名「蝎子」,所以「截饼」指的可能就是「蝎饼」。「截饼」要用蜜调水来泡面粉。如果没有蜜,可以用煮好的红枣汁来代替,也可以用牛油羊油,用牛奶羊奶也好,能使饼的味道美。「截饼」完全用奶浸泡,入口就碎,像冰块一样脆。【齐民要术】中还记载了「髓饼」的制法。「髓饼」是用动物骨髓、蜂蜜和面做成的经胡饼炉烤熟的饼食。此外,【齐民要术】中还有关于「烧饼」的记载。很多学者认为「胡饼」即「烧饼」,但曾维华先生认为尽管两者都是「胡食」,但存在一些区别:胡饼之面不发酵,无馅料,上有芝麻;烧饼之面是发酵面,有馅无馅均可,上无芝麻。

唐墓中出土的胡饼

隋唐时期,由于中外关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从而促进了中外之间、各民族之间的饮食文化交流,饮食文化交流呈现了空前的兴盛局面。饼食铺较此前明显多了起来,各类「胡食」较汉晋时期更加盛行。【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唐玄宗时「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竟衣胡服」。【唐会要】等文献记载,唐德宗时,京城很多卖饼之家为了躲避宫中宦官在市场上的巧取豪夺,都被迫关门以等待宦官离去再开业。这说明京城饼肆应该数量不少。当时的饼食可谓种类繁多,且颇具域外特色,当然最具代表性的饼食还是胡饼。胡饼不仅流行于世俗社会中,还是佛门僧人的习食之物。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有「立春节。(上)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皆然」的记载。这一时期,人们并不避讳「胡」字,「胡饼」之名又重新流行起来。白居易在【寄胡饼与杨万州】诗中,对胡饼的特征作了细致的描写,云:「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从此诗可见唐代胡饼也称为「胡麻饼」,即芝麻饼。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出家人食素,因此他们所吃之胡饼一定不是用动物髓脂所制的「荤食」,应该是如今日烤馕一样的素饼。【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为避安禄山之乱,仓皇出逃,行至咸阳,饥不可耐,守吏尽皆逃散……杨国忠自入市,衣袖中盛胡饼,献上皇。既然杨国忠于咸阳肆中所购胡饼可以「衣袖中盛」,可见这种胡饼应该是不带油脂的。1969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胡饼,经测量,直径为19.5厘米,此胡饼无论从形制还是尺寸来看,都和今日新疆地区流行的素馕十分相近。

除了不带油脂的素馕胡饼,唐代应该还有带油脂的胡饼。前引白居易诗中「面脆油香」的胡麻饼就是这种油脂类胡饼。唐代饮食风格十分粗犷,当时社会还流行一种名为「古楼子」的超大胡饼,制法为: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记载,唐朝一位名叫刘晏的官员,因为贪食胡饼而有过一次「失态」的经历。某日五更时分,刘晏赶着上朝,路过街边的一家胡饼店时,店里蒸制的胡饼香味把刘晏给馋住了。于是,他连忙吩咐手下代他去买几个胡饼解馋。买到的胡饼太烫,刘晏用手拿不住,于是就用袖子把胡饼包着,一口一口地啃,全然不顾个人形象。大快朵颐后,刘晏嘴上沾满了饼渣,还意犹未尽地向身边人夸奖胡饼的滋味真是妙不可言啊!这一时期,也有「烧饼」之名。唐人慧琳【一切经音义】曰:「胡食者,即烧饼、胡饼、搭纳等。」这里将烧饼与胡饼并列,说明唐代烧饼与胡饼应同前代一样,存在细微的区别。

宋代的胡饼又有「炉饼」之称。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胡饼店……皇建院前郑家最盛,每家有五十余炉。」又张师正【倦游杂录】曰:「市井有鬻胡饼者,不晓名之所谓,得非熟于炉而食者,呼为炉饼。」可见,「炉饼」的得名与前述「抟炉」一样,皆因胡饼在炉中制熟。当时,南北方对胡饼和烧饼的认识并不一致。在北方地区,如北宋汴京等地,似无「烧饼」之名,仅称「胡饼」。或者说,在北方人眼中,胡饼即烧饼。而在南宋临安地区,胡饼和烧饼的区别则更为明显一些。如【武林旧事】记载,南宋临安市肆有售「猪胰胡饼」「七色烧饼」。到了元代,胡饼的记载明显少于烧饼。【饮膳正要】中有「黑子儿烧饼」「牛奶子烧饼」,【朴通事】中有「芝麻烧饼、黄烧饼、酥烧饼、硬面烧饼」的记载,而【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载有「山药胡饼」的制法。

清代壁画中的饼面铺

明清时期,「胡饼」之名已属罕见,大量出现的是「烧饼」之名。烧饼、火烧等和胡饼的制法是一致的,都是用火烤制的。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曰:「炉熟而食者皆为胡饼,今烧饼、麻饼、薄脆、酥饼、髓饼、火烧之类。」如明周祈【名义考】记载:「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以火炕曰炉饼,有巨胜曰胡饼……汉灵帝所嗜者,即今烧饼。」到了清代,「胡饼」之名基本上被「烧饼」之名所涵盖,「烧饼」成了泛称。之所以有这种变化,有学者认为一方面与清代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后忌讳「胡」字有关,另一方面是胡饼、烧饼之间的微小差异已被忽略不计。袁枚【随园食单】记载的一款烧饼制法十分独特,为:把松子、胡桃仁敲碎,加上糖屑、脂油一起和到面里,用锅烤,以烤到两面黄为止,再在烧饼面上撒上芝麻。面在箩里滚到四五次,就会跟雪一样洁白。烤饼时必须用两面锅,上下都放上火。用这种方法做奶酥更好吃。此款「烧饼」的制法非常讲究。据说,如今「黄桥烧饼」的制法与此相近,如此下烤上烘,制出的饼色泽金黄,酥松可口,别有风味。当时南北均有烧饼名品,如北京有「萝卜丝烧饼」、扬州有多种馅心的烧饼、西安有「锅盔」、杭州有「回炉烧饼」等。一些烹饪著作中也记载了大量烧饼名品,如「顶酥饼」「玫瑰火饼」「金钱饼」「天然饼」「银光饼」「蓑衣饼」「桃酥」「奶酥」等。

从古至今,饼都是中国人最重要的面食。饼就是「并」的意思,将面粉用水合并和成面团后拍成饼状,然后再加工制成,故名。依照烹饪方式,古代的饼大致可以分为煎饼、汤饼、蒸饼、烤饼等若干品类。考古发现表明,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就已经会制作「索饼」(面条的古称)和煎饼。早期的饼都不是用发面做的,最早的发面食品出现于魏晋时期,发面饼不仅吃起来口感更好,而且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饼的造型和馅料变得日渐讲究,饼的名实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笼蒸食品「蒸饼」后来演变为传统的主食馒头和包子,水煮食品「汤饼」后来演变为传统美食面条,而烤制饼食由「胡饼」逐渐演化为今日的烧饼和火烧。

本文摘自【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王辉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2月。澎湃新闻经出版方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