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江西、浙江、重庆、甘肃等多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一些岗位年薪可达60万元至80万元,受到广泛关注。如何看待高薪聘任制公务员?以后会成为主流吗?
「聘任制公务员」并非新现象,早在2007年,上海与深圳率先试点招聘聘任制公务员。2017年,中办、国办专门印发【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对机关聘任公务员进行了详细规范。如今,越来越多地方出现了聘任制公务员,这类公务员在不少用人单位受到好评。
例如,四川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聘任制公务员发挥作用超过预期」「在公务员队伍中激活了‘一池春水’」。从理论角度分析,聘任制公务员能弥补传统公务员不具备的某些专业短板,可以提升公共决策、服务的专业能力,并激活公务员队伍活力。
我国经济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在走向高质量发展,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现象不断涌现。作为服务经济社会的公务员系统,假如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恐怕难以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专业服务。在此背景下,聘任制公务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将有越来越多地方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
但这并不意味着聘任制公务员会非常「吃香」,甚至成为主流。一方面,如有关专家所言,聘任制公务员仅是委任制公务员的一种补充形式,「凡进必考」仍是我国招录公务员的原则。在委任制公务员体制没有重大变化之前,聘任制公务员数量可能会逐渐增加,但不会成为主流。何况,是否聘任公务员还要综合考量。
另一方面,部分聘任制公务员的角色容易被社会所取代。各地之所以面向社会聘任公务员,主要是为了解决公务员队伍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购买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来解决,比如很多领域的专家、智库可以为地方政府的公共决策与服务提供专业支持,这比聘任制公务员作用更大。
再说,当聘任制公务员薪水不断水涨船高,不但社会公众和公务员系统内部会有质疑和争议,而且地方财政支出也会面临一定压力。例如有人会问:既然公务员队伍中缺少某些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何不在委任制公务员招录中解决人才短板?而某些真正专业能力强的聘任制公务员,也未必愿意长期留任。
对于聘任制公务员及其高薪现象,需要理性看待。从这类公务员的角色定位来说,因为「高薪」可能会成为一些人向往的职业,但不会成为广受追捧的「香饽饽」,在公务员队伍中仍是一种「配角」。从薪水角度来说,一些聘任制公务员岗位年薪可达60万元至80万元,是高是低,要参考人才市场价格。
当聘任制公务员同时与「高薪」和「公务员」发生连接,不免会引发争议。这需要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来平息争议。虽然有用人单位反映「聘任制公务员发挥作用超过预期」,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按照规章制度和程序招来的某些人,「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标准」。这就需要考评机制给出答案。
另外,聘任制公务员的退出问题也要引起重视,除了合同到期退出外,如果考评等不合格,也要考虑提前退出。
□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