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孩子越学越累,教科书不适合自学?真有人故意「防自学」设计吗?

2024-07-21辟谣

教科书被爆出 「插画」事件 之后,导致一部分家长对教材失去了信心。

最近,又有不少家长发现初中教科书的 编排似乎有问题 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无章 ,毫无逻辑可言。之前爆火的中专神童 姜萍 ,据说也是自学的 英文版高数教材

难道教科书的编排 真是有人故意在「防自学」吗

教科书没有逻辑性,跳跃性大

说实话,以前上学的时候真没注意过这个问题,大部分都是 跟着老师去学,然后做作业,到最后考试来验证学习的成果。

但不得不说的是,数学特别是理科方面,是学生的分水岭。 成绩好的非常好,差的非常差,是拉分的主要原因。

就以初中人教版的数学为例,七年级的所有知识点大致可以分为4个大章节,但是从整体的章节来看 没有逻辑性,且章节之中的跳跃性太大,没有连贯性。

这就意味着学生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后, 立马就会跳转到另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知识点 ,如此往复。

而这种学习方式,就像是 涂鸦式填充 ,将一个个知识点灌入到学生的脑海之中。

自学感觉云里雾里

抛却大纲之后,在细分到知识点之中的确切内容。翻开书本,首先介绍的便是知识点的定义。说实话,文字全都认识,但是凑在一起看起来就晦涩难懂, 只让人知其所然,但不知其所以然。

不难看出,教科书之中的 内容是非常浅显的 ,里面的东西也介绍的非常简单。

一些简单的介绍之后,就给一个生硬的工具去套。如果自己翻开教科书自学,真的很难学习到东西,也很难真的理解其中的含义。 如果只拿着书本去自学,就会感觉学的云里雾里,不是特别懂。

也许,在看教科书的时候觉得很简单自己学会了,但真正到了 做题的时候,难度却不是一个等级 ,根本让人摸不到头脑。

教科书竟然在防自学

有网友说,对比起国内的教科书, 国外的更加容易自学 。他们的课本会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细致地讲解,然后循序递进。学习的知识都是具有连贯性的,会一个个学过去,而不是跳跃性的。

难道,国内的教科书真的是为了防止人自学吗?

对此,国内的教学人士做出了解释。他说教科书本就是在课堂之中为老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 提供辅助性帮助的,主要起到引导作用。

实际教学之中,还 需要老师对知识点进行整合 ,给学生 补充新的内容 来理解消化书本上的知识。

由于教科书是面向全国的,因此还需要 考虑其基础性以及大多数学校的实用性

目前,学校一节课大约45分钟时间,一个学期下来一门科目有几节课是数的出来的。因此,教科书也是 根据一学期的上课节数来划分几个知识点 ,以便于教学。

确实,想要用教科书来自学是比较难的,因为知识点是跳跃的不连贯,且书本上的知识很简单但考试的难度却大大加深。 如果不是自己理解消化了知识点,根本就解不了题。

有家长反馈,家里的小孩读六年级,有一天他打算准备帮孩子预习一下课本上的内容, 结果一翻开书傻眼了,自己看了半天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要教什么。

可以确定的是教科书的设计的确在防自学, 这样做有何目的呢?

教科书,不能读「死」书

教材本就是老师用来引导学生思考的,也不是为了自学也编写的教材, 需要在老师的教导之下学习课本上的知识

如果课本上的知识太过详细,必定会导致课本非常厚,学生每天将厚厚的课本背着去学习,无疑增加了很多负担。课本也需要保持厚度的合理性,以 便于学生携带

其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很长的, 不可能在短短一个学期之内把所有的东西都学会。

不可能只专注于学1-2个知识点 ,而是需要把知识点分散开,从简单的开始学习慢慢加深难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课本上的知识点很跳跃。

将知识点按照上课的节奏分散开,然后再到高年级的时候学习更深入更难得点, 分布也是合理的。

课本上的 东西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课本浅入深处,实际上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思考,举一反三。

现在学生的负担很重。特别是初中、高中阶段,不仅有早自习还有晚自习,可以说从早学到晚。

高中的学生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晚上下课之后已经10点多了,每天下课之后还有做不完的习题跟课后作业。 学生的日子比打工还过得苦,这并不是夸张。

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地完善,也尽量不再只关注与学生的成绩,而是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培养更全面,更优秀的孩子。学校也更加注重为学生减轻负担, 不再让学生觉得读书「苦」。

教科书防自学,主要为了分流?

以后,学校将会侧重于培养更多具有学习能力的孩子,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创新能力。

若是关注过近几年的考试,你就会发现现在学生的题目越来越难了。除了一些基础性题目能够拿分之外,还有一部分题难度非常大, 需要学生能够彻底理解知识点,并具有发散性思维。

这也是教育为了挑选出优秀,更适合搞科研方面的孩子, 做教育分流

以前,大部分家长会将读书看成是孩子甚至整个家庭唯一的出路,认为只要成绩好就行,其它都不用管。这就造成了一批只会「死读书」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还不错 主要是靠的努力。

而考试的难度升级之后,可能会刷到一部分只会「读死书」的人,而是 从中能够真正找到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进行分流。

真正具有学习能力,有举一反三,有创新、发散性思维的孩子将会 继续向学术研究性方向发展,能够为国家做贡献。

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可以通过美术、体育、音乐等发明发现孩子的长项。找到每个孩子真正擅长的方面, 来发展优点,避开缺点。

众所周知,初中、高中是学生分流的节点。初中将会有一大部分学生分流到技校,而高中亦然。那些真正不适合学习的孩子, 也可以选择学习一门技术,以便于后续的工作跟谋生。

多年以来,大部分家长都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认为考上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然而, 如今的社会已经不适用了。

现在一出门几乎遍地都是大学生,可学生真正在学校并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都是学术性的知识, 很多学生毕业即失业 ,而企业也很难招聘到真正能够上岗的技术性人才。

因此,如何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到有用的知识,亦或者如何能够将学生进行分流,将有天赋的学生发展学术, 让学习天赋较差的去发展自己的优势跟长项是难点。

然而,我国的教育已经执行多年,想要一朝一夕改变困难非常大, 即便要改也有会有一个「阵痛」时间。

虽然不能说我国的教育是完美的,但对比起各个国家的教育来说,我国的教育还是 有可圈可点之处的。

9年义务教育甚至开始展开12年义务教育,让14亿多人的国家基本上 去文盲化,能够人人读得起书。

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试 ,也能够让贫困山区, 甚至农村的人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就已经胜过了很多国家。

大家对于如今的教科书内容如何看待?欢迎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