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大沥镇中心小学:把孩子当作未来园丁、工程师、艺术家来培养

2024-06-13辟谣

今年两会期间,科学教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许多代表委员纷纷发表了相关言论,呼吁加强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如何有效评价学生科学素养,测评科学教育成效?「广州智慧阳光评价科学素养测评」连续三年在大湾区数百所学校落地,让科学教育有了科学的监测标准。南方都市报推出「科学素养测评 湾区大扫描」系列专题报道,聚焦大湾区学校科学素养测评及基于测评推进科学教育教学变革的经验做法,探寻如何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广州科学教育项目辐射到佛山。在佛山市南海区的大沥镇中心小学,科学教育的种子正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学校不仅通过STEM创植园让学生亲近自然、动手实践,更通过现代化的「行通济」模型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精神。真正的科学教育不仅仅是实践和探索,更需要科学的评价和反馈。在这方面,广州智慧阳光评价·科学素养测评系统为学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该系统通过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学和精细化评价,使教师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广州智慧阳光评价系统的引入,无疑为大沥镇中心小学的科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让科学教育更加科学、更加精准。

小田地里也有大学问,小模型里也有大创造。大沥镇中心小学在校园的角落埋下科学种子,将科学精神植入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把孩子当作未来的园丁、工程师、艺术家、企业家来培养,引导学生自由探索,动手创造。

STEM 创植园,「工、农、商、艺」齐体验

大沥镇中心小学在科学教育中的最大特色是STEM创植。基于STEM教育理念,把实验项目融入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场景中进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植园的出发点是顺应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天性和对农业活动的兴趣。现在大家都生活在城市里,很少有机会真的下到田里,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校长潘淑幼说,「所以孩子们对这个活动都很兴奋,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想法。他们每天都来看!看到小黄瓜长歪了,都急得不行,到处寻找原因,后来观察到有一只只小虫在黄瓜上,就想有什么办法去掉虫害。有的说喷农药,但担心食品安全;有的说在生虫之前绑上袋子预防,但实施后发现绑了袋子还会有虫,原来虫子早已钻到果子里面,虽然表面看不到,但还是有……总之整个过程都放手给学生自己探索研究,老师只做必要的提示和引导。」

学生在创植园里观察植物的生长。

STEM创植项目以「一园」为抓手,「双融」为主线。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开辟基地,提供校内设施和场所,打造了校内的「STEM创植园」和「STEM创客室」。其中,「STEM创植园」实现工、农、商、艺等跨领域融合,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等跨学科融合。

STEM创植园根据二十四节气,充分利用校园闲置花圃,每班认领一块小田地,开展农事种植项目实践。3D打印、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主题融入到田地日常照料中,开发系统、科学、趣味的STEAM校内外科技创新项目,用于改良生产效果与效率,让每位孩子都成为小小工程师。以精品辐射的方式开展,将创植园收获的成果在财商游戏节中举行义卖销售等项目活动,为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生活提供机会。花圃设计、园牌绘制、工具制作等艺术活动贯穿项目全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学生在创植园里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行通济」模型,养成工程师思维

大沥镇中心小学还融合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分别组建项目组,制作具有现代化元素的行通济和元宵狮会模型,使地方的传统文化活动增添科技感。不仅激发了青少年探索的兴趣,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产生作用力,也拓宽佛山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像工程师一样完成一个个项目。指导老师姚老师等引入工程设计流程,把一个项目分解为「提出问题、了解现状、制定方案、创造改进、展示推广」五个基本步骤,帮助学生达到项目要求,逐步形成有序的工程思维。而在每个课时的内容设计上,也注意问题引领,运用项目分解模块,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即按照最终作品所设计的不同部分,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专门负责一个模块的作业,同步推进。

以「行通济」模型制作过程为例,师生们通过讨论,一致决定将工程分解为「制作整体造型、制作智能灯光效果、制作视频播放系统、制作智能交互系统、制作花车巡游系统」五个部分。学生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兴趣和特长:小工匠用纸皮和黏土制作微缩的通济桥、祖庙、游客等模型;小设计师在建筑附近铺设灯带,设置氛围灯、路灯和摊位灯交替闪烁的效果;小导演制作【行通济】互动介绍视频,标记视频互动时间点;小程序员计算视频交互逻辑,设置三个互动按钮和一个重置按钮,确保用户体验。

科学老师沈老师强调:「我们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建立模型,寻找解释’的能力。除了行通济,学生们还做了故宫、客家围屋等各种模型,希望能解决古建筑老化的问题。从实际问题出发,在模型上检验方案可行性,再回到实际问题里去。」

通过上述活动,学校惊喜地发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获颇丰:在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地方的历史文化背景过程中不断沉积人文底蕴;在设计方案过程中不断试错和修正,学会批判与改良,锻炼了科学精神;主动地肩负起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有创造性地完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勇敢挑战实践创新。

智慧阳光评价·科学素养测评,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学和精细化评价

不仅课程是跨学科的科学教育,评价也是智慧的科学评价。潘淑幼认为,传统评价主要依靠考试成绩和教师的主观评价,评价结果单一且缺乏全面性。而智慧阳光评价·科学素养测评则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实现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学和精细化评价。智慧阳光评价系统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档案和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也有助于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调整和提高。其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科学学习中的表现和进展,并根据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第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智慧阳光评价·科学素养测评强调全面的评价和档案记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还包括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验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通过记录和分析,学校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培养。

此外,智慧阳光评价·科学素养测评能帮助老师破解「唯分数」「唯结果」顽疾。传统认知中,成绩往往被视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唯一标准,评价往往被视为学习过程的结束阶段,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然而,智慧阳光评价·科学素养测评的运用可以帮助老师意识到成绩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评价应该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通过智慧阳光评价系统的即时反馈和指导,老师和家长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生也通过老师和家长的积极评价自信起来,从而摆脱成绩至上的误区,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提高学习效果。

大沥镇中心小学的孩子在科学的熏陶下学习,展现出优秀的科学思维和素养,近年来参加多项竞赛获得优异成绩:杨梓瑜、骆俊浩等四名同学参加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总决赛中荣获金奖,钟承希、张蝶怡等四名同学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总决赛中荣获优胜奖,张皓轩、钟承希等七名同学参加四届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AI地球分项赛中荣获小学组金奖。

采写:南都记者梁艳燕 实习生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