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月
10月14日,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一班主任在班级群内发飙的多张聊天截图在网络流传。截图显示,名称备注为「班主任徐某某@西南大学附中」的老师先在班级群内称自己「现在情绪很不稳定」「没有办法处理班级任何问题」「请大家谅解」,紧接着两小时后似乎情绪失控,在群内发布多条情绪化言论,包括「所有人莫挨老子」「都给老子滚」「必须对我的家人道歉」等。有学生家长在群内质疑徐某某发言不妥,徐某某则回应「想告就告」。
相关截图引发关注后,津云率先介入报道,于14日下午采访涉事学校工作人员,得到「涉事老师已停课」的回应。同日,重庆市北碚区教委工作人员也向大皖新闻表示,相关业务科室已在调查,目前还没有调查结果。
舆论场上,公众对此的反应呈现分化态势。部分网民表现出较强的同理心,理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大,并猜测「事出有因」,呼吁未知全貌不要妄下论断。但也有网民质疑涉事老师的基本能力,认为控制情绪是一名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并引发有关师德师风的讨论。
首次通报: 10月14日晚19时,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官网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暂停涉事班主任老师教育教学工作,目前已与学生及家长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学生情绪稳定,教学秩序正常。
舆论反应: 通报发布后,校方停职涉事老师、安抚家长的举动,引发教师群体的愤怒,疑似事件起因随之流传于各社交平台。15日起,在相关新闻评论区陆续出现自称知情人士的爆料,称事件起因是一名学生饭卡无法充钱,家长联系班主任没能得到及时回复,故而直奔学校对班主任使用暴力,甚至又前往班主任小区伤害其家人。学校希望班主任不要把事情扩大,不要报警,导致班主任崩溃爆发。家长打人在先,却要求老师忍气吞声,类似校方「不作为」「和稀泥」的情况被反映普遍存在,教师群体反应尤为激烈。
二次通报: 10月16日晚17时,西大附中官网再次发布通报,澄清不存在网传班主任被学生家长殴打的情况,称涉事老师徐某某首次担任班主任,个人感觉日常工作压力大,因某学生饭卡问题与家长反复沟通后情绪失控,现已请假休息。
舆论反应: 在汹涌舆论情绪下,校方的二次澄清并未获得广泛认可,网民质疑通报没有公章、没有进一步情况说明,同时涉事教师自行请假休息的表述也与前次通报不一,引发「被迫休息」猜测。
校方两次情况通报原文
公开与保护的抉择:
舆情应对如何「两全其美」
在校园舆情处置中,有时出于保护当事人、避免事态持续发酵等考量,会对通报细节进行选择,比如简化经过、侧重结果等。但这种处理方式,如果遇到事态复杂或「另有隐情」的情况,可能会因证据不足、链条不清而引发新的质疑,导致舆情二次反弹,效果适得其反。
此次事件中,官方两次通报均未详细说明事件起因的是非对错,从处置角度看,或是出于保护当事人的顾虑,因为无论结果是家长无理取闹还是班主任情绪失控,家长或班主任个人都将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遭遇网络上的负面评价、攻击甚至波及现实生活。但细究校方两次回应,在「保护」策略和应对时机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首发通报含糊不清,给人「息事宁人」感。 事件发酵初期,虽然关于班主任情绪失控是「有截图有证据」,但多数人还是基于生活阅历、社会经验,判定事件另有隐情,认为班主任不会无故发飙,追问事故原因,并持观望态度。在此情况下,官方首发通报,未说前因、未明经过、未给定性,把通报的侧重点放在「暂停涉事班主任工作」的处理上,看似满足了家长和部分舆论对班主任发表不礼貌言论的情绪倾向,但不论是非曲直的「糊涂断案」也激起了更大的疑问和不满,给人以「牺牲」涉事班主任,快速平息舆情维护学校形象的不良观感。这是15日之后,部分知情人在跟评区接续传播事件背景并为班主任鸣不平的重要原因。
首次通报后的网民态度
二是补充通报归因老师,处置「改口」信用打折。 因舆论沸反,两天后校方发布的二次通报,虽然在内容上对事件起因、基本经过进行了补充,并对「网传班主任被学生家长殴打的情况」给予纠偏和辟谣,但态度上依然倾向于归咎班主任个人问题——「首次担任班主任」「个人感觉工作压力大」「反复沟通后情绪失控」「发表不礼貌言论」等表述,将问题指向班主任经验不足、素养欠缺,这与舆论基于网传情况所作出的判断存在落差。同时,班主任的现状从「暂停教育教学工作」转为「老师已请假休息」,也被视为挽回校方形象的「借口」,认为更像拉老师挡枪。
近年来,校园管理引发的舆情越来越多,俨然成为教育舆情「重灾区」。在这一问题上,家校关系该何处、管理边界在哪里、老师责任几何等,不断引发争议和讨论。而校方在处理问题和舆情时,有时为了尽快平息事件热度,降低事态对校方声誉影响,会采取息事宁人,甚至是过度处罚「自己人」的原则。这种不以事实为依据、不坚持客观公平的「罪罚不相当」引发的以教师群体为代表的对立对抗也逐渐增多。对于校方而言,网络舆情发生后,如何把握实体问题、兼顾多方情绪、做好回应处置,是一道「大考」,但无论如何,处置结果都应与事实依据、道德伦理以及社会共识相匹配,否则只会给人以「被舆论裹挟」「切割自保」的负面观感。
责任与权力的天平:
教师群体的困境与破局之路
网络舆情,很多时候是线下问题在线上的反应。舆论情绪的爆发,往往也是现实情绪累积至临界点的集中释放。 本次事件在舆情管理层面面临重重挑战,根源在于教师职业当前所处的复杂境遇——实际工作中,教师背负着过于宽泛的职业责任,而其个人权益却日益萎缩,两者间形成了难以调和的张力与冲突。
2014年初,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提出,教师如有「体罚学生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等9种行为,将受到处罚。但教育部门对于「体罚」的界定并不明晰,有的教师拿捏不好尺度,一些家长和学生也对此认识偏颇,致使社会舆论有时走向另一个极端。罚站、停课乃至批评等常规处理手段均面临争议,部分教师在管理学生时感到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普遍问题。
在「权力」被约束的同时,教师的责任却越来越重。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各种各样的非教育教学任务「包袱」压得一些教师喘不过气,而作为班主任,还得处理不同家长反映的各种琐碎问题,「喝水、拿课本、穿外套……什么都得操心」。不少教师反映,「有些家长对老师颐指气使,认为交了学费,老师就是为孩子服务的,不论对错,孩子在学校就是不能受一点委屈。」此事中,网传班主任「被打却不能报警」,即是将对教师的责任要求凌驾于一个普通公民应有的公民权益之上,网传信息中的不合理之处是事件中后期引爆舆情的关键。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学校和教育部门在处理投诉时一味偏袒、息事宁人的态度。对家长和学生来说,打一个投诉电话很容易,但正是由于投诉的成本小、门槛低、渠道广,导致针对教师的随意举报、不实举报现象日益增多。如有媒体调研显示,今年1至8月,西南地区某基层教育局记录的128起教师举报案例中,仅7例被证实基本属实。而依据现行工作制度,不论投诉证据是否确凿,都需要给投诉人一个具体调查结果,这迫使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及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处理各类举报。为应对上级要求或平息舆情,有时甚至出现「以处罚教师为解决方案」的情况,让老师道歉、给老师记过,乃至停课、辞退,严重打击了一些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获得感和责任感。
教师群体在舆论场上表现出的失望寒心,对当前「尊师重道」氛围减弱的痛心疾首,共同构成了一种强烈呼吁:必须重视教师的实际困境与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此举不仅是对教师群体的深切关怀,更是为家校关系改善,乃至我国教育事业良性发展探索一条破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