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有「妈宝」,有「社牛」,虎鲸可能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2024-05-08辟谣
在鲸豚一族中
虎鲸无疑是个特别的存在
一方面,它们有着熊猫样的黑白配色
外形十分讨喜,赢得了「胖虎」的爱称
另一方面,它们也是当今海洋中
当之无愧的王者
令其他海洋生物「谈虎色变」的致命杀手
虎鲸各大生态型 图源:参考文献
作为一种近乎遍布全球的物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各地的虎鲸都被视作一个物种,即Orcinus orca。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虎鲸很可能不止一种。
海中之虎 一分为三
就在前不久,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遗传学家菲利普·莫林(Phillip Morin)为首的多名科学家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将原本北太平洋的虎鲸一分为三个独立的物种。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加拿大的海洋生物专家迈克尔·比格(Michael Bigg)经过多年的田野调查后,惊讶地发现北太平洋海域的虎鲸可以根据饮食偏好、社会结构、声学与身体特征、 基因差异分成三个大相径庭的生态型,即过客型、居留型和远洋型。
北太平洋的三种虎鲸生态型
图源:Southern Resident Orca Recovery
汉化:笔者
然而,新的研究结果却表明这三类虎鲸不仅仅是生活方式上不同,而是完完全全属于不同的物种。特别是其中的过客型、居留型,它们是虎鲸中彼此亲缘关系最远的,分化时间接近北极熊与棕熊。
虎鲸各类型内部基因分化时间
图源:参考文献 汉化:笔者
过客型和居留型的虎鲸在虽然分布上重叠,但它们几乎没有任何交集和互动,可谓是「井水不犯河水」。甚至过客型虎鲸如果闯入居留型虎鲸的领地,可能会被群体规模更大的居留型虎鲸进行驱逐,只有在海洋馆之类的人工饲养环境才有可能出现杂交现象。
渔夫、屠夫与隐士
在大多数人眼中,各大洋的虎鲸几乎都长一个样,清一色的「白+黑」,圆滚滚的身材,高耸出水面宛如鲨鱼般的黑色背鳍。可只要仔细观察下来,还是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
在身体特征上,过客型虎鲸的背鳍一般更尖、更直,而居留型虎鲸的背鳍则相对圆润弯曲。此外,过客型虎鲸的平均体型相对要比居留型虎鲸大一些,居留型虎鲸的背部的白色鞍斑中还有小块黑斑,而远洋型虎鲸的背鳍更窄、尖端更圆,鞍斑的颜色也更淡,体型也是三者中最小的。
过客型(左)与居留型(右)虎鲸的俯视图对比
图源:参考文献
除开这些外形的差异,三者在饮食偏好、社群结构乃至叫声上的差异更是相去甚远,就像渔夫、屠夫与隐士。
在填饱肚子这件事上,居留型虎鲸是职业的食鱼者。除去阿拉斯加的种群会进食多种鱼类外,其它几乎只吃鲑鱼。因为这些鱼类往往仅分布于特定的海域,于是他们也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居留型虎鲸 图源:Xplore Our Planet
居留型虎鲸也是典型的母系氏族,成员之间有着极强的凝聚力,后代终生都会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换而言之,雄性居留型虎鲸都是「妈宝男」,平时在自家群体里由老母亲罩着觅食生活,只有到「走婚」的年纪才会短暂离开群体,去其他群体中与雌性交配。
过客型虎鲸(一般俗称「比格虎鲸」)虽然也是母系氏族,但它们的群体规模一般都很小,平均仅有 3 至 7 头,而且一些个体进入成年期后会离开原来的族群。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海中狼群」,专门以海洋哺乳动物为食,如海豹、海狮、鼠海豚、海豚和一些须鲸。
过客型虎鲸 图源:Xplore Our Planet
饮食习惯也决定了群体文化,过客型虎鲸的叫声远不如居留型虎鲸那般吵闹。这是因为居留型虎鲸更喜欢使用回声定位进行捕猎,而过客型虎鲸倾向于隐身接近猎物,回声定位仅在有时候用于定位锁定逃跑的猎物,减少叫声以便隐匿行踪。
三种虎鲸的声学特征
图源:参考文献 汉化:笔者
此外在头骨形态上,过客型虎鲸显得更宽,下颌曲线也更为弯曲,更适合抓住大型猎物。过客型虎鲸也称离岸型虎鲸,有证据表明这类虎鲸尤其爱捕食各种软骨鱼类,这直接导致它们无论老幼牙齿都磨损严重。
三种虎鲸因不同食性所造成的牙齿差异
汉化:笔者
远洋型虎鲸
图源:Xplore Our Planet
远洋型虎鲸患有「社牛」,它们的群体规模比较大,通常会聚集20-50只作为一个群体,有时候为了捕获蓝鲸(Balaenoptera musculus)这样的超巨型猎物,也会组成70-100头的大型族群。
虎鲸家族 只多不少
让我们把视线转移到地球另一边的北大西洋,十多年前,有科学家通过对比搁浅的虎鲸遗骸,发现它们的牙齿磨损情况可以大致分为两类,这无疑暗示了这里的虎鲸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型。
北大西洋Ⅰ型虎鲸(上)与北大西洋Ⅱ型虎鲸(下)
图源:Xplore Our Planet
它们分别是爱吃鱼和海豹的「杂食型」的北大西洋Ⅰ型虎鲸,以及只吃鲸豚类的「专食型」的大西洋Ⅱ型虎鲸。前者因为以鱼类为主食,坚硬的鱼鳞使得牙齿磨损严重;而后者那长且锋利的牙齿则适合猎杀海洋哺乳动物,体型也相应的更大。
在以海洋为主导的南半球这样一个广阔而多变的环境中,这里(以南极为中心)的虎鲸生态型分化程度,远远要比世界其他海域的虎鲸更加明显。南半球的虎鲸可大致分为A、B、C、D四大类。
南半球的四种虎鲸生态型
南极A型虎鲸是所有虎鲸的平均体型最大的。雌鲸体长平均数值为6.4米, 而雄鲸平均长7.3米,最大的雄鲸更是长达9.2米。它们的眼斑大而细长,几乎与身体平行。
南极A型虎鲸
图源:Xplore Our Planet
A型虎鲸栖息在开阔的南极外海,主要以各种海洋哺乳动物为食,尤其喜爱南极小须鲸(Balaenop bonaerensis)。
捕猎南极小须鲸的南极A型虎鲸
图源:orcazine
南极B型虎鲸又可大致分类两类:B1型虎鲸和B2型虎鲸。它们的眼斑是所有虎鲸中最大的,并且形状呈椭圆形。这两种虎鲸会在夏季往北迁徙时,体表受到硅藻附着而呈现独特的黄褐色。
B1型虎鲸(上)和B2型虎鲸(下)
图源:Xplore Our Planet
这两种虎鲸相比外表,分布地点和饮食偏好有着尤为明显的差异。B1型虎鲸主要生活在南极大陆周围松散的冰层附近,钟爱德尔海豹(Leptonychotes weddellii)之类的鳍足类。
反之,B2型虎鲸不仅体型只有前者的一半,而也更偏好于在开阔的水面觅食,远离浮冰区,它们以企鹅为主食, 尤其是巴布亚企鹅(Pygoscelis papua)。
B2型虎鲸捕猎企鹅
图源:YouTube
南极C型虎鲸是已知最小的虎鲸生态型,雄鲸体长不足6米,雌鲸则只有5米左右。它们的眼斑是细长而邪魅的上吊眼,如同一把弯刀一样。因为通常潜藏在南极东部厚厚的冰层之下,所以极难观察。目前对其食性研究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南极鳕鱼(Dissostichus mawsoni)在食谱中占据重要位置。
南极C型虎鲸
图源:Xplore Our Planet
如果说区分其它虎鲸对观察力是个不小的挑战,那么南极D型奇特的外形绝对是能够让你一眼看出:它们的眼斑非常之小,头部也异常圆润。
南极A型虎鲸(左)与南极D型虎鲸(右)
图源:CTV
这种奇特的虎鲸生态型直到1955年,才在新西兰的帕拉帕拉乌姆(Paraparaumu)海滩被发现,起初只是被当成一种特殊的变异类型。有关D型虎鲸的分布区域目前尚不明确,但似乎只见于南纬40°至南纬60°之间的亚南极海域,并且大部分目击事件都发生在远洋。
1955年搁浅在海滩的南极D型虎鲸
图源:CTV
以北太平洋虎鲸「分家」为契机,科学家日后有很大的可能会对分布在其它海域的各大生态型动手,届时虎鲸或将被拆分成10-15个物种。这些分类学上的区别可能会对保护产生影响,使专家能够在管理不同的虎鲸种群时,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参考文献:
Under a new proposal, our local orcas — resident and Bigg’s killer whales — would each become a new species
Revised taxonomy of eastern North Pacific killer whales (Orcinus orca): Bigg’s and resident ecotypes deserve species status.
Orcas on the Edge – Killer: It's a Name, Not an Accusation
Observations of a distinctive morphotype of killer whale (Orcinus orca), type D, from subantarctic waters
Genetic Insights into the Biogeography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Killer Whale
https://xploreourplanet.com/sea/types-of-killer-whale
Unlocking the Secrets of the Type D Killer Whale
Types of Killer Whale: Guide to Killer Whale Types
作者:宋喆
涉猎广泛的动物、语言学爱好者
喜爱鉴定奇怪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