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微软公司 宣布将在 海底打造数据基地 。就在四年后,苏格兰北部海域都有了「微软服务器」。但与外国大牛相比, 华为公司 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服务器放置在了 深山老林 之中。
如此说来,服务器的最终归宿到底是大山还是海洋?两种方式的散热系数如何?除了散热,还有其他原因影响服务器的摆放位置吗?
潜水的微软「服务器」
服务器放于水下可谓是一举两得,这样既能得到较高的 散热性能 ,又保证了 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减少了会被盗窃的概率。而唯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为设备研发防水措施。
可以说,互联网上大部分我们可以看到的信息,都需要用到服务器来当物理载体。但服务器就像所有电子器械一样,也受到了 「过载」 的困扰。要知道,即使是手机设备,也会因为长时间的运行而发热。
2014年的某月,微软公司的数据部门像往常一样,在领导的带头下开展了员工之间的又一次「头脑风暴」。但也就是这次的「想想想」活动,竟催生出了近年来微软最成功的一个方案。
当时的技术员工认为,既然海洋的温度较之陆地更低,并且整体环境更加稳定,那为什么不 把服务器放置在海洋之中 呢?甚至流动的海水还可以为服务器带来免费的 「水冷」散热服务 。
说干就干,微软公司的动手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他们很快就为服务器设计了用于固定以及防水的辅助工具,并迅速开始了初步的实验计划。
在这一步的方案里,微软公司为实验用的服务器设计了一个「潜水艇」, 完全密闭的舱室避免了设备的进水 ,与此同时,他们还为舱室 打满了氮气 。做完这一切,便正式开始了服务器的「潜水」计划。
经过小半年的海底放置,微软公司终于再次将服务器打捞上岸,他们经过检测之后,发现只有 极小部分的设备产生了故障 ,这种喜人的成功让微软公司更加大胆了。
等到了2018年,公司经过长期的准备后,在 苏格兰北部海域 正式展开了大规模的数据服务器放置计划,这一次,他们在海底摆放了 850台左右 的服务器。
在2020年的九月份,他们将服务器打捞上岸后,经过检查,发现 仅有八台服务器 出现了故障报错。从错误率来看,这种报错的数量仅为陆上的 12% 左右。
至少在故障报错方面,海洋放置法要比陆上有更多的优势。但除此之外,其实海洋放置法还有着更多的优点。
一、海底环境非常稳定 。陆地上阴晴不定的气候会对服务器造成难以避免的侵蚀,从而增加服务器维护的成本。但海洋之中除了海水就是海水,所以服务器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伤。
二、海底散热成本更低 ,效果更好。根据数据显示,其实陆上服务器仅仅在「散热制冷」上的花销,就占到了总体电力成本的40%左右。费钱费电的散热一直是数据部门无法解决的难题。但 恒定的低温海环境 ,却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这一天大的困扰。
三、海底防偷盗水平更高 。说起信息数据,大家难免想到数据泄露以及信息盗窃。在陆地上,为了保证数据维护人员的便利,服务器藏得再深也需要一定的「便民」,因此就给了一些人可趁之机。
但 海底由于故障报错更少,且环境隐秘 ,所以在物理安全性这一点上,也要比陆上放置服务器更加优越。
隐于大山的华为「服务器」
微软选择让服务器「潜水」,华为却选择让服务器「隐居大山」,这其实是因为陆上放置服务器对我们的效益更大。
虽然陆地上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都难以与海底媲美,但总要有一些特别的地质地貌会形成 低温且恒定 的自然环境。而华为的服务器,就被放置在了 西南内陆的贵州省 。
从地理知识来看,虽然纬度越高的地方温度越低,但其实纬度稍低一些的地区气候也会更加稳定,温差变化也不会太大。因此,北纬25°左右的贵州地区就成为了最优的服务器放置位置。
这里的温度常年在 24℃左右 ,并且 山地、溶洞 较多。众所周知,山地的海拔越高,温度也会降低,而溶洞也向来是低于外部温度的。所以说华为将服务器放在这些地方并不会比放在海底得到的效益更低。
既然散热问题解决了,那电力损耗又该怎么办呢?微软公司将服务器放于海底的原因,其实有一大部分是因为平时用于散热的电力成本实在过高。
但与我们而言,这其实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我国 黔地多水流 ,因此形成了技术成熟的 水力发电站 。如果说微软公司的电力投入像是一人挑水,那我们的散热电力成本就更像是十人抬水。
丰富的电力资源也保证了服务器在散热时不会因为「电费不足」而出现岔子。其实,在散热、电力成本之外,相关部门的牵头引导也是互联网大牛们落户的原因。
例如,贵州就在当地打造出了特定的 「贵安新区」 ,有意将这里改造成为 数据互联网的集群地 ,让更多的公司愿意将服务器与数据服务中心放置在这里。
政策的引导,自然环境中优越地质地貌,从方方面面为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散热难题进行了排忧解难,所以说,华为将服务器设置在「大山」之中,与微软的「潜水」计划相比其实是难分高下的。
合适的散热方式最重要
「山风」和「海水」,到底是风冷强还是水冷强呢?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万万不能削足适履。
西方国家的互联网公司,例如微软、谷歌乃至更多的行业大牛,其实都选择了将服务器放置于海洋之中。原因嘛,除了海底较优越的散热性能之外,其实也有着 人群聚集 这一因素的影响。
从放置位置来看,微软公司选择了 奥克尼群岛海域 、谷歌选择了俄罗斯附近的 极地海域 ,这些位置其实也都距离海岸更近。
在以往,为了保证服务器不受环境影响,公司们一般要将其放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但这些地方由于距离城市较远,因此就会大概率出现 「丢包」「没信号」 的情况。
但如今既然放在了海底,那就可以选择距离人口聚集地更近的海域。这种方式也大大避免了信号的中断问题。那么我们可以仿照他们,也这样做吗?
其实是不能的,因为欧洲大陆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而建的,即使是内陆国家,在地理位置上 距离海洋也不算太远 。但我们则不一样,我国广袤的领土虽然让我们拥有了极长的海岸线,但也拥有了更深的内陆分布。
如果我们一股脑将服务器全部放置在海中,那西北地区的信号将变的无比令人堪忧。所以说,我们在内陆设置服务器聚集地更加合适。
并且,服务器的「潜水」计划并非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近日,国际上众多的环保组织就对微软的海底放置计划提出了质疑,他们希望公司可以提供 「安全保证书」 ,具体而言就是 电子设备不会改变海底温度造成环境破坏的证据。
其次,在维修方面是否真的节省了成本还是两说。虽然1%的故障报错率确实非常低,但随着海底放置的服务器数量的增加,损坏器械的数量也会变多。但海底的服务器方案却 无法为维修人员提供合适的修理环境。
所以说,综合多点影响,可以发现「水冷」与「风冷」并不存在哪一方遥遥领先,而是各有利弊。如何选择,其实还要看互联网公司的具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