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服装店买衣服,还能被销售人员贴上难听标签?这件事情发生在了品牌MAX&Co。作为奢侈品牌Max Mara旗下的副牌,MAX&Co品牌定位面向年轻时尚的都市女性群体,产品价格普遍在1000~10000元之间。
4月23日,一南京消费者在大众点评贴出投诉评论,称在江苏南京金鹰世界商场的MAX&Co.服装品牌店消费后,收到销售人员错误发送的「顾客维护表」,当中也包括了对这位女士的评价。「实力一般」「喜欢还价」「男人不给力」」很胖」等等,这些词语被店员用在了对门店消费顾客的评价上。
南都·湾财社记者也第一时间联系了江苏南京金鹰世界商场核实事件发生。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品牌方Max Mara集团对事件处理的进展及后续就消费者隐私数据保护落实的回复。
消费者看到自己被贴难听标签
店员致歉时曾推诿是其他公司的文档
「大数据请把我推送给最近在MAX&Co消费了的人吧,看看销售是如何评价你的!原来这个品牌就是这样,去给消费者贴标签,难怪现在销售的服务越来越差。」在留言评论中,该女士气愤地表示门店的致歉毫无诚意,竟然称文档所写内容并非来自MAX&Co门店,而是不小心打开了同事发过来其他公司的文档,「这种解释简直是把消费者当傻子」,该女士吐槽。
MAX&Co店员给消费者发来的「顾客维护表」。
南都·湾财社记者也致电南京金鹰世界商场,对方表示事情确实发生了,商场内部已经有处理意见,并且跟上述投诉人已取得联系并做出赔偿,至于跟品牌方的沟通细节不方便透露过多。
涉事店员及门店如何处理?接下来,品牌方会如何保护消费者信息数据?南都湾财社也致电MAX&Co母公司Max Mara集团在中国的运营实体,但截至发稿尚未有回应。
「3·15」期间曾被点名
用了人脸识别功能的监控
据了解,这并非Max Mara集团第一次在保护消费者信息数据上翻车。早在2021年的央视「3·15」晚会中,就有记者揭露有监控摄像头暗藏人脸识别功能,这些看似保护安全的监控实际上会在消费者不知情、未授权的情况下,搜集了大量人脸信息,涉嫌侵犯消费者个人隐私。而使用了该款人脸识别功能监控摄像头的门店,就有Max Mara品牌位于上海港汇恒隆的门店。
彼时,Max Mara曾对媒体回应称,该摄像系统经证实仅为客流量统计设备,且所有在门店所拍摄的图像资料在当晚会被自动删除。此后,应商场业主要求,Max Mara移除了这些设备。
前者是子品牌店员给消费者打上物化标签,后者是主品牌在客户隐私数据保护上的疏漏,本质上也都是品牌集团对于客户信息保护的问题。不过,销售人员用个人视角对消费者特征进行扁平化的描述,当中不乏对客户不尊重的用词,对于以消费者为中心、且主打中高端消费高溢价的奢侈品牌而言,确实在专业程度上仍有长足进步空间。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陈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