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南方之人谓水皆曰江,北人谓水皆曰河」,我国北河南江的缘由

2024-08-08图片

河流,像是大地的血液,灌溉植被、哺育生命。在我国广大的国土面积上,如果将流域面积作为衡量指标,根据我国2010年至2012年的全国水利普查可知,超过50平方公里的河流, 我国有45203条

其中 ,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 有1500多条 ,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 有228条 。黄河、长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两大水系,黄河的流域面积为75万平方公里,长江的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

流域面积可参考行政区面积进行对比:澳门33.3平方公里,香港1114平方公里,天津1.2万平方公里,东三省79.7万平方公里,新疆166.5万平方公里。

丰富的水利资源,造就了多样的水系名称,也形成南北方水系的命名特点。以下列举部分重要水系名称:黄河、长江、湘江、海河、汾河、鸭绿江、辽河、塔里木河、嘉陵江、钱塘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仔细观察这些水系名称,会发现一个明显规律,即「北河南江」的现象,而东北虽同属北方,但河流以「江」命名为主。

夏商时期 ,古人对于奔涌向前的水流,直接称为「水」,后为了区分不同水系,便命名了淮水、济水、洛水、汉水等。

战国时期 ,我国第一部区域地理著作【尚书·禹贡】成书,其中写到「江以南水无大小,俗人皆呼为江」。这一记载可以说明两点:一是从战国开始南方已经形成了「南江」的现象;二是汉朝时期,「江」与「水」一样,成为了河流的代称。

宋朝 ,史学家宋祁说:「南方之人谓水皆曰江,北人谓水皆曰河,盖从其俗也」。说明至少在宋朝,「北河南江」现象已成为约定俗成的命名习惯。

关于「北河南江」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存在着两种观点:

第一种说法认为 :命名方式与黄河、长江有一定联系。

远古时期,黄河、长江被称为「河水」「江水」,其中「江」「河」二字是独属于这两条大水系的名字。到汉朝时,「河水」因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曾有「浊河」之称,这一时期的「江水」也开始有「长江」「大江」的叫法。到唐宋时期,「黄河」「长江」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并沿用至今。这一点从李白、杜甫等人的诗词当中也都有体现。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从先秦时期至今,黄河、长江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数次改道,形成了众多支流,古人认为支流在根源上仍是两大水系的组成部分,所以对水系的命名也遵循了黄河、长江的「北河南江」。

东北地区的水系名称则再次验证了这一现象 。春秋时期,中原政权对东北地区的管辖范围仅在今山海关之内。关内受中原文化熏陶,对水系的命名方式也同样遵循既成习惯。以「辽河」为例,【山海经】内被称为「潦水」,【吕氏春秋】【管子】中被称「辽水」,从唐朝开始得名「辽河」。

同理,辽河的支流,同北方其他地方一样名为「某河」,如浑河、柳河等。而辽河以北,水系名称呈现出「江」多的特点,如牡丹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古时辽河以外的地区曾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水系名称最初均以少数民族语言命名,后转为汉语时,继续采用了最初的「某水」命名方式。细微差别在于,「水」字前的名称,是由原发音音译而来的名称。

第二种说法认为 :命名方式与字形有关。

从字形看,「河」的右部分是「可」,看起来弯弯曲曲,就像「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北方气候干燥、降水量少,河流多走向曲折;而「江」的右部分是「工」,得益于南方充沛的水量,水系走向则较工整,且水面宽大,所以「江」多。

同样以东北地区为例,辽金时期,东北与内地的交流越来越多,众多汉族同胞也迁居到东北。随汉族同胞迁移的还有水系的命名方式,因那时「北河南江」现象由来已久,导致人们观念里认为:水量大、流速快是江水的特点,水量小、流向曲折是河水的特点。东北平原地区冰雪多、植被多、蒸发少、径流大的特点,使得当地水系具有了南方水系的特点。所以,当移民同胞看到了东北向前翻涌、奔流不息的水系,便称其为江。

而发源于罗霄山脉的浏阳河,全长234公里,虽处于南方的湖南省,有着「浏阳河,浪呀么浪打浪」的美景,但因其「弯过了九道弯」的走向,则被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