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1999年,75岁台湾女作家到南京航空烈士陵园,看到一名字失声痛哭

2024-03-06图片

1999年5月,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肃穆而又庄重!

五月的南京阳光和煦,花香满城。寂静无人的黑色碑林中,著名台湾女作家 齐邦媛 穿着一身浅色西装,站在一块块石碑前,专注地观察上面刻着的名字,像是在寻找着什么。

齐邦媛

半晌后,她轻轻地惊呼出声,手指眷恋地抚过那一行字:

张大飞,上尉,辽宁营口人,

一九一八年生 一九四五年殉职。

时隔56年,齐邦媛终于见到了思念已久的故人。然而,那个曾经拥她入怀的男子,已化作石碑上一行冰冷的文字。

巨大的悲痛席卷了齐邦媛。她伏在石碑面前,痛哭失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个张大飞是谁?他和齐邦媛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情窦初开:来自蓝天的牵挂

1943年4月,重庆南开中学。

清脆的放学铃声响起,齐邦媛站起身,整理好书本,准备回家。然而,她刚走出教室,一个小女孩就拦住了她,怯生生地说: 「有个人在操场等你。」

雨后的黄昏夹杂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淡淡的雨雾里,齐邦媛睁大眼睛,看到一个男人朝她走过来。

这个男人穿着军雨衣,身材高大,黑色的头发往后梳,显得精神又英气。 他朝齐邦媛走近,走到一半又停住脚步,细细打量着眼前的人,感慨着:「 邦媛,才过去一年,你就长这么大了。」

说完,他又有些不好意思,补充道: 「也长得好看了。」

齐邦媛不可置信地眨眨眼,又惊喜又开心。眼前这个男人,正是她一年未见的大哥哥张大飞!

张大飞

张大飞是 抗日遗孤 ,颇受齐家人照顾,他和齐邦媛曾在南京相处了一年多。

那时候,逃到关内的落难学生很多,每到周日,齐邦媛的哥哥齐振一就会带一些孩子到家中吃饭,张大飞就是其中之一。

在齐邦媛的印象里,张大飞不是一个健谈的人。在齐家,他不是抱着齐邦媛的两个妹妹,就是帮齐邦媛的母亲做家务,很少与人交谈。

对于齐邦媛而言,张大飞就是一个不太成熟的哥哥,并没有什么特殊印象。

转折出现在齐邦媛十二岁那年。这一天,她跟着哥哥去爬山,下山的时候因为走得慢落在了后面。

齐邦媛和妹妹

此时,天色渐暗,山风像是哨音一样,咻咻咻地吹着,齐邦媛又慌乱又害怕,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也就是在这时,已经跑到山下的张大飞转过身,对着齐邦媛看了一会,然后开始往山上攀登,小心翼翼地牵着齐邦媛下了山。

两人走到隘口,张大飞脱掉身上的棉衣,将齐邦媛裹住,安慰道: 「别哭,别哭,到了大路上就好了。」

张大飞眼神和语气中透露出来的关切让齐邦媛感动不已。 因时局动荡,齐邦媛经常转学,是学校里的「边缘人」,这种关心和同情,她很少遇到,所以倍感珍惜。

这件事过后,齐邦媛每次爬山,都会想起暮色山风里,站在隘口回望的少年。

齐邦媛和母亲妹妹

一家团聚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1937年, 七七事变 爆发,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0月,南京遭到敌机轰炸,齐邦媛和家人一起登上了前往汉口的船。

这趟旅途对齐邦媛来说充满了痛苦。途中,她的妹妹因病去世,母亲也旧病复发陷入昏迷,生死难料。

齐邦媛站在妈妈的病床前,被寒冷、孤单和惊恐笼罩着,小声地哭了起来。

就在这时,门被打开,张大飞出现在门外。看到这个可靠的大哥哥,齐邦媛哭得更狠了。此时的她还不知道,张大飞是来告别的。

「我已经报名军校,十一点就要去码头集合。」 张大飞气喘吁吁地说。齐邦媛一家对他有恩情,他走之前一定要来看看妈妈。

齐邦媛一家人

「你跟哥哥说一声,我能写信就会立刻写给你们。」 说完,张大飞拿出一个小包塞到齐邦媛手里: 「这里面有我要对你说的话,你好好保存。」

齐邦媛张张嘴,甚至来不及说一句再见,张大飞的身影就消失在了门外。

张大飞走后,齐邦媛打开小包,一本封面全新、侧页烫金的【圣经】映入眼帘,扉页上是张大飞手写的祝福。 他希望,他的邦媛妹妹能前途光明,永远活在快乐的家园里。

齐邦媛对着这行字看了又看,心中温暖又熨帖。

1938年10月25日,汉口沦陷,齐邦媛跟着父亲去了重庆。多番辗转之后,她进入南开中学就读。

与此同时,张大飞也考入杭州笕桥航校12期,并被选为第一批赴美受训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开始了他搏击长空的壮烈人生。

这期间,张大飞和齐邦媛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从生活细节到宗教信仰,从诗词歌赋到人生理想,两人几乎无话不谈。 写信,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漂泊生活中,为数不多的慰藉。

1942年夏天,张大飞回国,加入中美空军混合大队。这支队伍的战机机头上都涂上了鲨鱼嘴的造型,媒体称其为「飞虎队」。

当时,飞虎队的驻扎地点是云南。部队开拔之前,张大飞抽空和「笔友」见了一面。

正值暑假,齐邦媛不用上课。她带着张大飞穿过中央大学,到了自己的秘密基地——嘉陵江边的一个悬空小岩洞里。

这个秘密基地没有其他人。灼灼的太阳光下,江面像是洒了一层碎银,星光闪闪。徐徐的清风里,齐邦媛和张大飞坐在一起,开心地聊天。

张大飞说飞行途中的所见所闻,齐邦媛就分享自己看过的课外书,话题稀松平常,没有什么灵魂共鸣,更谈不上两情相悦。

这次简单的会面之后,张大飞就去了云南,齐邦媛则留在南开中学,继续学业。两人再见面,已经是一年之后了。

第十二期毕业生赴美受训合照

「部队调防在重庆换机,想赶过来看你一眼。」 1943年4月,张大飞出现在南开中学,目光灼灼地看着齐邦媛。

「七点半之前就要赶回白市驿机场了,队友开着吉普车在校门外等我呢。」

齐邦媛点点头,两人肩并肩朝校门外走去。

然而,走到一半,天空就下起了大雨。张大飞拉着齐邦媛跑到门口的范孙楼,站在屋檐下避雨。

春风裹着雨丝往屋檐下飘,带着乍暖还寒的冷意。齐邦媛打了一个冷颤,张大飞见状,一手撑开身上的雨衣,一手揽过齐邦媛的肩,将她护在怀中。

厚实的军雨衣隔开了雨水和寒冷。小小的黑暗空间里,听觉被无限放大,一时间,齐邦媛的耳边只有张大飞「砰砰砰」的心跳声。

片刻后,张大飞把军雨衣穿回身上,对齐邦媛说:「你快回宿舍,我必须走了。」说完,也不等齐邦媛反应,就小跑着到了门口。

隔着厚厚的雨帘,齐邦媛看着张大飞上了吉普车,车辆疾驰而去。

雨还在下。齐邦媛站在原地,看着不远处抽出嫩芽的新枝,数不清的爱恋和不舍后知后觉地涌上来。

情窦初开的少女,在烟雨蒙蒙的四月天里,爱上了这位乱世中的飞行员英雄。

望着空荡荡的校门,齐邦媛轻轻笑着,憧憬着理想中的爱情,却不知道,这次的分离,竟成了诀别……

生死相隔:我只盼她一生幸福

1943年夏天,齐邦媛考上了国立武汉大学。

远在云南的张大飞知道了,立马往四川乐山寄了一封信,字里行间多了一些热烈的情愫。

「我是多么爱你,多么想你!」 信中, 张大飞难掩相思,两人的恋爱关系也正式确立。

此时,无论是张大飞还是齐邦媛,都乐观地认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硝烟散尽的那一天,就是他们的爱情开花结果之时。

然而,现实击碎了这个幻想。1943年年底,张大飞所在的部队伤亡率持续上升,国内战局依然低迷,胜利似乎遥遥无期。

笕桥航校第12期合影,标注白色十字架者抗战中悉数阵亡。

12月底,张大飞受伤了,齐邦媛得知此事后心急不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发现她和张大飞的爱情充满了违和感。

张大飞在前线作战,日日徘徊在生死线之间,身边围绕着死亡和鲜血。而她呢,生活在安稳的大后方,最大的烦恼就是想家了,虽然生活艰苦,却弦歌不歇。

一边是战火连天的战场,一边是岁月静好的校园,他们就像是两个世界的人。

从这之后,齐邦媛就不再和张大飞诉说太平世界的烦恼,并且还表示,要转校到云南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这样就离张大飞近一些。

齐邦媛在武汉大学(后排右二)

收到信的张大飞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朝不保夕,移防不定,怎么能照顾好齐邦媛?而且,他随时都有可能牺牲,有什么资格对齐邦媛说「我爱你」呢?

想到此处,张大飞心中苦涩不已。他让齐邦媛待在武汉大学好好读书,并且开始有意识地疏远齐邦媛。

齐邦媛伤心欲绝,以为张大飞「变心」了。她不是会纠缠的女子,既然张大飞放手了,她也就不再沉迷,两人又退回了「兄妹」的界限之内。

此后,张大飞和齐邦媛依然保持通信。只不过,张大飞写给齐邦媛的信中不再有热烈的爱语,只有关心和疏导。但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放下了,没人知道。

时间进入到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尾声,日军的反扑更加疯狂。大概是预感到自己即将牺牲,张大飞抽空整理了自己和齐邦媛的所有信件,将它们放在一个大包裹里,移防时都随身带着。

三月,张大飞找到负责地勤的周先生,将包裹交给他,叮嘱道: 「如果有一天,我上去了回不来,你就将这包信寄到重庆。」 说完,还给了周先生具体地址。

周先生收下了信件包裹,表示自己一定会寄。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张大飞一语成谶。

5月18日,张大飞所在的第二十八中队在河南信阳上空和日军狭路相逢,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战斗中,为了掩护友机,张大飞的战机不幸被击中,壮烈殉国,年仅26岁。

张大飞牺牲后,他提前写好的遗书也被寄到了齐振一手中。信中,张大飞坦白了对齐邦媛的情感,并恳求齐振一能委婉劝说齐邦媛忘了他。 「我生前死后只希望她一生幸福。」

6月,齐邦媛收到了张大飞牺牲的消息。一个多月后,一个深绿色的军邮袋寄到了齐邦媛在重庆的家中。

当时,齐邦媛刚回到重庆,一踏进家门就看到了桌子上的包裹。她愣住了,失了魂似地将包裹拆开,拿出里面的信件。

这些信被保存得很好,张大飞还细心地按照年份排列好了。齐邦媛捏着信,攥得指节发白,脸颊被汗水和泪水润湿。

片刻后,齐邦媛再也忍不住,伏在桌子上嚎啕大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天晚上,重庆全城爆发了一场胜利大狂欢。

齐邦媛举着火把,也加入到了庆祝队伍里。当队伍前进到南开中学时,她停住了脚步。

两年前,张大飞来学校看她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这一天的雨声,心跳声,还有他近在咫尺的呼吸声,都犹在耳畔。然而,当齐邦媛猛然回首,却只看见了范孙楼空荡荡的屋檐。

她的周围,是人们庆祝胜利的欢呼声,他们举着火把,唱着,笑着,闹着。这些人里,没有张大飞。

抗战胜利游行

齐邦媛突然感到万念俱灰。她声嘶力竭地哭着,推开喧闹的人群,一路跑回了家。

「我受不了这样的狂欢!」齐邦媛对着妈妈大喊。希望的曙光刺破了黑暗,但是,她深深爱过的青年,却永远停留在了胜利的前夜。

抗战胜利之后,齐邦媛远渡台湾。就像张大飞所祝福的那样,她生活得很好,结婚生子,成为著名作家,过得光鲜亮丽。

然而,夜深人静之时,齐邦媛心中一角依然会隐隐作痛。毕竟,年少时爱过的人,又怎么能轻易忘却呢?

大概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1999年,齐邦媛在南京时,偶然得知这里有一座航空烈士陵园,带着一丝期盼,她来到了这里。

陵园里几乎没有人,冷冷清清的。齐邦媛在一座高大的黑色石碑中仔细地看着,终于找到了那个让她挂念已久的名字:张大飞。

右数第10个名字为张大飞

石碑上的字很少,但齐邦媛却看了很久很久,看到最后,她失声痛哭。

朦胧的泪光中,故人的面容逐渐清晰,齐邦媛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有风的午后。少年站在隘口,温柔地对她说:「别哭。」

2010年,齐邦媛的【巨流河】出版,她在书里记录了和张大飞的这段情缘。也因为这本书,我们才能在半个多世纪之后,读到这个凄美却又充满遗憾的爱情故事。

【巨流河】

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齐邦媛和张大飞的故事并不是孤例。为了抗日救国,无数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放弃了自己的家庭和爱情。上马奋战而忘其命,以身许国而忘其家,正是有了他们的牺牲,才有如今的国泰民安。

向所有英雄致敬!

参考资料

1. 齐邦媛-【巨流河】

2. 潇湘晨报-【巨流河】作者齐邦媛写给张大飞的第一封信从湘乡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