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中国历史上,一龙二凤三猪四痞五秀六僧,分别指的是哪几位帝王?

2024-10-19图片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帝王因其独特的个性和事迹而被后人赋予了各种各样的绰号。这些绰号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了他们的形象,还反映了他们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其中代表性的六位帝王,他们分别是 「一龙二凤三猪四痞五秀六僧」

那么这些帝王具体都是指谁呢?

这些称号背后又有哪些耐人寻味的故事呢?

一、祖龙秦始皇

这「龙」当然是指「祖龙」,即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秦始皇。南宋裴骃的【史记集解】中说: 「祖,始也;龙,人君像;谓始皇也。」

而「祖龙」一词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在后世很多文学作品中,「祖龙」都是秦始皇的代称。

秦始皇被称为「祖龙」,也与先秦时期的五德终始学说有关 。这一学说由战国时期思想家邹衍提出,认为历史是由五种德行(木、火、土、金、水)循环交替来主宰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宣称他的统治代表「水德」,以替代周的「火德」。而「水德」和「龙」联系起来,则与一个传说有关。

相传秦始皇高祖父秦文公,在外出狩猎时曾捉到一条黑龙。五行中,水对应黑色,而这条黑龙就预示着秦国将以「水德」统治天下。

秦始皇正是利用这样的传说和所宣称的「水德」,来为自身统治增添合法性,以此证明他的统治是天命所归。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集权国家,他通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然而,秦始皇的严刑峻法和高压统治也导致了秦朝的短命,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却只存续了短短的15年就灭亡了。

尽管秦始皇一生追求长生,幻想王朝永恒,但整个秦朝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短短的一瞬。

二凤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最杰出的皇帝。他的绰号「二凤」,则有两个原因。

一是李世民自己写的一篇【威凤赋】。文章中,他自比为凤,以此来追忆和功臣们一起建功立业的峥嵘岁月,同时表达了对各位功臣们的感激之情。

第二则和一个道士有关。相传李世民4岁时,有个算命道士给他看相,直呼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还称他长大后必能「济世安民」。

父亲李渊也由此就给他取名为「世民」。 因为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所以李世民就有了「二凤」的绰号。

李世民早年通过玄武门之变,成功夺取了皇位。此后,他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唐朝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

在李世民的领导下,唐朝通过一系列改革巩固了中央集权,重视人才选拔和广纳意见,使朝政清明,国家稳定。

对外方面,他通过征战和外交扩展疆域,击败突厥,稳定北方边境,并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同时,李世民也很注重民生,他减轻税负,兴修水利,鼓励农耕,发展经济,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他的治国理念和手段深受后世推崇,也奠定了唐朝长久的繁荣。

他被称为「凤」,既象征了他的非凡,也标志着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小猪汉武帝

你绝对想不到,历史上威名赫赫的汉武大帝,竟然有「小猪」这样滑稽的绰号。这来源于武帝刘彻幼年时的小名「刘彘」,而「彘」就是「猪」的意思。而他早年取名为「彘」,相传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缘于民间习俗,老百姓都喜欢给孩子取个低贱的名字,以避开厄运,祈求孩子平安长大。因此,汉景帝就给幼年武帝取名为「彘」,希望他能够健康成长。

第二种说法则更有趣一些,传说汉景帝在刘彻出生前,在宫里梦见了一头巨大的红猪,还听见高祖刘邦在梦中吩咐他,王娡(武帝母亲)之子应该取名为「彘」。

景帝就认为这是迹象的兆示,于是就给幼年武帝取名为「彘」,寓意大汉朝会像猪一样健康富足,有力地延续下去。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才干的显露,尤其是在武帝在被正式立为太子之后,「刘彘」这个名字显然已经不再适合他的身份和地位了。

因此,景帝就为他被改为「刘彻」,意为「通彻」 「明彻」,以彰显他的智慧和王者风范。

汉武帝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和军事行动,极大地扩展了汉朝的疆域。他击败匈奴,开通丝绸之路,实施盐铁专营和币制改革,这些举措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也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尽管晚年的「巫蛊之祸」,为整个武帝时代统治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汉武帝无疑是汉朝最具影响力的皇帝之一,他的改革和军事成就奠定了汉朝的强盛基础,并深远地影响了后世。

流氓痞子汉太祖

说到历史上有名的「痞子皇帝」,那就非刘邦莫属了。刘邦,本名刘季,在起事发迹前,是沛县出了名的混混流氓,以其粗鲁、不拘礼数和好色等行为著称。

他年轻时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常常依靠亲友接济度日。以至于到了四十岁,都还没娶上媳妇,和乡里的曹寡妇关系暧昧,还育有一子刘肥。

有次,隔壁县的吕公为了躲避仇人来到沛县,县官设宴欢迎各路豪杰。刘邦不请自来,空口白牙来了一句「贺万钱」,就把吕公貌美的女儿吕雉娶回了家。

起义举事后,刘邦好色的习气依旧不变。儒生郦食其前来投奔时,刘邦正被两个貌美女子伺候着洗脚,这让郦食其气得不行。

尽管如此,郦食其最终还是选择追随刘邦,因为他看到了刘邦身上不拘一格的雄主特质。

刘邦的雄主特质在于,他对人才一流的驾驭能力,他能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比如,他麾下的张良负责出谋划策,统筹全局,韩信统帅军队,征战四方,萧何治理内政,做好后勤,这些人的才干和贡献为刘邦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入咸阳时,刘邦忍住了美女和钱财的诱惑,制定了「约法三章」,简化法律,减轻赋税,恢复生产,迅速稳定了社会秩序。

鸿门宴上,刘邦又巧妙地周旋脱险,随后通过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手段,逐步削弱了对手项羽的力量,最终赢得了天下。

光武帝的开挂人生

古代所有皇帝中,光武帝刘秀可谓是最「秀」的一个。说他「秀」,不是因为他的名字带「秀」,而是他的人生实在是太秀了,运气好到令人惊叹,后世也因此戏称他为「位面之子」。

刘秀出身于普通之家,早年过着平凡的生活。28岁时,他和兄长刘縯在南阳起兵,反抗王莽的新朝。

在昆阳之战中,刘秀寥寥几千人,面对王莽的数十万大军,以少胜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传说在昆阳之战前一天晚上,一颗巨大的陨石从天而降,正好砸在王莽军营中。

这一事件大大震慑了王莽的士兵,士气大减,使得刘秀的军队更加容易地获得胜利。

尽管这可能是传说,但无疑为刘秀的传奇人生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在后续的打天下过程中,刘秀也经历了过奇迹般的幸运。

一次,刘秀被王朗的军队一路赶到了滹沱河边,军中无船,无法渡过。

却不料这时忽然天降大雪,河面结冰,军队得以顺利渡过。等王朗追上来时,河面的冰居然又裂开了,王朗军不得通过。这样离奇的事件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人生的传奇性。

不过,刘秀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好运,更在于他的智慧和能力。昆阳之战后,刘秀被派往河北平定叛乱。

在河北,他成功招降各路豪杰,并通过迎娶真定王的外甥女郭圣通,获得真定王的支持,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势力。

最终,刘秀在河北鄗县登基称帝,并以河北为基地,逐渐平定群雄,一统天下,中兴了汉室。

身份低微明太祖

古代所有皇帝中,朱元璋的出身可谓是最为低微的一位。他幼年时父母双亡,曾经乞讨为生,后来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和尚。

青年时期,朱元璋投身到农民起义的队伍中,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气,迅速脱颖而出。经过多年浴血奋战,朱元璋逐步击败各路军阀,最终在1368年建立了明朝,是为明太祖。

因为早年在皇觉寺做过和尚,朱元璋对佛教有着复杂的情感,对他后来的治国理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登基后,他一方面支持佛教,修建寺庙,另一方面又严格控制僧侣,避免他们的势力过大影响政权稳定。

野史中说,因为朱元璋当过和尚,所以非常忌讳「僧」「光」「秃」等字眼。因为参加过红巾军,他也讨厌别人说「贼」「寇」,甚至是谐音「则」这样的字。

有一次,大臣徐一夔在给朱元璋的贺表中,提到了词语「光天之下」和「为世作则」。朱元璋认为是在故意讽刺他是僧人和贼人,于是将徐一夔处死。

还有一次,宁妃兄长郭德成酒后和朱元璋开玩笑,说要剃光自己的头发。酒醒后,郭德成意识到不妙,赶紧剃了光头装疯才躲过一劫。

不过,这些故事很可能是后人的杜撰。事实上,朱元璋从来没有隐瞒过自己的苦出身,对当过和尚的经历也毫不避讳。

他甚至将「空门礼佛,出入僧房」等叙述刻在皇陵碑上,昭告天下。而现存的【明太祖御笔】中,就有三首提到僧和禅的诗。

可见,朱元璋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而感到自卑,反而利用这些经历增强了自己的决心和韧性,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

结尾

这些帝王的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他们各自的传奇人生,也展现了中国历史的丰富多彩。不管是 「祖龙」秦始皇,还是有「二凤」李世民,每一个绰号都让他们在历史上有了特别的地位。

通过这些绰号,我们不仅能更生动地了解这些历史人物,还能从中感受到历史的趣味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