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0月26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话剧【三姐妹】,在北京国话先锋智慧剧场首演,在契诃夫逝世120周年之际为观众献上契诃夫经典名剧。
【三姐妹】海报。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一场雷雨,众人手持黑伞上台,以蒙太奇的方式讲述着自己的内心,两块幕布轰然坠落,将观众带入三姐妹试图冲破桎梏的精神世界。年轻的军人们来到了小城,给孤单的姐妹们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可最终图森巴赫死去,威尔士宁离开,留下了三姐妹,但不变的是她们对于生活、生命的永恒信念。
【三姐妹】剧照。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该剧导演李瑜在精神内核上完全尊崇契诃夫和其所设定的时代气象,但又并非模仿沙俄时期人物表象,而是将四幕剧改编成了24个紧凑的「切片」,用蒙太奇的手法紧密拼凑在一起。
空荡的舞台上,高达5米、有着欧式纹样的灰色旧墙,代表文明的缩影;如同俄罗斯广场般开阔的舞台地面,构成了宏大、史诗感的意象,打破了写实、具体的空间样式;地面上,在光影映衬下的漩涡,如同希望和幻灭交织的诗章。
【三姐妹】运用管乐、爵士、古典、摇滚等诸多现代音乐元素,为剧情营造出强烈的反差感。从上半场的游戏感与轻盈感,转变到「后朋克」与电子乐所带来的科幻感与未来感。
李瑜用自己在俄罗斯所学的「行动分析法」,帮助演员撬开人物、进入表演的大门。青年演员们身着现代服饰,在开阔的舞台空间扔飞盘,玩无人机、拍立得,自由、有趣、轻盈感荡漾在舞台上。他们一边高声争论理想与现实,一边跳跃、哭喊甚至飞舞,大幅度的肢体表达,迸发出青春的生命力。
【三姐妹】剧照。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国话青年演员张奕聪是个地道的东北人,他摒弃了中国人演外国戏的隔阂、生硬,不去刻意追求外国感,而是用中国北方人的语气、口吻,更加接地气,也让观众感觉更加亲切、易于理解。当看到三姐妹们拥抱在一起哭泣、互相取暖时,年轻的演员们找到了立足本土化的表演特点,也让观众在戏中产生共鸣。
【三姐妹】剧照。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全剧接近尾声的一幕,舞台的一角摆了很多个小孩的玩偶,那是导演对于未来世界的渴望与想象。「我觉得【三姐妹】是一个科幻片,正是这种对于‘到不了的莫斯科’的渴望,对得不到的东西的永恒的向往,不断激励人们,让人类文明前行。」李瑜说。
【三姐妹】剧照。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话剧【三姐妹】沿着契诃夫的脚步追问,我们留给未来孩子们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李瑜表示,要「通过经典作品的精神力量,让当代人找到值得为人生奋斗、赓续灿烂文明的永恒信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