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七岁孩童皇帝投海殉国,为三百年王朝血祭,到底该于不该?

2023-12-24图片

南宋祥兴二年二月初六(公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流亡政权和一支逃窜的残兵败将,与元朝军队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溃不成军的宋军,饥渴难耐,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后彻底放弃抵抗战,崖山岛失守,宋军的战船散乱地漂浮在海面上。

时任左丞相的陆秀夫,背着年仅七岁的小皇帝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噩耗传来,十万军民绝望至极,哀嚎声铺天盖地,相继投海殉国,国祚319年的宋朝至此彻底消亡。

查阅古代历史脉络,孩童皇帝以身殉国,南宋君臣的悲剧仅此一例。后来的明朝崇祯帝煤山自缢殉国前,却悄悄地放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寓意着明朝还有东山再起的种子。而宋朝,仅剩下最后一个孩童皇帝,他只身殉国,预示着宋朝在这场政权争夺的斗争中,把最后的本钱都输的一干二净,再不会有卷土重来的丝毫机会了。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片段。陆秀夫此举也为他赢得了民族英雄的荣誉称号。赵昺的溺亡,也标志着宋朝最后一颗灰烬彻底熄灭了,人亡政息的结局再也没有改写的机会了。

赵昺是宋度宗的第三个儿子。此前,年长他一岁的嫡长子哥哥宋恭帝赵隰在谢太后的引领下向元朝投降,获得生还的机会,但被押送到元大都。一年前,年长他三岁的庶长子哥哥宋端宗赵昰,在流亡途中忧郁而死。宋度宗仅存于世的三个儿子便只剩下年仅七岁的赵昺。

本来,在宋端宗病死之后,官员为数不多的南宋流亡朝廷基本上泄气了,大家都认为宋朝气数已尽,打算放弃抵抗,文臣武将各奔前程。但是,在这悲情时刻,陆秀夫一席话把大家又从逃命的半道上,推上了誓死抗争的悬崖:度宗皇帝有一个儿子还在,我们逃命去把他怎么办呢?古人中曾有过仅凭借一旅即成就中兴的,而我们现今百官都在,还有数万军队,上天如果还没想灭绝大宋,难道就不能凭此振兴国家吗?

于是,陆秀夫凭一腔热情,硬是感动了文臣武将。宋朝景炎三年(1278年)四月,他与张世杰、苏刘义和众大臣拥立卫王赵昺为帝,改年号为「祥兴」。

此时,南宋君臣和数万军队被张弘范率领的元军赶到了崖山海面,一千多条简陋的战船被连接在一起,粮草、淡水断绝,将士疲惫不堪。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二月的一天晚上,海上升起大雾,咫尺之间不得相辨,张世杰挑拣一只小船欲接走赵昺,策划乘机突围,但陆秀夫害怕被人出卖,更怕被俘虏,不肯让赵昺上船。于是他将自己的妻子儿女赶下海去,换上朝服以君臣之礼拜别赵昺:「陛下,国事一败涂地,陛下理应为国殉身。德祐皇帝(宋恭帝)当年被掳北上,已经使国家遭受了极大的耻辱,陛下万万不能再重蹈覆辙了,国家不复存在,陛下你也不必苟活于世,理应以身殉国。」

年幼的赵昺根本听不明白陆秀夫最后的悲鸣,他只能从这些大人们绝望的表情和悲凉的哭声中感受到恐惧,早已吓得哇哇大哭。陆秀夫说完,将黄金国玺系在腰间,背起赵昺奋身跃入大海,顷刻间君臣二人就沉没得无影无踪。

船上所有的大臣、宫眷、将士和数万士兵,听到这个噩耗,万念俱灰,顿时哭声隆隆,数万人纷纷投海殉国,海面上一时飘满垂死挣扎的南宋最后的牺牲品。延续三百多年的大宋王朝,它的开创者、传承者、建设者、拥护者,谁也不会想到,最后退出历史舞台竟然是这样一场千古悲剧!

不少人认为,理学大家、誓死捍卫儒家正统大义的陆秀夫,倾其所有导演了这场可歌可泣的历史大剧。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体现了儒家正统思想捍卫正义的品格和珍贵价值。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凝聚成传统文化的精髓,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可就在三年前,历经三朝的谢太后毅然决然,引领小皇帝宋恭帝赵隰向元军屈膝投降,赵隰等还是获得了生还的机会,后来在汉藏佛学方面做出不少成绩。

三百多年前,宋朝创始人赵匡胤从后周小皇帝柴宗训手里夺取天下,后周宗室不也得到了保护和延续?他们压根不会想到以身殉国。

一千年前,蜀后主刘禅归顺魏国,不也留下了乐不思蜀的美谈吗?蜀亡,大家虽有心不甘,但悲壮殉国的故事毕竟极少。

无论如何,要一个七岁的孩童为逝去的政权用生命去祭奠,总不是一首值得颂扬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