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先有火神庙,后有北京城。

2024-10-21图片

北京什刹海周边素有「九庵一座庙」之说,其中的一座庙就是指勅建火德真君庙,俗称火神庙。

近日,我们慕名拜谒了北京什刹海这座火神庙。

勅建火德真君庙不仅是北京城内现存最古老的庙宇之一,也是北京众多火神庙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也是全国唯一的御用火神庙。这座火神庙原为道教全真派祖庭白云观的下院,后直属中国道教协会管辖。

老北京有句谚语:「先有火神庙后有北京城」;说明什刹海火神庙远在元大都建都之前就有了。

什刹海火神庙始建于唐朝贞观六年(公元 632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元顺帝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重修。

(图为1901年的火神庙东牌楼)

明代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因宫廷连年发生火灾,于是下令在元代庙址上扩建火神庙,并赐琉璃碧瓦以压火。

明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嘉宗皇帝下令,每年六月二十二日为祀火神之日。从此每到这一天,皇宫里总要派官员来这里祭祀火神。每逢皇宫失了火,也要委派大臣来这里告灾,并求火神保佑平安。主祀火德真君亦称火神。火神以火施化为民造福。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两次重修,「门及后阁俱加黄瓦」。庙内有殿宇楼阁三重,面积不大,但是一直香火很旺。

2010年12月12日作为中国道教协会的直属宫观对外开放 。

火神庙的主体建筑至今基本保存完整。

敕建火德真君庙坐北朝南,开有两个山门。山门为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绿剪边,面阔、进深均一间 。

虽然什刹海火神庙的主要殿宇都在南北中轴线上,但正门却是东门。东山门为歇山黄瓦罩顶,绿瓦剪边,下方留拱券式门洞,两侧各连黑瓦罩顶围墙。

东山门内竖彩色牌楼一座,东侧字匾「寿国山林」、

西侧字匾「丹天圣境」。牌楼西面正对院内三官殿。

南门兼作灵官殿,正面供奉隆恩真君王灵官,故灵官殿又称隆恩殿。形制倒座,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黑琉璃瓦绿剪边,供奉隆恩真君王灵官。

背面神位供奉张道陵画像。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民间对其有「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之赞。民间还有种说法叫作「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这也充分体现了民间对这位道教护法神灵的崇敬。

有人发出疑问:兼作灵官殿的南门占据中轴,为什么偏偏还要修建一个东门作为正门呢?这是因为南门外紧邻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由灵官殿进入火神庙,迎面便是火神庙的主殿荧惑宝殿。荧惑宝殿,又称火祖殿,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和进深都是三间,前接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卷棚悬山抱厦;黑琉璃瓦绿剪边。

荧惑宝殿之所以叫作荧惑宝殿是因为其内供奉的是南方火德荧惑星君。即老百姓常说的火祖、火神。火神爷是人们信奉的诸神中资格最老的神祗之一。

相传,在远古时期,燧人氏钻木取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并使人类进入了熟食阶段。为了纪念他,人们尊称他为「火神」。

在原始社会里,原始人群每年在他们认为象征着「火」的夏季里祭祀火神,答谢火神对人类的赐福和恩德。在秦代以前,祭火神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后来,此俗主要流行于中国民间。

火德荧惑星君其实源于古代人民对星辰的自然崇拜,是民间信仰的道教五星君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一遭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诸多宏伟的宫殿寺庙都因火而毁。所以对火的畏惧,就体现在对火神的崇拜上。

火祖殿内原悬有乾隆皇帝御笔之匾及对联,匾曰「司南利用」,联曰「菽粟并资仁,功成既济;槐榆分布令,序美惟修」。另外,此殿顶还有一漆金八角蟠龙藻井,精巧无比,在京内并不多见。

荧惑宝殿以北是斗姥阁。

穿过甬道来到斗姥阁区域。

斗姥阁面阔五间,硬山顶,黑琉璃瓦绿剪边,上下两层,

原悬有乾隆御匾「妙统辰枢」。

这一进现在还没有开放。

东西耳房为道人的丹房和办公区。

斗姥阁以北是最后一进的万岁景命阁,俗称「玉皇阁」,面阔三间,硬山顶绿琉璃瓦剪边,

原悬有乾隆御匾「紫霄香案 」,

阁前东西两侧均连有二层的折廊与东西两座配楼相接。两座配楼均为三开间硬山顶 ,灰瓦绿剪边。

道经中说,斗姥是北斗众星之母。玉皇大帝是道教中天界最高主宰之神,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圣和人间、地府之事。

在「万岁景命阁」两侧的连廊下,各有一掖门,直通庙后一水亭,可观什刹海烟波,可惜早已不存。

「万寿景命宝阁」前有一尊大铁香炉,来历非凡,是乾隆年间内务府慎刑司员外郎冯七十四敬献给火神庙的。此香炉100多年前流散海外,为荷兰驻华大使馆收藏。2011年5月10日,荷兰政府将香炉归还中国,安放于火神庙中。

首进院落西侧,正对东山门的是三官大殿。三官殿内供奉的是道教中天、地、水三官大帝。

上元天官主赐福,象征吉祥和好运;中元地官主赦罪,给予宽恕和赦免;下元水官主解厄,保护人们免受灾难和困境的困扰。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就是根据三官生辰所定。

二进院西侧为财神殿。

财神殿面阔三间,歇山式绿瓦罩顶,前接悬山抱厦,下放道鼓。

殿内供奉主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武财神关云长。据说什刹海火神庙财神殿非常灵验。

二进院东侧为慈航殿。内供慈航真人,即观音大士,又称圆通自在天尊,是道教和佛教共同信奉的神祇。慈航殿与财神殿东西对称,遥相呼应,抱厦下放置道钟。

在荧惑宝殿东侧的两座配殿非常吸引未婚男女的青睐。配殿对面上边的围栏上挂满了求姻缘的祈福红绶带。

什刹海火神庙中的狐仙堂匾额未乾隆御笔,里面供奉的狐仙也和其他狐仙庙不同。别处供奉的大多是一对老年狐仙夫妻,而这里却是供奉了一个大美女。我国民间有狐黄白柳灰五大门的说法,其中的狐仙占了五大门之首。在道教众多的神祇中,狐仙娘娘是东汉张道陵祖天师和历代张天师护法,因弘道有功,被奉为道教正神。

月老殿供奉的是月下老人正缘尊神。民间也称月下老人为月下老儿、月老,主管世间男女婚姻,以红线相系,确定男女姻缘。

月下老人是中国民俗文化中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其形象和故事体现了人们对爱情与婚姻「前世注定今生缘」的认知态度。月老殿门前摆放一块三生石,寓意红绳一牵共白首,天配良缘定三生。

据说什刹海火神庙求姻缘非常灵验,这或许要归功于狐仙和月老了吧。

火德真君庙内殿宇多使用琉璃瓦,除了火祖殿两侧各两间及斗姥阁两侧各五间的配房为灰瓦外,其他诸座殿宇均有琉璃瓦覆顶。是因为万历年间北京故宫及神坛火灾频繁,赐琉璃瓦镇火的缘故。

至清乾隆时期,又将山门及万岁景命阁增为黄瓦。火祖殿内的蟠龙藻井作为一种装饰物,它不仅展示了等级的尊严,还体现了古人避火的一种观念,有以水镇火之意。

(图为1982年的火神庙)

火神庙虽为皇家道观,但历来由正一派道士住持。据传张天师入京觐见,多驻跸于火神庙。

20世纪30━40年代,火神庙的住持道士田子久,十分善于交际,社会知名度颇高,号称当时京城四公子之一,又被称为北平第一美老道。

长期以来,什刹海火神庙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民间风俗,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六月二十二日火祖圣诞之盛况。

过去皇帝每年都要遣太常寺官员前往致祭。

【明熹宗实录】:「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命太常寺官以六月二十二日祀火德真君,著为令。」

清末及民国年间,火神庙则又连年举行中元法会,由大户人家出资建造巨大的「普渡船」,在庙外甬道上焚化。前来观礼的人们将甬道挤得水泄不通,为京城一胜景。

(专业说明参考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