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秦始皇嬴政比刘邦大三岁,为什么我们总感觉两人不在同一个时代?

2024-06-30图片

刘邦与秦始皇仅差三岁,为何众人会感觉他们并非处于同一时代呢?

由于历史史籍阐述方式以及人的思维惯性,一些历史人物的交错往往会呈现出时空的隔阂平行不会交集,秦始皇嬴政和汉高祖刘邦就属于这种情况。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记:「秦始皇帝者,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经换算可知,即公元前 259 年出生。

【史记】中虽未直接载明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年份,但南朝宋裴骃在【史记集解】有言:「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二」,由此推断,刘邦生于公元前 256 年。(另有一说刘邦生于公元前 247 年)

两者相较,刘邦仅比秦始皇小三岁,属于同龄人,然而为何会给人感觉不在同一时代呢?主要原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不同朝代的开创者

秦始皇——秦朝首任皇帝

秦朝(前 221 年—前 207 年)

秦国本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待嬴政即位后,三十九岁之时统一六国,创建起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自称为「始皇帝」。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

汉朝(公元前 202 年—公元前 220 年)

刘邦出身农家,地道的农民出身。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逝世后,秦朝陷入内忧外患之境。面对天下大乱的情势,刘邦果断抓住机遇,率领沛县子弟起义,投身到反秦的队列之中。秦朝灭亡后,各地义军开始争夺天下。刘邦所率军队在垓下之战中击溃项羽 ,实现了天下的统一。公元前 202 年,刘邦登基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尽管他们仅有三岁之差,然而身为不同朝代的开创者,难免会令人产生不在同一时代的错觉。

二、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存在差异

公元前 247 年,秦庄襄王逝世,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秦王之位。而彼时十岁的刘邦,只是平民百姓一个,不喜劳作,甚至有些痞气,且已呈现出小痞子的模样。但他亦有自己的偶像,即魏无忌,乃战国四公子之一,时人敬称其为信陵君。刘邦曾计划远行,前往西边的魏国,以拜见自己的偶像。

公元前 238 年,嬴政二十二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政。这一年,他先后扳倒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将权力紧握于自己手中。此时的刘邦十九岁,偶像魏无忌已离世多年,他在魏无忌门客张耳的门下充当食客,尽管声名不显,却是他年轻时的高光时刻。

公元前 225 年,嬴政三十四岁,距离他开启灭六国之战已过去五年。这一年,他派遣将军王贲攻打魏国,魏王投降,魏国灭亡。这一年,刘邦三十一岁,因魏国灭亡,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们纷纷离散,刘邦被迫返回故乡沛县,再度开启自己的混混生涯。

公元前 221 年,嬴政三十九岁,此时六国已灭,他完成了天下统一的伟业,秦国也转变为秦朝。他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普通的王号已无法凸显其功绩,遂将「三皇五帝」中的「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称呼结合起来,自称为皇帝,因他是首位统一华夏之人,故而自称「始皇帝」。

三十九岁的他已然站立于人生的巅峰,而三十六岁的刘邦才刚刚担任泗水亭长,由于工作需求,他需将沛县地区的徭役押往秦都咸阳,恰在此际遇上出游的秦始皇,被其出行仪仗与英雄气概所震撼,道出了那句著名的话语:「大丈夫生当如此」,其雄心已初露端倪。四十一岁时,他迎娶吕氏,正式开启了他不同凡响的一生。

秦始皇四十八岁时,东郡(大致位于今河南东部和山东西部)落下一颗陨石,上面刻着「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为之震惊,即刻派遣御史前往陨石坠落处调查,逐家逐户排查可能刻字的知情人,结果却一无所获。

盛怒之下,他下令将居住在陨石旁边的所有人家全部处死,并焚毁了这块刻字的陨石。同时,出现了一个神秘的预言:「祖龙今年死。」当时,民间普遍认为秦始皇即为「祖龙」。惶恐之下,他找人占卜,得到两个结果:一是要出游,二是要迁移民众。

对于占卜的结果,秦始皇极为重视,即刻着手安排迁移,将三万户迁至北河渝中地区。

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 211 年)农历十月,秦始皇开启了他的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出游,他期望早日化解那「魔咒」。

巡游路途颇为顺利,行经浙江的会稽,也抵达了北边的琅琊,最后在平原县黄河渡口,秦始皇病倒了。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 210 年)农历七月,在河北沙丘(邢台)平台,秦始皇病逝,终年五十岁。

秦始皇逝世后的第二年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竖起反秦大旗,刘邦在沛县也拉起了一支约三千人的队伍,踏上了他争夺天下的征程,此时他已经四十八岁了。数年后,刘邦在垓下击败项羽,实现天下一统,建立汉朝,登上了十九年前秦始皇所坐的那个位置。

通过以上这些时间线,我们能够明确,秦始皇嬴政与汉高祖刘邦的人生道路截然不同,嬴政十三岁便登上历史舞台,而刘邦直至他死前依旧默默无闻,直至嬴政逝世后,四十八岁的他才追随陈胜、吴广的步伐起兵反秦,进而登上历史舞台,这种时间差距,极易令人产生两人不在同一时代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