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八大山人:世界以痛吻我,给个白眼如何?

2024-08-17图片

初识八大,还是2014年在朋友的QQ空间,源自八大的【茄子】图。后来退休后,慢慢接触了国画,对八大也有了浅显的认知和了解。

八大(1626—约1705年),名朱耷,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由桵,字雪个,八大山人是他的号。

朱耷19岁时,明朝灭亡。他作为明朝皇室宗亲,被一路追杀,不得已只能隐姓埋名,装聋作哑地躲避起来,曾经的皇室贵族成了亡命之徒,朱耷受尽家破人亡之苦。于是他决定改名换姓,遁入空门,他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八大山人」。

很多人乍一看这个奇怪的名字,都会以为是八个「山里的隐士」。

其实,这个名字的真正含义是,把朱字去掉「牛」成了「八」,耷去掉「耳」成了「大」。「牛耳」二字象征着权力,去掉「牛耳」的「八大」,表明和过去的一切划清了界限,也表达了被人抢了地盘儿的怒恨。所以只能通过晦涩难解、离奇古怪的画作来表达自己的悲愤。

八大山人有一首题画诗说:

「墨点无多泪点多,

山河仍是旧山河。

横流乱世杈椰树,

留得文林细揣摹。」

大体意思是说,山河依然是原貌,但江山却已易主,画上的墨点还没我的泪点多呢,我的心情就通过画作留给后世去揣摩吧。

此诗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他的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八大绘画最大的特点就是惜墨如金,一条鱼,一只鸟,一棵树,一朵花,都能构成一幅完整的画。

不过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他画面的每一笔,每一个布局都很讲究,有多一笔、少一笔都达不到的效果。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他画里的鸟、鱼、鹿等所有动物都白眼儿瞪天,为何要翻白眼儿?因为不屑!一个简单的白眼儿,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是对朝廷的蔑视和对自己命运的反抗。

他就这样,一直翻着白眼宣泄着内心深处的愤懑,出家30年,他就画了30年。

【古梅图】

这幅【古梅图】,梅树根部无土,树芯中空,旁枝上却有数朵梅花盛开。他在画上题了三首诗,其中一句:「南山之南北山北,老得焚鱼扫虏尘」。「虏」就是隐晦的指清朝统治者,「扫虏尘」就是要把清朝统治者赶走。但不管八大怎么期望「扫虏尘」,世界最终没能变成他想象的样子,最终,八大的梦想幻灭了。

他一气之下撕掉了僧袍,把它烧成灰烬,最后怒走200里地,回到了故乡南昌。他落魄地穿行在大街上,一路又哭又笑,从此当地多了个不僧不俗的痴癫之人。而这之后,他所有的作品落款都会把「八大山人」这四个字连着写,看起来就像「哭之笑之」。

尽管他疯疯癫癫奔走于大街小巷,被一群孩子拍手追逐嬉笑。但我想,那一刻他一定畅快地释然。他歌之、舞之、笑之、哭之,以一种近乎极端的方式,宣告一个囚徒的解放。

不过狂乱过后,八大山人又恢复了平静。他蓄发还俗,一切仿佛回到了原点,开始了新的创作生涯。

在他的【安晚册】里,一只鸟站在石头上,低下头,闭着眼睛,画里似乎少了一些戾气,多了些平淡天真。之后,他的画作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简单,最后整个画作简化到整个画面只有一笔一印。

正所谓「一花一世界」,既然这个世界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就用画笔重新塑造一个世界,他创造的这个世界看似越来越简单,但也越来越广阔了,画面中大片的留白,让人的视野和胸怀也开阔了。

晚年的八大,生活趋于平淡,在自己建的小茅草屋里,度过了最后时光。有人说他晚年孤寂困苦,但我更愿相信,这是他一生中最自由自在的时光。他给自己的茅屋起名「寤歌草堂」。所谓寤歌,就是睡醒后的欢歌,说明他已放下了之前的不甘,变得自由快乐。

从那之后,他的作品都是一派天真洒脱的景象。比如这幅【荷花蜻蜓图】,画中荷叶亭亭如盖,好似在随风摇曳。一只蜻蜓落在上面小憩,自在宁静,惹人喜爱。

菜根谭中说,「天地本宽,而闭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风花雪月是那么的安闲美好,但是,扰心的人也还是会自寻烦恼。

我想,晚年的八大山人如果看到这句话,他一定会翻翻白眼,狡黠一笑。

这位亦僧亦道疯癫无常的「怪人」,虽生不逢时,颠沛流离身世飘零,却终是未能被历史浑浊的云烟遮蔽,留给后世一缕别样色彩!

致敬!八大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