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南京:夫子庙秦准风光带

2024-06-01图片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位于秦淮区中部,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十里内秦淮河为轴线、明城墙为纽带,串联起了众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古迹。

街口,有高高耸立的两层斜顶三门牌坊,正中门额有「古秦准」三个大字。步行街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两旁全是古典建筑楼阁,商家店铺,招牌高悬,灯笼高挂,旗帜飘翻,音乐震响,热闹非凡。

首先来到夫子庙。它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进去参观需要购票。故乡就有文庙,也是省级文物,其结构格式大体相同,故只作外观欣赏足矣。

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说,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

夫子庙对面是江南贡院,门外有书生执笔专心应考的雕塑,忍不住也与它来了个合影。

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也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

旁边还有近代实业与教育家张謇的雕像,他就是在此通过考试最终成为状元的,陈独秀也来此参加过科举考试。

穿过「天下文枢」牌坊,来到夫子庙泮池旁,这泮池与秦准河相连,故成了浏览秦准河的码头,池里泊满了成排红柱黄顶的小游船。泮池后的照壁为红色,塑有两条黄龙抢宝浮雕,红黄相衬,十分鲜明。

紧邻夫子庙的是,重重叠叠粉墙青瓦的徽式楼宇,雪白的粉墙上有「秦准人家」的金色大字,十分醒目。

走过夫子庙街区,继续向前便来到了市井街区,前者为高雅神圣的儒家圣地,一米相隔却是凡夫俗子,浪子歌妓杂处之地。

前行街道尽头,左转有一桥,名来燕桥,桥下就是秦准河,过桥就是媚香楼。它左牵文德桥,右携来燕桥,南望乌衣巷,北依夫子庙,三进两层院式小楼,粉墙黛瓦,临水而居,风韵楚楚。

媚香楼,又叫李香君故居或李香君楼,为纪念李香君而建。李香君(1624年-1654年),又名李香,明代歌妓。

因家道败落,漂泊异乡,八岁时,随养母姓李。李香君是秦淮名妓,她歌喉圆润,但不轻易与人歌唱;丝竹琵琶、音律诗词亦无一不通,特别擅长弹唱【琵琶记】,歌声甜润,深得四方游士追慕。

她与书生侯方域的忠贞爱情感人至深。被逼婚,以死相拒,血溅折扇,用鲜血凝成的「桃花扇」让人无不动容。孔尚任的小说【桃花扇】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

现在这里为李香君故居纪念馆,站在楼下,望着大门 「花容兼玉质,侠骨共冰心」 的楹联,不禁想起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对像李香君这样的商女,是多么的不公平—— 虽是歌女,爱人爱国,情真意笃,以死明志,坚贞不屈,比起那些位处高堂,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应该是好上百倍了啊!

挨着媚香楼的是乌衣巷。三国时,这里是吴国戍守石头城部队的营房,晋代是王谢(王导谢安)两家豪门大族的住宅区,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昔日,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

1997年,当地政府恢复了乌衣巷,挖掘、展示乌衣巷源远流长的历史,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古居纪念馆。历经千年沧桑,如今乌衣巷已不复昔日繁华,没有豪门士族的觥筹交错,取而代之的是游人探访休闲的身影。

站在这短短的街巷,耳边响起刘禹锡的诗句来: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是的, 再显赫的名士,也抵不过时光的流逝,再富贵的豪门,也无奈历史的长河,过好当下,快乐每一天,尤为重要!

漫步步行街,见一商家板鸭生意,十分红火,排队很长,不知商家用了什么手段,有如此效果。我可没有购买,黄山老板告诫——到了秦准河,最好别买这里的东西,以免后悔。

有商家借助高科技招揽生意:一个卖饼的店,有一个着蓝花衣裤,蓝花头巾的老人,满脸红光,带着微笑,推着石磨,不言不语,从不停息,仔细看才发觉它是机器人。

临街一个木台,有几个年青人怀抱乐器聚在一起,台上一个姑娘正弹奏着电吉它,对着麦克风自弹自唱,姑娘很投入,可停步聆听的却不多,主动给钱扫码的就更少了。

华灯初上,灯光渐次点亮,这里有了比白天更多的光彩。游人更多了,游船开动了,密密匝匝的人排队上船。夫子庙照壁上的龙亮了起来,泮池的河水波动,五彩斑斓。不一会,天空渐暗,所有的火光都亮了起来:古牌坊、亭台、楼阁、商店都披上了漂亮的光彩,一派灯的世界,光的舞台。

晚八点半,离开夫子庙秦准河景区,乘地铁回到旅馆。洗漱休息,准备明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