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周朝的覆灭与九鼎的遗失——聊一聊我眼中的西安与洛阳(廿八)

2024-03-26图片

上篇文末聊到,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挥师东进,占领了东周的都城洛阳,也从真正意义上宣告了周王朝长达879年的政权覆灭。那这里面,究竟还发生了那些有趣的事情呢?

首先,还是得先聊一个有趣的历史话题,那就是「东周」和「西周」。就像很多朋友所认知的一样,我们通常认为的东周和西周,实际上就是周王朝从平王东迁开始分割开来的周王朝的两个阶段。而东周,又以三家分晋为分水岭,被后世分别以两部史书为名,称作「春秋」与「战国」。但是,今天我想在开篇聊的,则是在东周时期内的「东周」和「西周」了。

在【战国策】中,开篇的两卷,就是【东周】和【西周】。 【史记·周本纪】 中记载: 「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威公代立。」 公元前441年,东周的第十六代天子姬介病逝,其长子姬去疾继位,但仅仅三个月之后,姬去疾便被自己的兄弟 姬叔袭杀,后谥号「周哀王」。而在姬叔杀兄夺权后仅5个月,他也遭受了同样的结局,被自己的弟弟 姬嵬杀死,后谥号「周思王」。这种先王逝世后一年之内,便出现两次弑兄夺权的大逆不道之事,放眼我国历史,也算是独一份了。

在史称周考王的姬嵬即位后,鉴于考虑到自己获取王位的方式,似乎会给其他人有所启发,于是便在继位之初,便将国都洛阳王畿之地的瀍水以西、洛河以南区域,分封给了自己的兄弟,建国为「周」,后世称为东周时期的西周国。其初代国君,就是被后世称作 「 西周桓公」 的姬揭。要说这犯上得利的,还真是有传承。就在西周国二代「西周威公」姬灶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又发生了国君之争,公元前367年,继位刚刚两年的周显王「姬扁」将最后的王畿之地封周国公子根于巩(今河南洛阳偃师和郑州巩义一代,早都属于洛阳),建东周国。由于这是周王室最后的王畿之地,于是这也是周王朝历史上实际上的最后一次分封诸侯。此后,真正属于周王室的地盘,就仅余剩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以及偃师区的「王城」,实际上是寄居于东周国内。

自此,可以说周王室最后的威严也荡然无存。甚至在几十年后,还在自己的臣民面前丢了一个大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公元前257年,当时的秦王秦昭襄王令大将蒙骜率秦军三十万伐赵。而四大公子之一的 魏公子信陵君窃得兵符 ,引十万强悍的魏武卒驰援邯郸,最终击溃了秦军。看到不可一世的秦军遭到败仗,楚国国君芈元立刻有所动作,他派人上表请求当时的天子周赧王,希望能以天子的名义号召各路诸侯组成联军,由芈元为主将讨伐秦国。周赧王早就对这个无视自己的秦国大为恼火了,心想有了大国楚国的支持,刚好可以趁此良机重振天子权威!于是同意楚国请求,集结军队由西周公统领,并向各路诸侯号召联合攻秦。

但是,事情显然没有按照楚王和周赧王的规划进行。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后勤补给是个无底洞。而此时的周王室,根本无力为战争提供后勤保障,于是,只好向洛阳城中的富户借钱借粮。富户们看在周天子的份上,纷纷解囊,算是凑足了补给。可该到上阵的时候,才发现只有楚、燕和周王城的部队到了集结地点,其他的诸侯,都以种种理由推脱,没有奔赴战场。结果,「三国联军」未出函谷关就解散了。但军费和开销都已经用完,那些借贷给周天子的富户们,一看战争没有开打,便都上门要账。周赧王空为一朝天子,却无力偿还债务,又不好派兵驱散讨债人群,就躲进了洛阳王城内的一座高台上之上,并对讨债叫声充耳不闻!这也就是成语 「债台高筑」 的典故由来。

秦昭襄王自然不会放过试图釜底抽薪的周赧王,于是便出兵东征,公元前256年,西周国最后一任国君西周君姬咎面对秦国大军主动投降,并交出了自己的全部三十六邑和三万人口。同年,周赧王病逝,秦军占领洛阳,取得了象征天下政权与正统的「九鼎」,西周国灭亡,公元前249年,昭襄王的孙子,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奇货可居」秦庄襄王嬴异人在位期间,秦灭掉东周国,自此,延续将近800年的周王朝算是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

在【史记·周本纪】中的篇末有记: 「周君赧(nan)王卒,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惮狐,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 在这段文字中,比较概括的讲明了周王朝最终的结局。而在这里,咱们有必要再来聊一下「九鼎」。我始终看到,不断有人选择性的去质疑「九鼎」的存在,其实无非就是为了通过证明「九鼎」的不存在而试图降低洛阳在历史上的地位,这种话题,也没有什么必要多聊。但通过【史记】中的记载,很显然的是,在秦灭周的时候,「九鼎」无论是一个还是九个,都是实打实存在的,而且,在天下人心中,起码在将来获取天下的秦国人心中,依旧代表着一统天下的王权象征!

如果按照史籍中的记载,再考虑实际的情况,可以说,在东周后,随着周朝王室的日渐衰落,让各方有实力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前文中已经提到过在周定王时,楚庄王于洛邑「问鼎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后楚灵王一度也动心问鼎,因国内发生叛乱,未果;之后秦武王在洛阳「举鼎」,也都是基于对「九鼎」正统王权的渴望而为!据秦史记载,在惠王时,纵横家张仪也曾定策,以夺得九鼎的方式来获取政治上的绝对正确来称霸诸侯,更不用说楚王、齐王等诸侯更都是觊觎宝鼎久矣。

而作为周王室的嫡传,数代周天子都在旋于各支豪强诸侯之间,实际上,尽管在结果上来说,并没有改变最终的结局。然而,值得令人思考的是,既然从平王开始,周王室已经被广泛认为已经无法维持周王朝的尊严,而早就处于崩溃的边缘。但无论是在任何史籍中的记载,周王室真正被终结的时间,却实打实的被确定到了公元前256年。

这也就足以证明,无论我们对于一个王朝悲情的结局报以何等的不齿与嫌弃,但如果我们能以更加人文与客观的角度来思考的话,或许就会能够真的去理解和包容,为何周王朝的后期,也就是东周时期的周天子为什么会既能让自己展示出足够的卑微与绥靖,同时却又能在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足足维持300余年?这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除了轻描淡写的几句调侃甚至诋毁也很难剩下什么。然而,其中的艰辛与苦楚,只能说,谁受谁知道!话说在1800余年后的明崇祯皇帝,有人说他末代汉帝有道无福,更有说他殚精竭虑,无力回天!

再聊回「九鼎」。之前所说秦国灭周,「 秦取九鼎宝器 」。然而,这却是之后正史记载中,最后一次对于「九鼎」的记录。因为秦灭周的标志,就是秦军占领洛阳并且断绝了周王室的祭祀传承。而其中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也就是夺取了原本在周王室手中象征着天下王权的象征「九鼎」。那么显然,此时的「九鼎」自然是应该就在洛阳。但是,在此之后,在几乎所有有证可查有据可考的史籍中,都没有再明确出现过关于「九鼎」的记载了,仿佛这个象征天下王权的「国之重器」,在周王室消亡的那天就突然从历史长河中消失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后世,有很多关于「九鼎」为何消失的讨论。首先,我个人认为有几种观点是很不靠谱的。其一,就是说九鼎实际并不存在一说,这个在前文中已经聊过不再赘述;其二是,有说周王室再知道自己的国祚不久,即将九鼎给毁去了。无论是做兵器也好还是做钱币也罢,这个只要一细想,也根本站不住脚。这九鼎并不是什么普通人家家传的宝贝,而是历经千年传下来的国之重器,有可能会有周王主动地将象征一统天下的九鼎毁掉吗?那岂不是自己拆自己的台?更何况,东周末年,周王室的身边布满了豪强诸侯的眼线与暗谍,这九个「重愈万斤」宝鼎,想把它神不知鬼不觉的毁掉,岂不是和想把它铸造出来一样艰难?

【史记·秦本纪】中有记:「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 」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其实重点就在于这个「入」字。可以说随着东周国被秦占据,「九鼎」随之就被秦军带回了「秦地」,也可以把这个「入」字理解为「收入囊中」,就是拥有了的意思。无论这两种理解那个更真实,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在公元255年之后,「九鼎」的拥有者就已经是秦国了。然而,从这一年开始,到始皇帝统一天下的公元前221年这34年中,这个「九鼎」却没有了任何音信。

在【墨子·耕柱】中有记: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数百岁矣。」 按书中所记,证明在当时,对于九鼎「传承」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传承」即意味着正统,正统即意味着政权和合理性!据传是由墨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墨子言行【墨子】,成书大概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当时的天下,正处于三家分晋,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春秋」与「战国」的转折期,也是诸侯相继「变法图强」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自魏国的「李悝变法」起,至和秦国的「商鞅变法」终,是中国历史上以「法制」治国思想的起源与爆发期。可以说,在天下百家争鸣,而以法家最为兴盛的阶段,作为「法治」实际上最为坚固的后盾「王权」,必然会成为所有觊觎天下的诸侯不会漠视的关键。

所以,秦国试图进取中原的过程中,对于象征王权的「九鼎」,必然也是极其重视的。所以,就我个人的观点,在拥有「九鼎」之后,更有可能得结果就是,秦军的首选一定是将九鼎运回秦地。秦国的都城咸阳,也就是在今天陕西省咸阳市渭河北岸区域。而周都城洛阳和秦都咸阳的距离在400公里左右,以当时秦国的实力,要将九鼎从洛阳运到咸阳,也并不是什么难事。所以,九鼎在当时,有很大的可能性已经被秦军拉回了咸阳。

但是,在【史记·封禅书】中的一段记载,却让后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其後百二十岁而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 」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秦灭了周,把九鼎拿走了。但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个九鼎没有被秦拿走,而是在之前就被人沉到了位于彭城「泗水」中。古彭城就在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区域内,那这个九鼎又怎么会从周王朝的都城洛阳,转而沉在相距500公里之外的徐州呢?

曾经有专家和学者分析,由于在当时位于徐州的彭城,是古徐国所在地,而徐国,又是与秦国有着同源之亲。于是,秦国在获得「九鼎」之后,将「九鼎」送至「旧徐国」之地已祭先祖。这个在我看来纯属无稽之谈。这个咱们简单了解下「秦徐」之间的关联。这就牵涉到一个上古时期的名臣「伯益 」。据传,伯益 「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舜赐姓嬴氏」。 也就是说,伯益就是「赢姓」的始祖。而舜帝禅位于禹后,伯益被任命为执政官,总理朝政。到大禹晚年时,欲效尧舜禅让之例让位给伯益,却遭到了伯益的坚定推却。具体原因必不可考,但结果是, 「禹传子,家天下!」 夏朝也因此建立。

而「伯益」在舜帝时就担任「虞」的职务,掌管山林川泽。由于其「让贤」之功,自己以及后人得以长久在夏担任重臣。「伯益」的次子若木被夏王启封为徐国国君,都城为徐城,也就是今天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区域内)。【史记】载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女,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 在后世,「伯益」之长子「大廉」的玄孙「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多显,遂为诸侯。」也就是说,「夏臣」伯益的「后人」,一直到商,始终处于辅佐王室的重臣阶级。

然而到了周灭商之后,夏臣「伯益」的后人一直避祸于偏隅。直到嬴姓传至「非子」,「受周孝王封为附庸,续嬴姓祀,定居于秦地,史称嬴秦。」这段历史,在前文中也曾有提及。就此而言,「古徐国」和秦国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血脉至亲。所以,这也为秦国灭周之后将「九鼎」移至「徐地」提供了一个极其牵强的理由。

然而,这种论点也仅存在着理论上的可能。因为首先,「非子」一脉的「嬴姓 」,实际上与「徐国赢姓」分离已愈几百年。且在秦兴之前,并没有任何关于「徐国赢姓」与西北「赢姓」相关联的记载。所以可以判定,在东周末期,「徐国」早已消亡数百余年之后,已经与西北边陲经过数十代奋斗而取得强盛的「秦」,又有多大的可能会去以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上古同宗」而舍得用刚刚获得的,用来代表天下一统的国之重器来去用来祭奠先祖?更何况,「赢姓」还有传为「颛顼」后代,当时的秦已占据今陕甘及河南中东部一带,去祭奠谁不好?非要找一个「夏臣次子之后」且早已在西周时期已经消亡的诸侯国?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那么,关于「九鼎入秦」的后话,咱们下篇文章继续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