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求求那些粉丝别再捧杀了,把心理疾病吹成高级演技真不合适

2024-06-02图片

虽然八月的炎夏已经接近尾声,但网络上对一位当红女演员的热议却越来越激烈。

马思纯,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新电影【断·桥】剧照曝光后,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然而,这次热议的焦点并非她的造型或剧情,而是一个简单的眼神戏码。

有粉丝激动地大喊"被马思纯的眼神感动到哭了",并且在网络上分享了她眼中流露出的深情。尽管只是一个短视频,但评论区好评如潮,都夸赞她的眼神戏达到了"教科书级别"。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点开了视频,结果却看到马思纯呆滞的面孔和空洞的眼神,没有看到任何值得"破防"的精彩表演。作为一个资深的电影爱好者,我感到十分无奈和遗憾,不禁在心底发出一声叹息。

这种汹涌的"破防"浪潮其实并不是新鲜事物,近年来影视圈中对演员演技的极度赞美的现象像是潮流趋势般,不可遏制。从前网络上满屏风雅、附庸优美的"彩虹屁"已悄然变化,如今这些赞美的言辞渐渐变得更「接地气」,也显现出一种造作和生硬的感觉,一些语气也变得越来越真挚和热烈。

他们似乎都在尽力表现出一种态度:"我亲眼所见,被这份演技深深折服!"但作为一名旁观者的我,并不能感同身受这份热情,反而感到被欺骗和愚弄。

近年来,影视圈中的「彩虹屁」狂潮屡见不鲜,其中,马思纯的「破防」热议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上头"、"破防"这类直接且简单的赞美词汇,尽管语气强烈,但词不达意,其感染力有限,可以说它们是最低级别的自然表达。

高级一些的评价会用到「适配度」、「剧抛脸」、「爆发力」、「教科书级别」等听上去挺专业的词汇。这些词汇看似很有深意,能让人对演员的演技水平有所期待,但在实际表现中,真相却让人大跌眼镜,打了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更有甚者,竟然滥用"破碎感"、"病娇感"这类原本形容心理状态的词语来修饰演技,这无疑是对心理疾病的美化和娇纵。

当我们因为一部剧和演员受到大量赞美,并对他们抱有极大期待时,却在现实中遭受到无情的打击,那么我们自然会对粉丝们的审美认知产生失望和质疑。

我曾天真的认为,可能是粉丝们的滤镜蒙蔽了他们的双眼,让他们忽视了偶像的短板。

直到我看到他们用"瘦金体"一词形容身材比例严重失调的女演员,竟然也给以正面评价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清楚看到了一切,却有意无意地选择包装和迎合,对偶像有着无下限的喜爱和认可。

这种无下限的肯定和认可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层次的根源。一方面,这源于粉丝对偶像的真挚热爱和崇拜。在他们眼中,偶像的任何表现都可以解读为精湛演技,任何瑕疵也理应被美化。

对于我们这些外人而言,很难理解也无权指责这份忠诚和欣赏。

然而,这种疯狂的供给同时也满足了商业机构对利润的无止境的追求。在如今这个以流量为主导的时代,明星的吸金能力往往取决于其粉丝数量和热情程度。

因此,粉丝对偶像无条件的支持和认可,自然就成为了最重要的融资资产和盈利驱动力。

因此,在无形中,双方已经建立了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粉丝孜孜不倦地给予偶像肯定和喝彩,而偶像则以利润和收益的形式回报他们的认可。

更加令人惊愕的是,这种供需并没有止步于内部,而是不断向外扩张,带动着整体公众环境。疯狂的赞美弥漫在四周,使得我们这些无辜的旁观者无法再享有正常观影的权益,而去指责。

粉丝们也因此变得志得意满,理直气壮,对外界的质疑以这样的回答回应:「无论你们怎么恶意攻击,我家爱豆就是红了,赞美有什么错?」。

那么,具体是哪种赞美方式让人如此忍俊不禁又啼笑皆非呢?事实上,这些"彩虹屁"可谓是百花齐放,应有尽有,从直白赞美到体验式分享,再到伪学术路子的专业话术,无一不包。

最低层次的赞美之词,就像"就是好"这类简单明了、直抒胸臆的句子,这些句子通常使用感叹词和强调句,如"上头"、"破防"等,语气强烈、感情浓厚,但遣词造句过于直接、乏味,给人以平淡之感,很难引起他人的共鸣和兴趣。

稍微高级一些的评价,开始使用"适配度"、"剧抛脸"、"爆发力"、"教科书级别"等专业名词来修饰演员的演技。虽然这些词有些中场气概,但如果真的去查查它们的含义,往往与演员的实际表现相去甚远。

它们给人的感觉只是一种错觉般的迷惑性,让我们一时对演员的演技水平产生了无限遐想和期待,直到现实的真相给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近来甚至出现了"破碎感"、"病娇感"之类让人啼笑皆非的组合生造新词。有时让人分不清这到底是在形容演员还是描述心理疾病患者。

这不禁让人怀疑,难道将这种病态美学吹捧为高级审美,也成为了某些人的新风尚?

不过,确实也有一些粉丝的赞美话语并非全然胡言乱语。他们能够投入沉浸式体验,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剧作品给予正面评价。

例如,有些人会装作路人,从外人视角来印证演员演技的魅力;有些人则会全力以赴写上几千字的小作文,对角色人设进行剖析,或者品评演员个人的成长历程;还有人干脆曲线护主,站在角色立场上,努力挖掘演员驾驭复杂层次的能力。

当然,我们还不能忽略那些喜欢摆专业架子、挥舞伪学术大旗的狂热粉丝。他们善于滥用一些甚至他们自己都不清楚的「表现派」、「间离效果」等专业术语,试图以这些看似高端的词汇来误导别人,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知识分子的样子,但实际上常常露出他们知识储备不足的尾巴。

归根结底,这种无底线的肯定和需求才是导致如今这种狂欢式赞美泛滥成灾的最大推手。在粉丝的滤镜加持下,演员的任何表现都可以被理解为惊艳绝伦,对偶像有着无下限的包容和认可,这才是整个事件的根源所在。

尽管如今这种极端赞美的现象愈演愈烈,但事实上,它并非新生事物。早在往年,就已经引发过一些质疑和批评的声音。

那些理性的声音指出,这种流于肤浅、缺乏边界的「彩虹屁」已经完全超出了审美自由的范畴,沦为了一种对专业素养的放纵。

"放纵"现象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粉丝的无底线吹捧,他们对偶像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赞美和支持,甚至是给这些「爱豆」开绿灯,铺平了下嫁之路;其次,明星方的商业利益也是驱动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他们为了获取狂热的市场,不惜放弃艺术追求,用低俗的噱头来吸引眼球。

在这样一个互相放任、互相推动的氛围中,人们对于专业技艺的敬畏和尊重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对于流量经济时代娱乐至上价值观的追求和追逐。

作为一个影迷,我理解并接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主观审美取向,同时也希望大家能保持基本的判断力,不要被各种炒作和噱头所左右,失去对艺术纯粹的向往和追求。

我们应该让剧院空气重新充满纯净清新的氛围,重新燃起对表演艺术的敬畏之心,以饱经沧桑的目光欣赏演员们的精湛演技,而不是被肤浅的噱头所裹挟,沦为狂热的吶喊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