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影视

啥?这片跟陈思诚有关?先扣1分再说!

2024-09-19影视

啥?这片跟陈思诚有关?先扣1分再说!

荆棘皇冠下的生意经:拆解【默杀】与陈思诚的「成功密码」

「天台,向来是校园暴力必争之地。」

这句颇具黑色幽默的开场白,来自影评人桃花岛浪人对电影【默杀】的一篇评论。文章以东南亚女子学校天台上一起残忍的校园霸凌事件开篇,迅速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荆棘编织的皇冠,鲜血淋漓的受害者,这一切都指向了【默杀】——一部充斥着校园霸凌、儿童虐待、未成年犯罪等敏感元素的「重口味」华语电影。

一、 当「陈思诚」三个字,成为电影的另类标签

影评人并未止步于对电影情节的简单描述,而是话锋一转,将矛头指向了与这部电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导演兼编剧——陈思诚。

「为什么我非得扯到陈思诚呢?因为一旦引入陈思诚的概念,【默杀】这部主题如此丰富的电影就比较好理解了,一切都是‘生意’。」 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直指【默杀】商业片本质下赤裸裸的金钱游戏。

二、 用刺激堆砌的12亿票房,是成功还是悲哀?

不可否认,【默杀】在今年暑期档斩获12亿票房,无疑是成功的。它精准地踩中了短视频时代观众的「爽点」:快节奏、反转不断、充满感官刺激。但这种成功,更像是对电影艺术的一种讽刺。

影评人犀利地指出,【默杀】为了追求商业元素,将形式凌驾于内容之上,主题纷杂、深度不足,每个敏感议题都只是蜻蜓点水,沦为吸引眼球的噱头。

三、 【默杀】与【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两种「失败」的样本

文章中,作者还将【默杀】与另一部票房口碑双双扑街的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进行了对比。前者过度追求感官刺激,后者则陷入导演个人风格的泥潭,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思路,却走向了相同的失败结局。

这两种「失败」的样本,引人深思:在商业利益与艺术追求的天平上,中国电影该如何找到平衡点?

四、 蔡明老师的「冷幽默」:是点缀,也是讽刺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还特别提到了在【默杀】中饰演房东阿姨的蔡明老师。她为这部沉重的电影带来了一丝冷幽默,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影片的割裂感:一边是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一边是插科打诨的喜剧元素,这种强行拼凑,更像是为了迎合市场而做出的妥协。

五、 「有陈思诚,自动减1分」:是偏见,也是无奈

文章作者犀利地指出,「原版【默杀】7分多,新版则刚刚6分,很合理,有陈思诚,自动减1分。」 这句看似戏谑的评价,却道出了许多观众的心声。

陈思诚作为一名优秀的商业片导演,深谙市场运作之道,但他过于追求商业利益,忽视影片深度和社会责任感的做法,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六、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

【默杀】的成功与争议,折射出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阵痛。在追求商业利益的我们更需要关注电影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这是一个值得所有电影人深思的问题,也需要每一位观众用实际行动去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