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影视

【新闻女王】因「宫斗」掉分,【看见】胜在展现新闻记者的信仰

2023-12-13影视

【新闻女王】收尾了,结局称不上大快人心,但比起内地的「恋爱脑」,已是高品质职场剧。

但TVB始终还是离不开「宫斗」,这让【新闻女王】没有很好地展现职场剧的深度:对职业的信仰。

同样是新闻职场剧,英剧【新闻编辑室】能够被称为「高分神剧」,便在于其真正地揭示了新闻人的信仰。

文慧心及其下属的确也有表现出对社会真相的探索,但「宫斗」的最后,每个角色只是回归自己的初心,而不是强调「新闻人的初心」。

结局的最后,站在公司高层的,并不是追寻真相的新闻人,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而新闻人所谓的初心,更不是剧中所说的,追寻真相那么简单,而是揭露事件背后的人性,让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机会,保证社会公正。

相比起来,【看见】这本书,才是真实地让看到我们新闻人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

特别推荐大家往下看看,【看见】里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闻事件,其背后的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刻。

1

拿2006年的「高跟鞋虐猫」事件来说,【看见】的作者柴静做了全面的采访,向公众揭露,事件背后令人惊愕的黑色产业,以及复杂的人性。

事件起源于某网站的一个视频,内容是穿着黑色高跟鞋的脚,用力地踩踏一只小猫,从猫眼睛踩进去,直到血肉模糊。

无数网友被激怒,视频的相关人被公布出来,有人称要用五十万买他们人头。

有主持人报道时,指着视频说,「这个女人没有人性」。

有网友说,如果一个人可以直接对动物做出很残忍的事情,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用语言攻击他。

踩猫的是某家医院的药剂师,被网友指责的还有网站的负责人,虐猫视频的拍摄者。

这些人最后都丢了工作,关了网站,做了检讨,出面道歉,离开居住的城市,事件才算结束。

但事件的背后,仍隐藏着更复杂的人性和产业链。

2

在事件引起轰动的一个月后,相关的几个人都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

柴静和同事在冰天雪地外待了一天,发了很多短信,做了很多努力。

终于,拍摄视频的人和网站负责人接受了采访。

拍摄虐猫视频的人说,他这么做只是为了钱,拍下来提供给网站,一次两千,比他一个月工资还高。

这是一个恋足癖的产业,一个群体需要,法律上也没规定不能做。

他坦言,为了利益,所以做。

事件过去之后,这个市场还存在,因为需求存在,总会有人去做。

网站的负责人是一个恋足者,这是一个恋足的网站。

他认为,恋足是女权的崇拜,欣赏美丽的退步,把它当作一种崇拜物。

用脚踩踏,剥夺生命,会让他们感受到一种权力的无限扩张,感受到生命被支配,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

这个事件的背后,代表的是一类特殊人群的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极端的方式去满足。

柴静问,假如这个行为是违法的,你觉得你会做吗?

他们说,不会,这个底线坚决不能超越。

采访完,柴静在一篇文章上写道:如果我们对一只猫的死亡漫不经心,我们也会同样漫不经心低蔑视人的痛苦和生命。

但记者,不能带着立场去审问当事人,她只能通过写作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观点。

3

【新闻女王】的最后一个事件,基金会儿童被挟持,当事人要求只接受文慧心的采访。

「踩猫事件」里,那个踩猫的女人,离开了工作的医院,离开了家,没人能找到她。

柴静委托朋友转述,「我们既不是为了谴责,也不是为了同情而来的,只是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们还发了一条短信,「一个人不应该一辈子背着不加解释的污点生活」。

两个事件的当事人愿意接受采访,是因为他们相信眼前这位记者的公正。

追求公正的真相,而不是片面的真相,这就是新闻人应该具备的操守。

网络配图

踩猫的女人是个四十岁的离异妈妈,患有美尼尔综合征,受到惊吓或情绪极激动时会晕眩。

同事说,她太可伶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她觉得自己的内心有病,有种病态的心理,不发泄出去的话,会崩溃的。

她说,其实我也很善良很有爱心,这件事只是欠考虑。

她在网上写了个公开道歉信,「我不需要大家的同情,只求你们的一份理解,我是多么可悲、可恨。」

节目播出后,女人向柴静道谢,「非常感谢你们尊重我的感受。」

网络配图

柴静写道:她要的并不是同情,只是期望得到公正,公正就是以她的本来面目去呈现她。

所以,新闻的真相,不仅仅是报道整个事件的来源去脉,更要报道每个当事人的声音。

【新闻女王】的剧情镜头,如果能更多的去呈现「公正的声音」,去体现新闻人对职业操守的追求,相信它的评分离「神剧」亦不会太远。

【看见】一书还采访了许多轰动社会的新闻事件,其背后关于人性的诸多争议,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