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影视

学术泰斗做顾问,罗大佑为它创作主题曲,这部纪录片刚开播就火了

2024-01-09影视

没想到2024刚一开年,就有一部国产记录大片让小爱和娃追得牵肠挂肚。

这部纪录片野心不小,想把中国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它的制作非常精良,无论是文案还是画面都看得出反复打磨的痕迹;背后的学术背景更是强大,不仅由中国考古泰斗严文明担任学术顾问,还有近百位考古学家组成的专业顾问团,就连学历史的豆瓣网友都表示「挑不出错」。

纪录片以一个一个历史图景和生活片段串联出古代生活的全貌,上到王侯将相,下到被历史遗忘的不起眼小人物,只要能在历史长河中找到只言片语或者生活遗迹,制作团队就能想办法把ta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这部剧的演员非常给力,角色众多,没有所谓的主角,但每一个演员都努力还原当时的人物状态,用敬业诠释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句话。

更让小爱惊喜的是,不少老母亲都非常喜欢的胡歌也出演了一个小人物哦,不过要是为了看胡歌就不必特意追了,每个演员的戏份都很少~

△胡歌出演了丝路古道上的一位基层干部

总导演干超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纪录片导演,旁白是拥有一大批粉丝的刘琮老师,音乐制作也是天花板级别,请来了华语音乐界教父级的人物——罗大佑创作主题曲,可见主创团队的用心。

小爱非常喜欢它的英文片名【China Before China】,从中国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讲起,一直讲到了秦汉大一统帝国时期,讲述了中国何以成为一个富强统一的大国,也讲述了中国何以成为今天的中国。

如果你还没有选好2024年的第一部纪录片,那我就要按头安利这一部了,它就是让小爱看到心潮澎湃的—— 【何以中国】


在厚重的历史中找「彩蛋」历史也可以很有趣


带娃看历史纪录片,最怕的就是太严肃,娃不感兴趣,也看不懂。小爱就先给大家介绍几个有趣的点,可以先用这些小细节勾起孩子了解历史的兴趣,接着自然就渐入佳境了。


作为一部考古纪录片,当然少不了各种出土文物, 其中有两件陶器是真的太萌了 ,小爱专门倒回去截了图。

△它们其实是杨官寨出土的特殊器物,来自几千年前!


这可可爱爱的小眼睛,这生无可恋的小表情,丑萌的风格和祭祀重器的地位形成了强烈反差,在古人的祭祀仪式上看到它们,小爱搞不好会笑出声


说起陶器,还有一个特别让小爱惊讶的冷知识, 你知道咱大义乌8500年前就能制作出无比精美的陶器了吗?

这造型,简约而优雅;这线条,流畅而柔和;陶色明丽却不炫目,主打一个低调的华丽,真不愧是义乌出品啊!


要说产品质量,江浙沪地区真的是当仁不让。 你相信有一条独木舟整整停了8000年,如今还能看到大体样貌吗?这就是浙江萧山跨桥遗址出土的超长寿独木舟!这个独木舟界的老祖宗是用一整棵马尾松制成的,制作时先用火烘烤木材表面,然后再用坚硬的石器一点点雕刻成船的模样,至今残长依然有5.6米之多!可见古人的工艺之精湛,选材之坚固。

咱山东朋友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开始,就有了热情好客的传统。 待客的宴会上,不仅有新鲜的水果和美味的肉干,更少不了清香的美酒,好客山东不是说说而已。


古代没有印刷术,学子们是如何「统一教材」的呢? 虽然科技落后,但是也有不少「土办法」。汉武帝成立了太学,之后的各任皇帝接过接力棒,将太学发扬光大,无数学子涌向洛阳求学。太学门口立着一座石碑,学子们围着它临摹,这就是汉代的原始教材——熹平石经。托这块石碑的福,也让汉代体验了一把「交通堵塞」,由于前来临摹的人太多了,把街道堵了个水泄不通。


再说一个有知识含量的, 咱们都背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诗句,但你知道这里说的碣石究竟在哪里吗?

在辽宁绥中万家镇南边,考古学家发现了六组相互关联的秦汉建筑遗址,其中三座靠海而建,朝向海中的「姜女石」,也许这就是当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登临过的碣石,这壮观的建筑群,可能就传说中的「碣石宫」。


虽然已经过沧海桑田变迁,建筑的格局依然清晰可见,依稀能分辨出昔日的廊道缦回,院落相嵌。临碣石而东望,天悬海沸,身后是万里河山,想必我们也会像曹孟德一般有感而发吧!


看大历史也看小人物


这部纪录片拍摄了很多人物的故事,但它并没有聚焦于王侯将相,也把镜头对准了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第一集【秦汉】,就从两个普通前线士兵的家书开始,徐徐展开。

黑夫和惊是两兄弟,他们家住安陆城。安陆城原为楚国疆土,数十年前归了秦国,如今这里住着大量的秦人,距离淮河边的战场不远,几乎家家户户有人从军,每天都有家庭收到亲人战死沙场的消息。黑夫和惊一家终于盼到了两兄弟的来信,得知两兄弟还活着的消息,终于暂时放下心来。


这封家书,是两千多年后,考古学家在湖北云梦睡虎地遗址发现的,信写在木牍上,木牍被珍重地放在木椁头箱中,收件人就是这座墓的墓主:黑夫与惊的哥哥——衷。看到这里,让小爱瞬间理解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真谛。


胡歌饰演的,同样是个小人物。

从玉门到敦煌,一路皆是茫茫赤壁,在距离敦煌六十公里的柳格高速南边,有一处邮驿机构——悬泉置。

这里工作生活着30多名吏卒,负责传递官方文书和军情急报,接待往来的各级官员和各方使者,啬夫弘就是其中之一。从宣帝元康三年到元帝初元四年,整整18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离开过这里。


他为都护、使者、公主、将军、列侯们传过无数封信,准备过无数次行程所需的马匹与粮草。他目送新兵经过悬泉置奔赴前线,又看着他们带着一具具棺椁返回原籍;他看着长罗侯常惠护送少主相夫来到敦煌,也看着公主和亲的队伍走过。


驿站的这扇小窗,就是历史最忠实的记录者。

最让小爱感慨万千的,是解忧公主的故事。


身为金尊玉贵的千金,她的人生际遇却不像普通人想象的那样繁花似锦。解忧公主是楚王刘戊的孙女,有着皇室宗亲和罪臣之女的双重身份,她成为汉朝派往乌孙的第二位公主。在此之前送去和亲的细君公主刚刚客死他乡,而且还留下了一首思乡悲歌:「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鹤兮归故乡」。在这样的背景下前往举目无亲的蛮夷之地,压力可想而知。


但解忧公主是位坚忍有智慧的女性,她一生牢记着自己的使命,前后嫁了三位君王,一生为汉与乌孙的和平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在她的内心深处,从没有一时一刻忘记故土,故乡的一草一木,都始终在她的心中缠绕牵绊。语言可以改,生活习惯可以变,但在异域养育了三个子女之后,解忧公主唯一的心愿依然是:回家。


终于,在出嫁五十多年后,古稀之年的公主踏上了返回汉室的长路,这位美丽、聪慧、勇气超群的女子,终于完成了落叶归根的夙愿。然而她美好的青春、丰盈的韶华与华彩的岁月,都留给了异乡的土地。


中国的历史是男人书写的,女性的力量经常被忽略,在这位和亲公主的故事中,小爱看到了女人无法戎马一生建功立业,也不能十年寒窗指点江山,但她们仍然以水一般柔和而持续的力量,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部考古纪录片主创团队如是说


【何以中国】的学术总制片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在文汇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地记录了这部纪录片的诞生过程。


据说主创团队曾乐观地设想,要做【何以中国】、【何为中国】、【何谓中国】这样一个系列,讲清楚早期中国形成的过程,古代中国特有的特点,以及中国内外看待这个话题的不同视角。


但进入正式拍摄过程后,却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就连拍摄过多部著名纪录片的总导演干超,也坦诚这是从业以来难度最大的一次拍摄。作为一部力求还原古代社会的作品,这部纪录片可以说是拍摄团队和考古学家共同完成的。


比如第一集【秦汉】中有不少骑马的画面,但奇怪的是,马背上并没有马鞍,只有一个类似垫子的东西。这是因为马鞍要到魏晋时期才出现,所以道具老师就参考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陶马形象制作了「软马鞍」。没有马鞍和马镫,给演员的拍摄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扮演蒙恬的演员就在拍摄过程中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再比如道具团队复制了南越文王墓出土的漆木屏风,用在了赵佗的宫殿中,铜灯、熏炉等小物件也都按照出土文物的样式进行了复原。就连照佗身上的玉佩,也是参照南越文王墓出土的组玉佩式样制作出来的。

△图片来源于【导演笔记:细节里的〈何以中国〉第一集】


真正尊重考古事业,尊重历史原貌,不惜成本不怕麻烦,才能拍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考古纪录片。


看过这部纪录片的小伙伴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第一集讲的是秦汉,第二集却跳到了石器时代呢?其实这是主创团队有意为之,因为人类文明史上,不同文化在初期的发展是非常类似的,并不为中国独有,不太能扣得上「何以中国」这个大命题。所以干脆就选择了独特的倒叙手法,开篇先讲【秦汉】,然后再寻根溯源,从头开始慢慢讲起。


我们总把「中国有几千年悠久历史」这句话挂在口头上,但却未必真的了解中国文化是如何起源的,这部纪录片正好回答了这个终极疑问。


【何以中国】一共八集,目前已经更新了【秦汉】、【摇篮】、【星斗】、【古国】四集,每集一个小时左右,感兴趣的小伙伴这周末可以追起来了。


如果你有其他类似纪录片推荐,也欢迎给小爱留言,分享给更多老父亲老母亲~


播出频道:东方卫视在线

播放平台:百视TV、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bilibili